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的ID.與眾,聲氣相通的轉型旅程
撰文|Den
編輯|路由社
經過七年磨一劍的努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終于要在中國電動車市場出手了。
來自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眾安徽”)的消息,作為大眾汽車集團首款智能電動轎跑SUV,也是ID.品牌產品序列的最新力作,ID.與眾于7月17日在國內正式上市,三款不同配置的車型,售價區間為20.99萬元~24.99萬元。
從已經披露的產品信息來看,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663x1860x1610mm,軸距2766mm,搭載82.4kWh的電池,CTLC工況下的續航里程達到621km,瞄準用戶體量龐大的A級純電SUV市場。
根據大眾安徽的官方描述,今時今日在國內面世的ID.與眾,將扮演一個承上啟下的角色——“既是大眾汽車在新能源轉型上的重要一步,也是布局未來出行的重要一環”。
俗話說,“人如其名”,其實,車也如此。
這款取名“ID.與眾”(英文名:ID.UNYX)的大眾智能電動車全新力作,究竟有哪些肉眼可見的不同之處?在加快融入中國汽車產業生態方面,它又將如何開啟大眾汽車在華轉型的嶄新旅程?
一、為大眾,造不同
誕生于大眾安徽的ID.與眾,以全新的Coupe SUV形象示人,也是首款采用金色大眾LOGO的車型。對內,與ID.品牌序列其他產品有所區隔,對外,它也與細分市場主流產品風格迥異,志在成為國內用戶純電出行的一個富有個性、情感價值的新選項。
換句話說,基于大眾汽車深厚的設計功底,大眾安徽對中國新生代用戶審美偏好的深刻洞察,以及對都市日常電動出行的獨到理解,ID.與眾在設計美學、功能設定上,為都市電動出行提供了一種新的表達與演繹方式。
所謂“窺斑見豹”,透過以下三個具體產品特征,足以體現其設計語言與造型風格上的與眾不同。
首先,當然是新車凌厲且純粹的轎跑姿態。
車輛前部是俯沖式的車頭,C柱往后是Fastback Coupe的大溜背 ,加上鋒銳平行腰線、沿用自純電超跑ID.R的懸浮車頂設計,共同構成了ID.與眾一種瀟灑飄逸、動感不羈的車身形象。
車高1610mm的低趴車身、21英寸(入門即標配20英寸輪胎)低風阻機甲輪轂的組合,更是進一步強化了整車穩健、有力、進取的形象。
其次,是以駕駛者為中心營造的運動智艙。
譬如,環抱式駕駛艙以駕駛員優先展開,前方信息顯示屏和15英寸中控大屏,均以方便駕駛者日常操作、信息交互優先,不僅各項駕駛信息顯示清晰,而且,ID.與眾上首次應用的ID.S 5.0車機系統和全旅程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也讓駕駛過程更智能、更輕松。
另外,自帶加熱功能、采用Microfiber超纖皮親膚材質的方程式觸控方向盤,和前排采用一體化人體工學設計的HERO運動座椅,同樣采用超纖皮材質,還全系標配12向電動調節和按摩功能,不僅提供良好的支撐性,也能確保操作的便捷與舒適性。
這些內飾用料和功能設定,無不在強調一種兼顧實用功能與現代審美的座艙新奢風。
再次,是由燈光科技帶來的時尚光影體驗。
譬如,智能矩陣式LED前大燈采用獨特的U型設計,這種炯炯有神的全新大燈設計,讓扁平、俯沖的車頭顯得更立體、更犀利。
譬如,流光立體尾燈采用3D Surface LED技術,先進的導光材料發光均勻,亮度一致,Super Red超導紅光在夜間行駛時奪目耀眼,三層疊片式立體造型仿佛懸浮半空,與厚重車尾構成有效反差,使得尾部的視覺更具韻律感、空靈感。
此外,前后大燈的燈腔內部都嵌入了金色元素,強化辨識度的同時,也與車身內外的諸多黑金元素構成呼應,從多重細節上強化車輛細膩與高級的質感。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個產品細節也足以體現ID.與眾“點時成金,與眾不同”的自我期許。
與當前國內新能源車普遍采用一種更加偏向科技、人造的色彩方案不同,新車提供五種車身顏色,包括拂曉灰、朝白、晨金、影黑和月銀,它們分別對應著一天當中拂曉、黎明、日出、入夜和午夜五個不同的時刻。
外觀的簡約配色,不僅回歸自然色彩,也與座艙內部的30種顏色可調柔光氛圍燈、內門板上的點陣星空燈設計內外呼應,通過一種克制、柔和的氛圍感,為車主日常出行提供一種滿滿的情緒價值,幫助他們在喧囂、忙碌的日常中得以回歸寧靜、平和的心態。
用一句話來概括,秉持“動奢美學”的設計理念,通過對大眾汽車最新設計語言的創造性運用,加上大膽的本地化詮釋與個性化發揮,ID.與眾為國內電動車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富有視覺沖擊力,兼顧情感體驗的差異化形象。
二、在中國,為中國
根據官方的數據,目前,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在華的第三家合資公司,成立至今7年的大眾安徽,累計投資已經超過682億元,逐步被打造成為一個先進的生產、研發和創新中心。
與側重導入大眾汽車燃油車產品線的兩家早期的合資公司——南北大眾不同,定位“在華首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合資企業”,大眾安徽增資擴股與職能擴容的7年,也是不斷接入中國汽車產業生態,尤其是,在地化深入鏈接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的7年。
第一,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在國內投產的第三座MEB工廠,大眾安徽MEB工廠占地面積51萬平方米,規劃年產能達35萬輛,也是大眾汽車全球范圍內最先進的新能源車生產基地。
就拿車身車間為例,占地面積約14萬平方米,配備約1200臺機器人,是大眾汽車在華工廠中自動化率最高的車間,同時,也是集團首座在華100%應用了“In-line measurement 2025”技術的車間,為產品的卓越品質提供保障。
第二,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引擎之一,大眾安徽旗下涵蓋、涉及多個相關事業體。它們共同構建起一個集先進的生產、研發和創新于一體的電動出行中心。
其中,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大眾汽車(安徽)數字化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大眾汽車(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將分別承擔起技術研發、銷售與服務、核心零部件生產、采購等重要的職能。
譬如,作為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也是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唯一專注于智能網聯汽車轉型的研發中心,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將承擔起整車研發、測試、零部件研發和采購等任務。截止今年年底,將有3000名研發領域的中國員工在這里工作。
據介紹,得益于該中心的設立與快速完善,也將幫助大眾在華的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周期有效縮短30%以上,從而更好地跟上中國新能源車的迭代速度和市場競爭環境。
再譬如,圍繞大眾安徽的制造和研發業務,大眾汽車還在合肥本地構建了一個完整而強大的供應鏈與供應商園區。
目前,在占地45萬平方米的供應商園區里,除了300家生產供應商和800家一般采購供應商外,大眾汽車已然構建起了一個富有技術競爭力和成本優勢的本地化產業鏈。
第三,除了在2021年收購國軒高科25%的股份,將其納入自身核心零部件配套體系,大眾安徽還與地平線、小鵬汽車等本土合作伙伴在車輛智能化、電子電氣架構等領域展開了緊密的合作。
與國軒高科展開合作的標準電芯,已經投入量產外,伴隨ID.與眾的即將投產上市,和后續更多智能網聯汽車在安徽生產基地的下線,大眾安徽也將更為深入地接入中國汽車產業生態,尤其是,全面吸收近十年來中國汽車產業生態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快速進步與迭代的諸多成果。
基于大眾汽車“在中國、為中國”的戰略,從本地化的生產制造、技術研發,到現地化的零部件配套,再到與本地頭部供應商、行業獨角獸和OEM的開放式合作,不僅是開發和投產ID.與眾這樣細分市場個性化、差異化產品的堅實基礎,也為今后大眾安徽投產更多明星產品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金標大眾,不只是金色的徽標,也是金標的安全,金標的品質,金標的標準”。
日前,在ID.與眾的產品溝通和試駕會上,產品經理的這番話,可謂是點題的金句。
經過一番靜態品鑒和動態體驗后,在路由社看來,所謂“金標”,既是產品設計語言層面,ID.與眾在“活力”、“動感”、“朝氣”、“潮流”等特質上,對A級都市純電SUV的一種標新立異,也是在本地化制造、研發和系統性創新層面,一種沉默是金的知行合一,日拱一卒。
如果說,顏值爆表、讓人耳目一新的ID.與眾,只是大眾安徽成立7年后的小試牛刀,那么,首款國產產品的順利投產、上市背后,大眾汽車在融入中國汽車產業生態的深入布局,面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所展開的一系列長期主義動作,才是大眾安徽真正成為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電動出行中心,成為在華轉型新引擎的一個足夠穩健、可靠的底座。
作為誕生于這個堅實底座上的下一個成果,據悉,第二款面向中國市場的大眾品牌新車型,也將于今年年內在大眾安徽下線,繼ID.與眾開了一個好頭之后,有望將大眾汽車在華轉型的新旅程推進到值得期待的下一幕。
-FI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