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謝圓圓
近日,有媒體報道,在廣州拼多多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Temu的運營總部遭遇了約200名中小商家的集體維權活動,與此同時,一張“Temu商家受損統(tǒng)計群”圖片流出。
圖片顯示,已統(tǒng)計截至2024年5月25日部分商家的總營業(yè)額、凈利潤、被扣罰款,以及去除扣罰款后凈利潤等數據。
有網友表示,這張完整的“商家受損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商家87家,統(tǒng)計受損金額是3650.16萬。
針對表格內受損數據的統(tǒng)計一事。有網友指出:“很多商家既沒有填罰款數,也沒有填保證金數,那么商家的受損是怎么來的呢?”。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這個統(tǒng)計表格,有部分商家虧損,但也有超過30個商家扣除受損后,凈利潤潤依然在10%,甚至有個商家凈利潤達到20%。
這意味著,如果按照這個表格統(tǒng)計,“因為罰款導致大批商家虧損”而去維權的理由可能站不住腳。
事實上,對于一部分老電商人而言,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類似事件。
早在2011年10月,淘寶就出現過“十月圍城”風波。
彼時,阿里發(fā)布了《2012年度淘寶商城商家招商續(xù)簽及規(guī)則調整公告》,將技術服務年費從6000元提高至3萬元和6萬元兩個檔次,將保證金從1萬元提高到5萬、10萬、15萬三檔,完不成指定銷售額則不會退還保證金;同時如果商家一旦出售假貨、水貨,將被立即封店,并且扣除全部違約責任保證金。
這導致了大量淘寶中小商家不滿,聚集起來圍攻阿里總部。
除了線下“維權”,線上近5萬多名商家結集YY語音34158頻道,有組織性的,對部分淘寶商城大賣家,實施“拍商品、給差評、拒付款”的惡意操作行為。
還有更極端的行為:有些商家甚至威脅阿里小二、甚至在香港設了一個馬云的靈堂。
面對來勢洶洶的“十月圍城”,淘寶是如何應對的呢?
淘寶從頭至尾都沒有向圍攻的商家妥協。
先是馬云一口回絕所謂的“反淘寶聯盟”的談判請求。
之后,當年淘寶商城也第一時間就與警方取得了聯系,杭州警方介入并展開調查。
最終,這批商家封店的封店,被抓的被抓,逐漸就消失了。
除了拼多多,據媒體報道,今年亞馬遜平臺針對變體違規(guī)問題已經進行了多次嚴打,多批亞馬遜賣家賬號被封。
據跨通社報道,近日亞馬遜的平臺監(jiān)管越來越嚴。在產品合規(guī)證書上,尤其是兒童產品CPC合規(guī)文件上,亞馬遜要求必須是原始、真實、未經修改的原件。而有的賣家店鋪已經因為證書造假被封。
在哪做生意紅線都不可碰。如今,拼多多所遭遇的商家維權,淘寶在13年前就已經經歷過;而這些不合規(guī)的商家,無論是在十年前還是在當下,無論是在哪個電商平臺,都會面臨違規(guī)處罰。
“一生中總有那么一些時刻,我們需要鼓起勇氣去作選擇。”在行業(yè)去蕪存菁的時刻,馬云的這段話,放在如今依然適用,“這些選擇不僅不符常理,違背理性,甚至離經叛道得罪親友。即便如此,我們可能還會一意孤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