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幾天看到一個熱門帖子,感覺可以討論一下。
重慶有個爸爸,在網上發帖吐槽自己女兒,簡直是槽多無口。
他說女兒從小很優秀,家里條件還可以,女兒長得也還不錯,學習上更是沒讓他們操過心。
而且作文得過大獎,對漫畫很有研究,下象棋也很厲害。
乍一聽,還以為他是在凡爾賽曬娃。
結果下一秒就畫風突變:“這個女兒,我跟她斗都吃力!”
為啥要和女兒斗?
因為這個女兒放假回家呆了幾天,他整個人已經瀕臨崩潰了,閨女活生生就是一個大冤種!
房子又臟又亂無處下腳,每天活在自己制造出來的垃圾堆里,邋遢到令人發指。
更重要的,除了伸手要錢,就和爹媽沒有半句交流了,也沒半點關心,跟個聾啞人一樣。
最重要的是不體恤父母的辛苦,做好的飯不吃,天天吃外賣,出門不坐地鐵,只打車。
你多說兩句吧,人家說自己小時候受到心靈創傷了,拿出原生家庭那一套blabla:
當初你們沒經過我同意就把我生下來,你們也就只配這個待遇了。
天天看著這么尊大佛在眼前添堵,這爸爸心態終于破防了,聲稱倒貼20萬嫁妝,誰看上誰領走!
可惜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看完帖子,哎呀,這女兒不就是典型的高分低能嘛,“生他不如生叉燒”系列新素材。
不過高分低能這事兒背后也是有很多原因的,父母還是應該先從自己身上反思一下。
說實話,不管是他提到的“自私”還是“懶”,孩子都不可能是一天就變成這樣的,一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先說“懶”這個事兒,我感觸就很深。
話說很多父母自打娃上了學,就從來不讓娃在家里承擔任何責任,不舍得他們分擔自己一絲一毫的麻煩。
他們最愛說一句話: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你不用你操心。
所以娃子們自然被嬌慣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認為除了學習其他事情都雨我無瓜,沒有主動承擔的意識。
你平時都不給他鍛煉的機會,現在又指望他挑起生活重擔,這不是做夢嗎?
嫌她不做家務,她小時候你有讓她分擔過力所能及的家務嗎?
嫌她花錢大手大腳,你有讓孩子了解過你養育的辛勞、生活的憂慮,有和孩子討論過生存的艱難、工作的不易嗎?
一個娃子如果漠視親情,認為所有東西都是自己應得,父母就是欠自己的,那確實成績再好都讓人糟心。
但娃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也需要父母從小的悉心引導。
會感恩,能共情,會關心別人,能承擔自己的責任,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能力。
但這種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需要后天培養和發展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