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1日至2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宣傳和調研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在陜賡續發展實踐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延安革命圣地,用延安革命精神文化資源上好一堂“大思政課”。
實踐團師生合影
立足真問題:善用“大思政課”解答學生思想困惑
“我們在實踐中還能為同學做點什么?”在社會實踐團籌備工作會上,一位隊員看似不經意的提問,引發了在座所有人的思考,經過討論,大家建立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把延安精神傳出去、帶回來!”作為學校文化鑄魂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千問千答大思政課”著眼于解答好大學生的青春之問,目前已成為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品牌工程,平臺建設已取得良好的成效,深受廣大師生歡迎。把“千問千答大思政課”搬到革命圣地去講,能夠讓更多同學感悟到革命精神偉力,有利于化解部分同學關于革命精神時代價值的思想困惑,也可以讓更多人來了解西安建大的思政課建設的新氣象。
探析真問題:在實踐中發掘“大思政課”教學資源
在延安實踐期間,社會實踐團師生深入延安革命紀念館、新華通訊社舊址、棗園革命舊址等紅色文化場館,重溫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領略了革命戰爭年代領導人的斗爭智慧。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師生,實踐團成員堅持理論自覺、歷史自覺、實踐自覺和信仰自覺相統一,在豐富的史料中挖掘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傳承發展的基本脈絡,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視域下思考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時代價值,從學理角度不斷增強本次社會實踐的內涵建設,將靜態的史料轉化為“大思政課”建設的學術資源。實踐團還將每日實踐工作總結例會改為“千問千答大思政課”集體備課會,將當日收集到的史料和大家討論的結果及時轉化為教學資源、教學設計、教學心得,不斷拓寬社會實踐的形式和載體,讓社會實踐工作助力學校“千問千答大思政課”內涵式發展。
實踐團師生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
解決真問題:“大思政課”讓革命精神從傳承到傳播
講好一堂思政課,不僅考驗的是授課人的理論功底,更是一種對馬院人“自信力”的考察。經過這段時間的社會實踐,實踐團師生們對革命精神內涵有了新的領悟,對革命精神的時代價值有了更深地認識,讓收獲及時共享給更多人是實踐團工作的重要目的。在棗園革命舊址毛澤東舊居前,實踐團師生架起了直播設備,利用“西建大千問千答”微信視頻號面向學校師生進行了題為“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延安精神——新時代大學生如何將精神偉力轉化為奮斗動力”的“大思政課”線上講授。本次直播講授,共收到3000余次“點贊”、4000余次“喝彩”,32條有價值的評論,得到了校內師生和景區游客的一致好評,為學校“千問千答大思政課”豐富形式和拓展載體的實踐積累了新的經驗。
“大思政課”直播講授
“大思政課”直播講授
剛剛閉幕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將繼續立足學生成長需要,完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深入實施“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解答好學生的青春之問,增強學生的“四個自信”,培育好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