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8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紐約城市大學約翰杰刑事司法學院聯合發布了一項研究結果,研究分析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國家與野生動物貿易相關的法規,并評估這些法規在物種保護和動物福利方面起到的作用,呼吁改善全球野生動物貿易的治理和監管。研究結果近日已經發表在國際期刊《環境管理雜志》。
在全球生物多樣性危機日益加劇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野生動物貿易對生物多樣性、公眾健康、社會經濟和動物福利造成的巨大影響。該研究聚焦全球11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國家,對各國法律涉及陸生野生動物商業獵捕、運輸、養殖和出售等內容進行了研究和分析。這些國家包括巴西、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中國、秘魯、墨西哥、澳大利亞、厄瓜多爾、印度、美國、南非。
研究發現,自1910年以來,上述國家出臺的野生動物貿易治理的法律數量明顯增加,共有95部法律和560項條文。美國數量最多,其次是澳大利亞和中國。
研究結果還顯示,一個國家的生物多樣性豐富程度與其制定的野生動物貿易治理法律和條文數量未發現必然聯系;國家相關法律和規定的增加沒有推動國際社會制定更多野生動物保護的國際條約;法律條文在野生動物貿易鏈的不同階段分布不均。另外,與商業性圈養野生動物的規定相比,條文中關于野外獵捕、殺害、運輸野生動物的規定更多。
此外,野生動物貿易相關的法律和條文更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而保障動物福利的內容卻相對較少。近年來,動物福利科學的研究愈發深入,公眾對動物福利的認知也在不斷增強,但是相關立法還未跟上。
約翰杰刑事司法學院的Gohar Petrossian教授是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她表示, “捕獵、運輸、殺害和圈養對野生動物造成的傷害有目共睹,野生動物貿易對社會經濟、生物多樣性和環境造成的影響在國際社會也已經形成共識。然而,目前的法律框架尚不足以保護野生動物的完整性和動物福利水平?!?/p>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項目研究經理Angie Elwin博士是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她表示,“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很多動物是具有感知力的生物。由于國際野生動物貿易法規對動物福利缺乏重視,導致圈養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況往往被忽視。另外,約75%的人類新發傳染病源自動物。如果不考慮動物福利,不僅會讓圈養的野生動物遭受痛苦,也會危及公眾健康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p>
研究人員建議,各國法律和國際條約應該適時對野生動物貿易治理的相關法律進行審查和修訂,通過填補法律空缺、減少法律漏洞,加強執法等方式,積極應對野生動物貿易日益嚴峻的挑戰,加快實現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標。
資料來源:
1.研究全文:
A synthesis of wild animal-related trade laws in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biodiverse countrie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1479724001270?via%3Dihub
(圖片來源于世界動物保護協會)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是一個國際性動物保護組織??偛课挥谟鴤惗兀?2個國家設有辦公室。協會長期致力于動物保護工作,活躍于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協會擁有聯合國全面咨商地位,在動物福利科學研究和實踐方面發揮全球引領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