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東南實驗學校初中部
3年,8人被
東大少年生錄取
近日,我校2023屆初三6班畢業生田方瑜、朱哲宇同學喜訊傳來,在今年的高考中2位同學均被東南大學少年生錄取!本次東南大學少年生在江蘇省共錄取2人,均為我校2023屆初三學生。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2023年的這個新聞——東南大學少年班在江蘇省共錄取2人,均為我校2022屆初三學生。
還有2024年的這個新聞:東南大學少年班在江蘇省共錄取6人,其中南京4人,均為我校2022屆初三學生。
這8位同學的成長都有一個共同路徑——我校資優生一體化貫通培養課程。
為了滿足資優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我校構建了“讓優秀者更優秀”的資優生培養課程體系。小學階段用2年時間完成4—6年級的學習(即六零班),直接進入我校初中部。初中階段,學校為他們開設個性化的資優生課程,高中教師跨學段進行授課。高中階段,學校在行政班的基礎上組建菁英班,開設菁英班課程提升資優學生的學科素養、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為高一高二參加西安交大、中科大、東大少年班選拔的學生提供課程支撐,在學業提升、面試指導等方面對他們進行系統培訓,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兩位同學的初中生活。
進南京擇校家長群
獲取更多考試升學信息
田方瑜
2020年6月畢業于南師附中江寧分校小學部六零班
2023年6月畢業于南師附中江寧分校初中部
2023年9月—2025年6月就讀南師附中江寧分校高中部
當梧桐葉再一次變綠,回望在分校初中的三年,無數記憶涌上心頭,有的快樂,有的酸澀,但更多的是見證了我蛻變的歷程。
曾記得第一次踏入初中班級的門,盡管班里的大部分同學都與我小學同班,比較熟悉,但我還是感到忐忑,因為我深知這里高手如云,在這樣一個全員學霸的班級里,想仍然保持領先優勢變得尤為困難。也許是因為不適應,初一上一學期我過得極其吃力,學習成績大幅退步,以至于我一度懷疑自己。幸好,我在這里遇到了最好的老師和同學。班主任張慧老師將每一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常與我們談心,交流學習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每個任課老師都非常認真負責,記得當時班里有同學年少不懂事,時與老師發生爭執,但老師們總是給予最大程度的包容,讓一群稚嫩的少年慢慢走向成熟。當時的物理老師王曉琳老師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如沐春風的教學方式和過硬的專業素養讓本對物理充滿畏懼的我逐步化解了畏難情緒,也感受到了物理學科的魅力,最終在中考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班級里的學習氛圍濃厚,同學們也都很卷,但每當有人遇到困難時,大家總是齊心協力幫助他。在這樣良好的環境里,我逐漸適應了初中的生活,從初一下開始,我的成績突飛猛進,穩定到了令人滿意的水平。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從這群良師益友中獲得了極其寶貴的學習經驗和方法,從而助力了我的高中學習。
分校的初中生活也不僅有學習,還有運動會、藝術節,以及各種各樣的社團供你展示風采。我初中時擔任了班里的宣傳委員,黑板報、啦啦操表演等活動都由我和同學操辦,既鍛煉了我的能力,也為我高中參與學生會工作打下了基礎。北大教授錢理群先生曾說:“江寧分校是個讀書的好地方。”的確,綠意盎然的校園環境,美味可口的食堂飯菜,都為我們的學習營造了最佳氛圍。正因此,初三報名特長生時,我仍然堅定地選擇了留在分校,這個我成長了八年的地方。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分校的高中部庚續了學校個性化培養的傳統,在我沖擊少年班時也為我提供了很多便利。
時至今日,每當我回頭遙望來時路,分校在我成長路上的幫助顯得格外突出。我想,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任何人都難以取得成功。同樣,在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里,每一棵樹都能得到充分的生長。而分校就是這樣一片森林,包容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我由衷地感謝這么多年分校對我的教育,托舉我走到了更高的平臺。
初中班主任張慧老師眼中的她:
作為田方瑜同學初中三年的班主任,我見證了一個美麗小女孩蛻變為自信大女主的全過程。初一時,她總是安靜地坐在教室中排,眼神里藏著對"學霸云集"環境的敬畏。但很快我就發現,這份安靜不是怯懦,而是她特有的觀察與沉淀——就像春日的梧桐,在不動聲色中積蓄萌發的力量。
她最打動我的是那種"溫柔的堅韌"。面對學習時,她會牢牢地抓住每一節課,每個老師都能感受她的專注;當我找她談心時,總能聽到她對自己的規劃和堅定。作為宣傳班長,她帶著其他小助手把每次黑板報都變成藝術品,她帶著全班同學積極投入到每次活動中,她那種精益求精的勁頭,恰是她對待人生的縮影。
記得初三某次班會,她分享學習經驗時說:"我發現追趕別人不如超越自己。"這句話讓我看到,這個曾被學業困擾的孩子,已然在分校這片土壤里長出了獨特的精神年輪。現在的她,眼里有光,腳下有路,心里有度——這或許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樣。
小學班主任龐芳老師眼中的她:
在學校一體化資優生體系的培養中,田方瑜以驚人的適應力和執行力,用兩年時間攻克了三學年的學業內容,展現出資優生的優秀特質。
她建立了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課前主動預習,課堂專注聽講,課后及時鞏固。面對學習難題時,她表現出超乎尋常的鉆研精神,善于從多角度分析問題,直至完全掌握。
在專注學業的同時,田方瑜同學也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作為學校合唱團成員,她參與了電視臺節目錄制,在藝術修養、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現,實現了學業與特長的協調發展
朱哲宇
2020年6月畢業于南師附中江寧分校小學部六零班
2023年6月畢業于南師附中江寧分校初中部
2023年9月-2025年6月就讀南師附中
得知被東南大學少年生錄取的消息,欣喜之余,心中涌起的是對母校的深深感恩。這份成績,離不開從小學到高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這片沃土的連貫滋養,是學校系統而持續的培養,眾多老師的接力付出,以及豐富的資源和平臺,為我鋪就了通向夢想的道路。
我的成長故事從江寧分校小學階段開始,打下良好的基礎和培養的好習慣,成為我后續學習至關重要的起點。
升入初中后,學校提供的廣闊天地讓我如魚得水。在圖書館那安靜而充滿書香的閱讀課上,顏忠華老師引導我們品味魯迅《故鄉》中的深意。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極大地鍛煉了我提煉信息、獨立思考和組織表達的能力。還記得校園里美妙的蝴蝶館和地理園,激發我對自然生靈的好奇,豪華的氣膜館和偌大的操場,給我提供鍛煉身體的場地,點燃了體育熱情。學校組織的活動同樣豐富多彩。每年的校運會都是難忘的記憶,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合唱節、啦啦操比賽、元旦迎新晚會,每一刻繽紛在記憶里絢爛。在分校生活和學習五年多,分校的一草一木早已刻進我的基因。走過金水橋的波光,踏入校園;陽光灑下,圓形廣場斑斑駁駁;梧桐樹影里,藏著晨讀的時光。毗鄰的濕地公園,延伸著探索的邊界;圖書館的書海,托起求知的目光。而春夏時節,梔子花的清香,無聲浸潤著成長的記憶。這份美好的環境,是我心之所安,也是滋養夢想的土壤。
借此機會,感謝所有教導過我的老師們。小學班主任龐芳老師助我順利融入集體并打下良好的基礎,初中階段眾多科任老師春風化雨般的接力培育,特別是班主任張慧老師營造的積極班級氛圍和日常關懷,再到學校精心打造的多元課堂、專業實驗室資源、精彩活動平臺和連貫的培養體系。這一切,如同堅實的階梯,讓我能夠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向上攀登。
站在新的人生起點,我滿懷感激之情。我會帶著這份感恩和在母校收獲的知識、能力與熱忱,繼續努力,砥礪前行,不負期望。
初中班主任張慧老師眼中的她:
作為陪伴朱哲宇同學走過初中三年的班主任,我見證了一顆種子如何在這片教育的沃土中破土而出、抽枝展葉的完整歷程。
得知她被東南大學少年班錄取的那一刻,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那個初一開學時安靜坐在窗邊、眼神卻閃爍著求知光芒的女孩。她身上最珍貴的是種"靜水深流"的特質。在我們這樣一個特殊的班級里,她從不張揚,卻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人驚喜——就像她筆下描寫的梧桐,看似安靜生長,實則每一片新葉都在積蓄力量。
這個孩子最打動我的,是她將學校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精神化作了實實在在的行動。在周記里,她記錄著在圖書館與魯迅對話的感悟;在班級日志里,她記錄學習生活精彩的一面。作為常務班長之一,她展現了超越年齡的責任感與領導力。在學習上,她以身作則的拼搏精神感染著整個班級。在各類活動中,都有她靚麗的身影。如今,看著這只從分校梧桐樹上飛出的雛鳳,我深信:教育最美的回報,莫過于見證一個生命找到屬于自己的成長節拍。
小學班主任龐芳老師眼中的她:
在我眼中,朱哲宇是六零班一顆耀眼的星星。這個文靜又聰慧的女孩,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三年的學業,展現出了非凡的學習能力。
課堂上,她總是全神貫注地聽講,明亮的眼睛里閃爍著求知的光芒。遇到難題時,她從不輕言放棄,而是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那份專注和毅力常常讓我感到欣慰。
更難得的是,朱哲宇不僅學習出色,還注重全面發展。每天都能看到她堅持鍛煉的身影,操場上她奔跑的樣子充滿活力。班級和學校的各項活動她也積極參與,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優秀學生的內涵。
相信以她的潛力和努力,未來一定會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關注南京擇校矩陣媒體
與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長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