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關注通貨朋仗
近期官方敏感不讓唱衰,不知道文章能活多久。
講下最近的市場。
1,到了七月下旬,市場就進入了僵持期。在此之前,北京的二手房成交量表現還不錯,但總體還是以價換量,這種相對高的成交量是基于北京六月底給到的放松政策。也就是說,政策的力度持續了兩周時間,之前每次出政策,也是類似的效果,這還是相對大的調整政策,相對小的不痛不癢的政策,市場幾乎沒有反應。
在7月22號,lpr的下調又算是一次小的刺激,市場沒什么反應。
這種僵持期的表現就是,高性價比的房源相對變少,買家也不愿意加價買,所以就僵持、成交量變低。
這種僵持的市場,最后破冰大概率靠的還是撐不住的一方,買方撐不住,一般是擔心房價上漲,賣家撐不住,一般是真的著急賣,不降價好像沒別的辦法。目前樓市的現狀,撐不住的大概率是賣方。
僵持期,一般在一個月左右,也就是說,到八月底九月初那會,還會有一批房源慢慢變成高性價比房源。然后是把他們消化掉,市場進入新的僵持期……如此循環。
2,有人可能會問,如果這么循環的話,那房價不就一直跌下去了嗎?其實不是。之所以現在房價往下走,是因為目前的房價,以及當下的供需關系,還沒有到一個平衡狀態,當房價到了某個價位后,供需關系會達到新的平衡,那個時候,價格就穩定了。
我舉個例子就好理解了,比如,朝陽區某改善盤的一個90-100平米左右的兩居室,兩年前的價格是1200多萬,這樣的價格,從直觀上去感覺,它就是很貴,即使是高收入群體,花1200萬買個兩居,也會肉疼;但是如果同樣的一個房子,它的價格放到600萬,這個時候,至少的北京當下的購買力會非常認可這個價格,而且大概率你出600萬是買不到的。所以這個平衡點就會在600-1200萬之間。市場會通過大量的交易,去平衡出這個價格。
3,新房市場這半年的表現,非常硬氣。二手房跌跌不休,新房就是扛死不降價。我單從市場規律的角度判斷,新房只有降價,或者變相降價這一條路。
很多樓盤,房子賣了一部分,開發商擔心降價后已經買房的客戶會鬧事,但不降價房子又很難賣,就這么耗著。很多樓盤就是這狀態。
對于計劃買新盤的人來說,我能給到的建議就是,如果房價沒有折扣,價格還是跟之前一樣,就沒必要高位接,開發商躺死的狀態,你去送錢,有啥意義呢。
而且我覺得這兩年不好賣的新盤,未來的交付也會有好大的問題,一方面是開發商普遍是去年或今年拿的地,地價都不算低,各方面成本都是按之前的市場來預估的;一方面是當下市場急轉直下,二手房價格跌了這么多,新房也會慢慢進入降價階段;所以,開發商的成本壓力會非常大,最終交付出的產品,大概率上是會出問題的……
很多樓盤交付的質量好不好,在拿地的時候其實就能看出來,之前我講朱辛莊一個盤的時候講過原因。就是成本問題。
4,講下買房建議。當下的市場,就是典型的買方市場,我覺得買房完全沒問題。有原因,也有前提。
原因是,第一,房價普跌了至少15-20%,有的跌得更多,基本上離開了高位區間,風險不大;第二,房子的持有成本已經很低了,之前100萬的房貸,月供在6000左右,現在的月供在4400左右,貸款200萬,月供8800,買房自住至少不用租房付租金了,總體成本不算高。
前提是,第一,你要買的房子,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合理價去買,適合買房的市場不意味著所有的房子都能買,必須要看價格是否合理;第二,按需購買,合理貸款去買,別超自己能力范圍。如果短期無需求,或者想投資這種偽需求,自己看情況,剛需或改善買房都沒啥問題。
買房業務介紹:
1,買房陪跑,所有買房人最需要的一項服務,專業買方服務,收費1499(測試期價格),主要解決買房過程問題。成交可以走任意中介。業務介紹點鏈接了解:
2,有自行看好的房源,可以走談價簽約過戶服務。收費0.3%;找你們簽約有哪些優勢?主要有這幾點:第一,會評估房源價格是否合理,不會讓客戶閉眼亂買;第二,傭金低;第三,有專業買方經紀幫談價,整體體驗比其它機構好很多;第四,寧可不成交也不會讓買方亂買,如果房源和買方需求不匹配,會跟買方溝通。
3,下單買房陪跑的朋友,也可以走我方0.3%的成交服務。
4,賣房陪跑,所有賣房人最需要的一項服務,專業賣方服務(與買方服務沒有沖突),收費999(測試期價格),主要解決賣房過程問題。成交可以走任意中介。業務介紹點鏈接:
業務聯系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