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廣大車主來說,爆胎是行車途中最不愿意遇到的危險情況之一。而輪胎胎壓與爆胎風險密切相關,那么,胎壓高和胎壓低,到底哪個更容易導致爆胎呢?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胎壓高容易爆胎,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胎壓過高的情況。當輪胎胎壓過高時,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會減小,這就使得輪胎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增大,胎面中央磨損加劇。在行駛過程中,如果遇到路面的障礙物或者強烈的沖擊,輪胎內的壓力瞬間增大,可能會導致輪胎爆胎。
不過,胎壓過低其實更容易引發爆胎。當輪胎胎壓不足時,輪胎的側壁會承受更大的壓力,輪胎會發生明顯的變形。長期在胎壓不足的狀態下行駛,輪胎側壁反復彎折、拉伸,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加速輪胎橡膠的老化和損壞。同時,輪胎側壁也會因為過度變形而變得脆弱,在高速行駛或者受到較大外力沖擊時,很容易發生爆胎。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在炎熱的夏季,一輛車的輪胎胎壓過低,車主高速行駛一段時間后,輪胎由于反復變形產生的熱量無法及時散發出去,輪胎側壁的橡膠強度下降,再加上路面上的一個小坑洼帶來的沖擊,就可能導致輪胎瞬間破裂,發生爆胎事故。
為了確保行車安全,車主們應該定期檢查輪胎胎壓,使其保持在車輛制造商建議的范圍內。一般來說,您可以在車輛的用戶手冊、駕駛座車門邊框或者油箱蓋上找到廠家推薦的胎壓數值。
總之,胎壓過高和胎壓過低都會增加爆胎的風險,但胎壓過低的危害往往更加嚴重。希望廣大車主能夠正確認識輪胎胎壓的重要性,保障自己的行車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