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人駕駛車輛爆火,“千輛蘿卜快跑”在武漢街頭全面運營,引起廣泛熱議。
一方面是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另一方面是極低的優惠定價,很多武漢市民都很樂意嘗試一番。
而想要乘坐這種無人駕駛出租車流程也非常簡單——
用戶只需下載蘿卜快跑APP或小程序進行打車,等車到達之后,在車后窗的小觸屏,輸入手機后四位就可以解鎖車門。
乘客只能坐在后排,不能坐在副駕駛,車上的透明隔板會把前后排隔開,這是以防有人好奇去轉動方向盤、按觸控板,從而影響駕駛操作。
市場反饋也相當優秀,根據百度年報披露,去年蘿卜快跑累計訂單量已超500萬單。
7月,武漢蘿卜快跑訂單量迎來爆發式增長,單日單車峰值超20單,總訂單量超過600萬單,甚至連百度的股價也跟著上漲近10%。
曾經只存在于科幻世界里的新興產業,今天卻真實地出現在大家面前,有人質疑,有人追捧,但更多的人,是躍躍欲試。
羨慕別的城市有蘿卜快跑?其實咱們成都,也有!
眼尖的網友已經發現,蘿卜快跑也出現在了成都的街頭。
打開“蘿卜快跑”的小程序或者APP會看到,在成都特定的區域便可以進行乘坐,這一范圍主要覆蓋高新區新川區域,運營時間為周一至周日的8:00-18:00。
操作流程與傳統打網約車區別不大,輸入好起始地點,就可以等待車輛前來接送。
蘿卜快跑覆蓋范圍(成都區域)
因為蘿卜快跑還未全面開放,正處于測試階段,可以免費乘坐,不少人聞風而動,前去體驗。
與武漢不同的是,武漢的駕駛車位空無一人,而成都這邊每輛車則配備了一名安全員,全程不參與控制方向和油門踏板制動,但偶爾會操作下中控屏幕。
與武漢相同的是,成都的蘿卜快跑,副駕依然不允許坐人。
乘客上車前需要安全員解鎖車門,落座后需要在后排屏幕上輸入手機后四位,車輛便會正式行駛。
乘坐成都的蘿卜快跑是什么體驗?
網友也給出了真實評價:
1、車輛非常干凈,而且空間很私密,后期正式運營之后,便不會再有安全員。
2、接單速度太慢,一般會等待10-30分鐘左右(周末體驗用戶較多,需等待1-2小時),不能隨意選擇起始點,只能去固定的點位乘車。
3、速度控制在50km/h以內,避障技術成熟,可以正確模擬周圍的行駛場景。
總結下來,無人駕駛車輛,在效率和安全之中,選擇了“哪怕不要效率,也要絕對的安全”,相對傳統出租車,在速度上,肯定會更慢。
但勝在“情緒”非常穩定,不會因為趕時間、交通狀況糟糕而產生“路怒癥”等情緒問題,也不會出現超車、亂變道、逆行等危險行為,將依照算法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早在2022年,成都首批智能網聯汽車已在指定的公共道路上進行無人駕駛測試,參與道路測試的車共有12輛,其中8輛小轎車、4輛公交車。
這些處于測試的自動駕駛車輛,便是由大熱的百度阿波羅自動駕駛平臺開發。
它們是如何準確感知測試道路周邊環境?
主要依靠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多種傳感器,通過融合感知算法對各類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進而確保車輛安全。
而處于測試中的“無人駕駛公交車”,相對轎車速度更慢,一般會控制在30-40Km/h。
目前,無人公交車會提供廣都地鐵站-陸肖TOD,以及廣都地鐵站-生物醫藥創新科技園的公交線路。
這些無人駕駛車輛,未來還將實現“云代駕”。
如果車輛在道路上遇到緊急情況,可以請求云代駕,通過云端安全員操作實現“代駕”效果,遠程對車輛進行接管和操控,實現車輛脫困。
“云代駕”遠程操控視角
為了讓“聰明的車”接駁“智慧的路”,成都高新區還對新川創新科技園的道路進行了智能化改造。
沿線覆蓋新川路、新通大道、梓州大道、錦和路、雅和南二路等主要道路,西至廣都地鐵站,東至利州大道。
在改造的35個路口處,都安裝了專門的路桿,上面集成有激光雷達、路側通訊單元、路側計算單元、高清攝像頭等各類AI路側設備。
這樣一來,通過路口的感知能力和邊緣計算分析,各種黑科技設備能夠把道路交通情況實時傳輸給無人駕駛車輛,同時回傳到后臺,方便車輛適應各種復雜路況。
可見,在無人駕駛技術的鉆研上,成都一直在默默努力,隨著大數據的積累和算法的持續優化,相信未來無人駕駛技術將越來越成熟。
相比在成都還處于試運營階段,在武漢已經全面鋪開的蘿卜快跑,跑出來的數據顯然更具代表性。
超低定價和全天候服務讓很多市民感受到了無人駕駛出租車的便利性,但更多人擔心的則是“安全”問題。
不久前,在漢陽區鸚鵡大道與國博大道交匯路口,蘿卜快跑無人車在街頭與行人相撞,行人闖了紅燈,而無人車剛剛在信號燈變綠后啟動。在這次交通事故中,百度作為運營方承擔了事故責任方的職能。
隨之而來的,是四面八方對于無人駕駛汽車可操作性的質疑。
碰上更嚴重的交通事故,責任方到底該如何判定?
復雜路況下,無人駕駛反應遲緩,造成交通擁堵怎么辦?
車內都是監控攝像頭,乘客隱私如何保證?
其中爭議最大的,是認為無人駕駛車輛是科技公司與網約車搶飯碗,將會帶來一個行業的消失。
但縱觀歷史發展,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是一次浩蕩的城市巨變,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無人駕駛也會催生新的就業機會,比如安全員、調度員、檢修員等新型職業。
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將帶來便捷、安全、高效的出行方式,是科技進步的必然趨勢。
也有很多人樂觀地認為,“既然打不過那就加入”,積極應對新變化,提升自我,看清暗礁,擁抱藍海。
何不讓“子彈再飛一會兒”,至于未來究竟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