在閱讀此文前,懇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每日為您推送精彩內容,不要錯過哦~
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交界處,曾經有一個納瓦拉王國,它剛開始崛起的那段歲月,是伊利比亞半島(西班牙)上的強國。
但問題是它最后沉淪了,至于沉淪的原因,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去看看。
1.早期的納瓦拉王國
納瓦拉王國位于何處呢?
倘若我們翻開地圖,它便位于今日西班牙和法國在比利牛斯山西側的交界,其上納瓦拉的大片區域位于比利牛斯山的南部,下納瓦拉區域主要在比利牛斯山北部,主要在今天的法國境內。
早期的歷史中,伊比利亞半島與高盧地區,曾長期受羅馬帝國的統治,當然也包括納瓦拉地區。
后來隨著日耳曼人西遷,這片區域又相繼被日耳曼人占領。
日耳曼人經過激烈地角逐,勝利的西哥特人建立了西哥特王國,而在納瓦拉地區的巴斯克人,很長時間在西哥特王國的統治之下。
后來阿拉伯帝國的崛起,沿著地中海南岸攻入伊利比亞半島,西哥特王國被滅亡,伊納瓦拉地區出現了短暫的權力真空。
巴斯克人為了自保,逐漸聚攏起來,成為一支不可忽視部族,不過他們當時還很弱小,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小心謹慎地在大國之間游走,勉強茍活。
后倭馬亞王朝在伊利比亞半島建立后,巴斯克人又不得不向后倭馬亞王朝俯首稱臣。
公元777年,查理曼大帝率領大軍越過比利牛斯山,征伐科爾多瓦的后倭馬亞王朝。
氣勢如虹的查理曼大帝,在這里遭受了滑鐵盧,久攻不下,最終只能選擇撤退。
巴斯克人在查理曼大帝撤退的時候,發動偷襲,查理曼大帝的侄子羅蘭死于這次襲擾。
公元793年,查理曼大帝穩定國內局勢后,他再次揮軍南下,巴斯克人遭到了慘敗,被法蘭克人征服。
巴斯克人所在的區域,一度是法蘭克王國與科爾多瓦后倭馬亞王朝的爭奪焦點。
不過在公元814年之后,局勢出現了變化,查理曼大帝的去世,法蘭克王國陷入了內亂。
南方的后倭馬亞王朝自顧不暇,巴斯克人終于迎來了崛起的契機,這便是潘普洛納王朝,也是納瓦拉王國的開端。
2.納瓦拉王朝的衰落
潘普洛納王朝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蓬勃發展,到了桑喬一世統治的時期,已崛起為伊利比亞半島上強大的基督教王朝。
從公元926年到公元1076年,桑喬一世及其后的五位國王共同引領王朝走向鼎盛。
然而,最后一位國王桑喬四世被暗殺之后,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使得原本穩定的王朝陷入分裂,周邊崛起的卡斯蒂利亞王朝和阿拉貢王朝,趁機介入潘普洛納王朝的王位爭奪。
最終,潘普洛納王朝在卡斯蒂利亞王朝和阿拉貢王朝的夾擊下,走向了衰落,而王位也落入了阿拉貢王國的手中。
潘普洛納王朝開始過上仰人鼻息的生活,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在阿拉貢國王阿方索一世的統治時期,納瓦拉總體穩定,但阿方索一世的去世,卻引發了皇位的爭奪。
阿方索一世的弟弟拉米羅二世成功奪取了皇位,然而,納瓦拉人并不愿意接受這一結果。
他們推舉阿方索一世的私生子加西亞·拉米雷斯為納瓦拉王國的國王,從此,潘普洛納王朝演正式變成納瓦拉王國。
盡管納瓦拉王朝實現了獨立,但它所面臨的環境卻異常嚴峻。
南部是日益強大的卡斯蒂利亞王朝,右邊是實力不俗的阿拉貢王國,北方則是政局穩定的法蘭克王國。
在如此多棟強國包圍下,納瓦拉王朝已無法重現昔日的輝煌,只能通過與這些強國聯姻來尋求庇護。
3.納瓦拉王朝沒了
西方國家由于宗教信仰的束縛,普遍存在一個難題,國王娶妻方面,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這也導致了皇室后代數量的相對稀少。
納瓦拉王國在歷史上與阿拉貢王國、卡斯蒂利亞王國以及法國都保持著緊密的聯姻關系。
然而,由于皇室后代的斷流,納瓦拉王國的王位,很可能在某一時刻落入其他大國王子的手中,弱小的納瓦拉王國,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自主發展的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納瓦拉王國先后被法國、阿拉貢王國以及卡斯蒂利亞王國所控制,甚至連英國有時也會橫插一腳。
大國們不斷地蠶食著納瓦拉王國的土地,例如法國,侵占了下納瓦拉區域。
而卡斯蒂利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聯合之后,為了對付后倭馬亞滅亡后,殘余南部的異教徒國家,最終形成了強大的西班牙王國。
西班牙王國成功肅清了南部的問題后,納瓦拉王國的命運也隨之迎來了終結,位于上納瓦拉的納瓦拉王國主體,被西班牙徹底吞并。
4.寫到最后
在歐洲的歷史長河中,諸侯國的興衰更迭屢見不鮮。
它們衰亡被吞并,與王國之間的聯姻,有很大關系。
由于正統地位沒有規則約束,聯姻往往導致了一種“鳩占鵲巢”的現象,國王將別國的王子招為女婿,國王逝世后,女婿便可能借此機會,篡奪王位,建立新的王朝。
鳩占鵲巢的情況越多,王朝的正統性越模糊,統治越是魔幻,偏偏由于信仰的問題,國王后代的繁衍,問題很大,王位又容易虛懸,被他國干預的情況越大。
在我們的古代封建王朝中,王朝被女婿所霸占的情況極為罕見。
封建王朝極為重視正統性,即使別國王子娶了王朝的公主,他們要么在國中擔任閑職,要么公主被送往他處,永不再回,很大程度杜絕了外國勢力插手王朝內部事務的可能性。
而在西方國家,姻親聯姻卻一再導致王權的更迭,而分封制,又時常導致下轄的諸侯國得而復失。
哪怕某些諸侯國被主體王朝吞并,諸侯國又會通過聯姻,歸屬他國。
歷史上的法蘭克王國和神圣羅馬帝國,其下轄的諸侯國,與主體王朝,一直存在分分合合的情況。
從某種角度來說,歐洲無法實現大一統,皇室姻親,也是一個阻礙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