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5日,在意大利的海岸線上,七國集團(G7)的領導人齊聚一堂,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峰會。盡管外界對此早有預料,但G7再次將中國置于其討論的焦點。在14日,峰會的第二天,G7對中國的攻擊性議題被提上了日程。經過深入的討論,G7對中國的指責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工業產能、對俄關系、印太局勢以及南海和臺海問題。
G7對中國的所謂“工業產能過剩”進行了炒作。這一指責從美國和西方國家近期的行動中可見一斑。上個月,美國以“中國產能過剩”為由,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了高額關稅。緊隨其后,歐盟27國在G7峰會召開的前一天,也宣布了對中國電動車征收臨時關稅的決定。然而,真正的產能過剩者究竟是誰?數據顯示,美國、日本和歐洲出口的電動汽車數量遠超中國,若論產能過剩,歐美和日本似乎更為合適。
G7對中國的對俄關系進行了指責,聲稱中國在俄烏沖突中“暗中支持”俄羅斯。這一指責是美國和西方國家慣用的手法,他們試圖顛倒黑白,污蔑中國。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中國始終站在中立的立場,中俄合作也不針對任何第三方。如果中國真的為俄羅斯提供了“軍事支持”,那么俄烏沖突可能早已結束。此外,中國并未向俄羅斯提供任何武器,反而是美西方源源不斷地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在這種情況下,G7對中國的指責顯得尤為虛偽。
在G7峰會上,G7還鎖定了“打擊目標”,即中國的金融機構。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英國和加拿大的領導人發出警告,稱他們將“對幫助俄羅斯獲取用于俄烏沖突的武器的中國金融機構”采取制裁措施。G7的這些指責和措施,無疑是極其虛偽的。美國總統拜登也承認,中國并未為俄羅斯提供武器,但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卻從未停止。所謂的“支持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不過是美西方等不及打垮俄羅斯,轉而抹黑攻擊中國的借口。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已作出回應,中方絕不會后退一步,必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好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G7作為發達國家集團,更應當發揮帶頭作用,為維護地區和平以及助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進步作出貢獻,而不是一再對中國進行打壓制裁,干涉中國內政,阻礙中國的發展。中國已不再是百年前的中國,中方必將采取一切措施,維護好自身權益,絕不向霸權行徑低頭。
在這場國際政治的較量中,中國展現出了堅定的立場和決心。面對G7的五重攻擊,中國不僅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堅定地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這不僅是對中國實力的展示,更是對國際社會正義的捍衛。中國的發展和崛起,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需要。任何試圖阻礙中國發展的行徑,都將遭到中國的堅決反對和抵制。
同時,中國也呼吁G7等發達國家,應當承擔起應有的國際責任,為全球的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的命運緊密相連,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只有通過合作與共贏,才能實現共同的發展與繁榮。
G7峰會期間,西方對中國的五重攻擊,不僅暴露了他們的虛偽和霸權行徑,更激發了中國捍衛自身權益的決心。在這場國際政治的較量中,中國展現出了堅定的立場和強大的實力。未來,中國將繼續秉持和平發展的理念,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