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話,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特笑訓練營》這部電影,盡管不是“無米之炊”,但也基本上算是“少米之炊”了。
囤兒的個人實操經驗,寫電影劇本和寫小說/故事等純文字的最大區別,就在于無論是編寫整體框架,還是編寫具體段落,甚至是細微到一個場景、一句臺詞,都得有成本意識。
有活干的編劇不一定腦洞最大、文筆最好,但一定是能夠把腦洞和文筆,約束在適度的成本限制里。
作為一部網絡發行的喜劇片,再加上當下比較收緊的電影環境,《特笑訓練營》的投資肉眼可見地沒那么寬裕。如果我們拿一線大制作的期望去要求它,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我們寫影評不是為了打倒誰,不是為了口嗨,不要揪著那些主創心有余而資不足之處痛批,而是應該分享和挖掘小成本影片里,主創的用心之處、出彩之處。
要囤兒說,《特笑訓練營》的“巧婦”們,還真是巧做了這次的“少米之炊”。
首先,本片有一個知名演員——文松。編劇并沒有浪費這樣一個加分項,雖然主人公寫的是四個女孩,但是無論訓練營段落,還是訓練營之后的段落,都給文松寫了非常多的戲。這讓本片的“含松量”達標,就算是文松的粉絲,也能感到滿意。
其次,四個女孩的人設做得很扎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成長弧線,而且有社會代表性。這能在主題和情感上構建合力,有效地提升代入感。
最后,通過笑點的精妙編排,本片在沒有“特效”的情況下達成了“特笑”。片中的很多笑點,是編劇開腦洞開出來的,而且這些腦洞并不費錢。編劇幫忙省錢,導演就能把有限的資金花在刀刃上,去請明星加盟,去呈現更豐富的視覺風格。
所以說,“少米之炊”難做,但不是不能做,只是需要巧做罷了。
文/滿囤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