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客多(代表作有《曾國藩心學》《曾國藩為官絕學:升遷有道》《曾國藩馭人術:用最簡單的方法駕馭人心》《曾國藩權謀術:亂世可成梟雄,盛世可為富商》《曾國藩認人識人的最高境界:聽音識人》《曾國藩的社交謀略》等等)
曾國藩的湘軍,從一開始就實行厚餉制度。
自籌經費創建湘軍的曾國藩,在自己沒有一兩銀子的情況下,他是如何融資的?
了解曾國藩融資的本領,就能全面認識曾國藩的智慧了。
一、曾國藩需要的銀子數量。
創建軍隊,花費的銀子,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湘軍到底有多費銀子?我們僅僅從湘軍的軍餉上,就可以算出一個大概。
湘軍士兵的待遇,每月是4兩至5兩銀子,是朝廷正規軍綠營的3倍左右,是農民收入的3至4倍。
湘軍中級軍官的軍餉,每月為150兩左右,而綠營的中級軍官,年收入僅為300至500兩銀子。
曾國藩還規定,統率一萬人以上的高級軍官,收入更高,年薪為5400兩銀子。
按照當時的物價,以及銀子的價格,每兩銀子相當于現在的300至400元,可見湘軍的收入是相當可觀了。
曾國藩在湖南衡州(今衡陽)練好兵,首次出征時,水陸湘軍一共有一萬七千名。如此龐大的隊伍,曾國藩每月需要的軍費,就是一筆龐大的數字。
除了軍餉,曾國藩需要購買武器裝備,以及為湘軍水師建造船廠等等,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出山的時候,曾國藩有戰船360艘,大炮600門。
以上這些費用,是曾國藩創建湘軍時的主要支出,我們即使不用細算,也能知道曾國藩創建湘軍所需的銀子,不是小數目。
曾國藩的銀子,來源于什么地方?
二、曾國藩的融資方式。
在朝廷沒有任何經費支持的情況下,曾國藩創建湘軍的銀子,是如何獲得的?
這就不得不了解曾國藩獨特的融資方式。
從曾國藩獲得銀子的方式來看,他并沒有直接參與融資,而是找幫手來為自己籌集經費。
這就是曾國藩所說的找“替手”。他后來把這個成功方法傳給弟弟曾國荃。
曾國藩認為:
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
曾國藩不善于融資,而且,他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認識的富戶并不多,要靠他自己來融資的話,完全不現實。
不過,曾國藩善于認人識人,他能為自己找替手。
這個替手,就是曾國藩的朋友、學生郭嵩燾。郭嵩燾比曾國藩小7歲,兩人在長沙讀書時就已經認識,由于郭嵩燾多次名落孫山,在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的時候,他與李鴻章等人一同拜在曾國藩門下,跟隨曾國藩讀書,最終在曾國藩的指導下,于道光二十七年,考中進士,得以進入仕途。
剛剛進入仕途不久,郭嵩燾就因為父母先后去世,他不得不回家丁憂守孝,無法再回到官場上。
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初,曾國藩回家為母丁憂期間,被咸豐皇帝任命為湖南團練大臣,命他出山練兵,以抵御太平軍北上、西進的步伐。
郭嵩燾從曾國藩的身上,看到通過軍功重返官場的希望,因此,先后兩次到曾國藩湘鄉家中,勸其出山。
曾國藩看到郭嵩燾強大的融資能力,這才敢于出山,并請郭嵩燾成為自己的幕僚長,負責籌集糧餉。
這就是曾國藩的過人之處,自己不會融資,但可以找替手。
郭嵩燾為何會融資呢?這源于郭嵩燾的家境。
郭嵩燾家是湖南有名的大戶,與湖南各地的大戶都有生意上的往來,由他來籌集糧餉,自然比曾國藩要容易。
自己不會融資,可以找會融資的人來幫助自己,這就是曾國藩的融資方式。
從郭嵩燾晚年的回憶錄中,我們可以知道,湘軍早期的軍餉,幾乎全靠他一人維持。
郭嵩燾在回憶錄中說道:
湖南籌餉,一皆發端自鄙人。
可見,郭嵩燾對湘軍的貢獻有多大了。
找到替手,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就是曾國藩能創建湘軍成功的原因。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年譜》《清史稿》《曾國藩傳》《曾國藩大傳》等。(圖片為配圖,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