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發布《關于通報2023年度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評估情況的函》(下文簡稱《評估情況》)。
《評估情況》顯示,2023年度參評醫院2062家,縣域覆蓋率98.6%。其中,有1894家(占比91.85%)符合基本標準(基本標準相當于二級醫院能力),其中1163家(占比56.40%)符合推薦標準(推薦標準相當于三級醫院能力),較2022年度分別增加38家、199家。
《評估情況》介紹了縣醫院的專科建設情況。得益于「千縣工程」的重點工作任務得到有效落實,1233家「千縣工程」縣醫院中,腫瘤科、介入放射科、重癥醫學科的設置率分別為76.48%、80.94%和97.1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此外,急診急救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升:99.51%的「千縣工程」縣醫院掌握急性腦血管病、急性胸痛的診斷與治療,98.05%能夠進行多發性創傷的診斷與處理,96.76%的縣醫院能夠掌握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衰、腦血管意外等嚴重產科并發癥、合并癥的急診處置,99.35%能夠掌握兒科急危重癥救治。
在提到2062家參評醫院存在的主要問題時,《評估情況》指出,縣醫院專科建設還存在短板。耳鼻咽喉科、眼科、精神科等設置率不足80%,腫瘤科等科室設置率不足60%。耳鼻咽喉科、眼科、病理科等科室服務能力符合基本標準的醫院占比仍不足80%。
此外,設備配置與臨床需要尚不匹配。《評估情況》指出,對照基本標準,平均每家縣醫院??圃O備配置率為69.70%;對照推薦標準,平均每家縣醫院專科設備配置率為54.65%。涉及血液內科、胸外科、麻醉科等17個專科的29項設備,每項設備的配置率均低于30%。286家縣醫院尚未配置血液透析機。
《評估情況》對各地衛生健康委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要求持續落實縣醫院能力提升重點工作任務,提升縣醫院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能力;全面落實縣醫院功能定位;持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
縣醫院手術與操作例數
較2022年度增幅19.87%
根據《評估情況》,縣醫院常見病、多發病相關科室設置和診療能力進一步提升,重癥醫學科、康復醫學科設置率提高到87.44%和86.28%,精神科較2022年度提高7.38個百分點。
超過98%的縣醫院能夠掌握心衰、腎衰、呼衰等診斷與急救;95%以上的縣醫院能夠掌握產科、兒科急危重癥救治技術;超過88%的縣醫院能夠進行多發性創傷的診斷與處理。
影像、檢驗、病理等科室服務能力符合基本標準的醫院占比全面提高,其中,病理科服務能力符合基本標準的醫院占比增速最快,提高7.91個百分點。
平均每家縣醫院能夠收治病種種類亞目數達到1690種,開展的手術和操作種類亞目數達到524種,較2022年度分別增幅13.50%、7.38%(見圖1)。
圖1 全國縣醫院收治病種種類亞目與手術及操作種類亞目情況
在政策強導向下,目前,CMI值、出院患者微創手術占比、出院患者四級手術占比等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成為醫院打造特色???、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指標。而根據《評估情況》,平均每家縣醫院2023年度手術與操作例數達到1.65萬例,較2022年度增幅19.87%。健康界注意到,縣醫院手術與操作例數增幅超過診療人次、出院人次、床位使用率等指標的增幅。
國家衛生健康委于2023年發布的《關于推動臨床??颇芰ㄔO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臨床專科能力評估機制的核心是醫療服務能力、醫療技術水平、醫療質量安全和效率。在醫療質量與安全方面,根據《評估情況》,全國縣醫院入出院診斷、手術前后診斷、病理臨床診斷等符合率均穩定在95%以上,I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率穩定在較低水平。(見表1)
《評估情況》指出,縣醫院臨床規范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平均每家縣醫院開展臨床路徑的病種數為146種,較2022年度增加13種;臨床路徑患者管理率、臨床路徑完成率分別為42.74%、88.10%(見圖2)。
圖2 臨床路徑患者管理率、完成率相關情況
人才隊伍建設是專科發展的基礎。根據《評估情況》,全國平均每家縣醫院衛生技術人員數647人,較2022年度增長3.52%,其中執業(助理)醫師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高級職稱人員較2022年度增長均超過8%,護士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者較2022年度增長4.90%(見表2)。
《評估情況》將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醫院和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的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醫院的情況單獨列出。
參加評估的785個縣的791家對口幫扶縣醫院中,提供血液內科、胸外科、神經外科常見病、多發病規范化診療服務的醫院占比分別為72.57%、90.01%和86.09%,較2022年分別提高5.57、5.75和2.97個百分點。
參加評估的158家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人民醫院中,兒科、婦科、腎內科設置率分別為99.36%、94.27%、78.34%,較2022年分別提高3.79、5.03、9.35個百分點。98%以上的縣人民醫院能夠掌握急性腦血管病、急性胸痛、兒科急危重癥的診斷與治療,92%以上的縣人民醫院能夠進行多發性創傷處置和嚴重產科并發癥、合并癥的急診處置。
縣域腫瘤??颇芰θ绾翁嵘??
在《評估情況》的附件中有《縣醫院各科室服務能力符合情況》及《縣醫院各科室設置情況》。健康界注意到,腫瘤科不在這兩份表格的統計范圍內。
而根據《評估情況》,1233家「千縣工程」縣醫院中,腫瘤科的設置率為76.48%;2062家參評醫院中,腫瘤科等科室設置率不足60%。可見,在未納入「千縣工程」的829家參評縣醫院中,腫瘤科的設置率不容樂觀。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于2021年發布的《「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提出重點任務包括縣醫院應重點提升腫瘤、神經、心血管、呼吸和感染性疾病等??萍膊》乐文芰Γ灰约敖ㄔO臨床服務「五大中心」。
「五大中心」指的是依托縣醫院構建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麻醉疼痛診療、重癥監護等中心。其中,依托腫瘤防治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形成與縣域內其他醫療衛生機構的有效聯動,開展腫瘤、慢性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工作,提高醫療服務連續性。
據健康報報道,為落實《「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以縣域腫瘤防治中心建設為重點啟動了專項研究。研究提示,縣級醫院腫瘤學科錯位發展應聚焦在腫瘤防治中心建設上。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黃二丹曾在2024年4月舉行的一場學術討論會上提出,建設縣域腫瘤防治中心的目標是讓80%的腫瘤患者留在本地就診。要實現此目標,需圍繞患者需求,全面提高縣域腫瘤防治能力,通過科室協同、??破票?、中心一體化建設來留住患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