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控制不好、時間久了會怎樣?
估計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中風,腦卒中,而且想到腦出血會多一些。其實高血壓引起的腦卒中里,腦梗死更多見。可高血壓還引起心臟病呢!冠心病,更多的,是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病時間長了,就心力衰竭了。
早先一說起“心力衰竭”,說的都是心臟收縮無力的心衰。心臟收縮無力,心臟里的血就排不出去;心臟里的血液排不出去,全身都缺血;心臟的血液排不出去,靜脈里的血液就回不到心臟,瘀滯了。于是,肺淤血,肺水腫;全身淤血、水腫。所以,心衰時就會乏力、氣短,心跳也快,血壓也可能降低,一活動尤其明顯。肺淤血了,喘不上氣,躺不下,睡到半夜要坐起來喘;全身淤血,肝大,腿腫,尿也會少。、
這時候去做心臟超聲,有一個指標,“左心室射血分數”,英文縮寫“LVEF”,或者就寫成“EF”,就會降低。這是反映心臟收縮功能的指標,就是心臟每一跳、每次收縮能夠排出去的血液占到左心室里的多少,正常應該不低于50%。要是低了,那就是心臟的收縮能力明顯不足了,要是低于40%,那就是收縮性的心力衰竭了。醫學上管這種心力衰竭叫做“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
可是,心臟舒張不好,一樣影響心臟射血和靜脈回流,一樣可以出現心力衰竭的表現。只是這類患者心臟超聲的射血分數不降低,是正常的,在50%或以上,但是反映舒張功能的指標明顯減低了。這種心力衰竭早先就叫做“舒張性心力衰竭”,現在稱為“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 當然,還有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衰,EF40%~50%。
這種“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高血壓最常見。因為高血壓對心臟功能的影響,是從影響舒張功能開始的。現在各國的研究都發現這種心力衰竭的比例很高,我國和美國的研究都顯示,這種類型的心衰要占到40%以上。而在這類心衰患者中,合并高血壓的比例是各類心衰中最高的,要占到60%以上。所以,高血壓是引起這類心力衰竭的首要病因。
高血壓的時候,因為血壓高,心臟往動脈血管里射血的時候,遇到的阻力就會增加,心臟就要更加用力收縮以對付這種增加的阻力,這樣,心肌就肥大了,心臟也會肥厚了。這是明面兒上的,實際上身體里有很多復雜的機制。高血壓時,身體里的血管緊張素系統、交感神經系統都會興奮,會分泌多種神經內分泌激素,去刺激心肌肥大、肥厚。
這種為了對付高血壓出現的心肌肥厚,對原本正常心臟來說是一次“重構”。可這種“重構”并不是增加正常的心肌細胞,而是讓原有的心肌細胞肥大,在心肌細胞之間加上“充填物”。心肌細胞肥大了,并不能增加多少收縮力,反而會因為肥大了需要供血增加容易發生缺血;心肌細胞之間充填的基質并沒有收縮能力,反而比較僵硬。心臟又肥厚、心肌又僵硬,還容易缺血,當然是舒張不好了。
心臟舒張不好,心腔里的壓力就高了,回流也不好。時間長了,心臟就“撐”大了,有時候早早地左心房就擴大了。所以,高血壓到了一定時候,就會出現心肌肥厚、心房擴大、舒張功能減低,那就是發生了“高血壓性心臟病”。再往后,就是心臟擴大,心力衰竭了。像左心房擴大,還容易發“房顫”,更影響心功能了(從心肌肥厚到心臟擴大、心力衰竭,高血壓的心臟損害一步步走過)。
隨著高血壓患病的增加,得高血壓性心臟病、發生這種“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就增多了。
所以,發現了高血壓好好降壓治療,抑制心肌重構,對于防止和減少心臟病、心力衰竭很重要。而且臨床研究也證實,把血壓降得低一些有利于防止這種心衰,所以現在的標準是降到130/80mmHg以下,還有研究顯示收縮壓降到120mmHg以下更好。
(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