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剛剛過去,投資者再次遭遇暴擊。不考慮7月31日的絕地反擊,5-7月,萬得全A分別下跌1.21%、5.13%和2.41%,年初以來累計下跌10.23%。持續下跌,重創投資體驗。
結構層面,7月初至30日,紅利風格和成長風格的啞鈴結構兩端均遭遇重創,代表性指數紅利指數和科創100指數分別下跌5.54%和6.29%,市場虧錢效應明顯。一級行業層面,僅國防軍工、商貿零售、非銀金融、環保等少數行業收紅;二級行業層面,鐵路公路、商用車、航天航空航海裝備、貴金屬、風電設備、國有大行、裝修裝飾等表現較好。
原因方面,主要是基本面繼續惡化,資金持續流出。具體看,2季度GDP僅同比增長4.7%,不及市場預期,三大需求中,除出口外,消費、投資均是拖累項。進入7月以來,517政策效果快速衰減,30大中城市新房銷售面積周度放緩,同比降幅再次擴大,穩地產回到原點;7月制造業PMI為49.4%,連續3個月低于榮枯線;政策層面,中上旬更多處于大會之前的靜默期,缺乏動靜,一直到7月下旬才有明顯改觀,而上證指數已然跌破2900點。
行業層面,缺乏亮點,沒有領漲主線。舊動能受基本面約束,持續回調;新動能則受即將來臨的中報壓制,基于預期的概念主題缺乏持續性。缺乏主線,沒有賺錢效應,資金面難以形成共識,結果是,市場資金很充裕,就是不愿流入A股。7月初至30日,兩市日均成交金額6411億元,為2020年6月以來月度最低點。
7月31日,兩市大漲,成交量突破9000億,創近兩個月來的新高,科創100指數更是大漲5.71%,給投資者留下了巨大的驚喜和懸念。一如久旱逢甘霖,8月行情愈發值得期待。
展望8月,新一輪穩增長政策有望陸續落地,A股有望開啟新一輪上漲行情。至于領漲主線,目前仍看不出眉目,需耐心等待市場給出答案。
8月行情,政策是關鍵變量。今年我國GDP增速目標為5%左右,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長4.7%,不及市場預期,要達成全年目標,仍需要政策繼續發力。
7月15日-18日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表態“堅定不移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7月3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再次重申“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強調“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投資者依然可以對下半年的“政策增量”充滿期待。具體來看:
1、新一輪降息窗口打開
7月22日,央行超預期降息,OMO和LPR利率均調降10BP,隨后,銀行跟進調降存款利率,大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來到1.8%附近。
事后看,本次降息并未對A股市場產生明顯提振。原因在于,在實體經濟融資意愿疲弱背景下,單次降息的效果有限,更重要的是通過連續降息形成降息預期。
只有形成降息預期,利率對股市、房產等資產價格的支撐效應才能充分體現,從而改變居民部門資金流向,驅動股市、房價企穩;只有形成降息預期,企業才會重新評估項目潛在回報率,提高投資意愿。
考慮到7月剛剛降息,下一次降息時點大概率要等到9月。9月17日至18日,美聯儲將召開議息會議,這次會議全球矚目。若美聯儲在9月降息,則我們可以期待央行9月繼續降息的可能性,否則,就要等到4季度。
無論哪種情況,8月份市場或難以就連續降息達成共識,與此同時,9月或4季度繼續降息的預期也不會被證偽。貨幣政策,不會是8月行情的關鍵變量。
2、期待新一輪地產刺激政策
7月22日-28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度銷售面積170.08萬平方米,環比下滑25.83%,同比下降22.08%。降幅再次明顯擴大,預示著前期刺激政策效果已然衰竭,市場開始期待新一輪刺激政策。
7月30日政治局會議強調“要落實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新政策,堅持消化存量和優化增量相結合,積極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預示著地產收儲有望取得積極進展。
結合當前政策框架看,大多數城市的增量政策空間有限,僅房產收儲仍可作為殺手锏。現階段,房產收儲的落地,仍受制于地方財力和財務可持續性。據財新網報道,截至2季度末,金融機構已發放約250億元租賃住房貸款,對應人民銀行已審核發放約120億元再貸款,相比3000億再貸款額度仍有很大空間。
就財務可持續性看,最核心的要求是租金收益率大于利息成本。6月末,我國百城住宅平均租金收益率為2.24%,其中,一線城市平均為1.95%。雖然處于近年來較高水平,但綜合考慮融資成本和運營成本后,在商業上仍然缺乏吸引力。
接下來,要么房價出現新一輪下跌,要么繼續調降融資利率,要么由財政提供貼息支持,使得租金回報率高于實際融資成本。在此之前,大規模的地產收儲難以落地。
就這三個條件來看,以價換量小高峰剛剛過去,短期房價開啟新一輪快速下跌的概率不大;7月剛剛降息,8月連續降息的概率也不高;關注點在于是否會出臺房產收儲貼息政策。若相關政策出臺,則有望提振市場信心,地產鏈大概率能迎來一輪行情。
3、財政發力促消費,值得期待
7月2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擬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相比前期政策,本次政策資金來源清晰,且央地共擔比例高達9:1,有助于提振地方積極性;補貼力度更大,并首次出臺商用車以舊換新政策,有望明顯拉動汽車和家電銷量。
此外,對于超長期特別國債用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本次將超長期特別國債用于刺激消費,也超出市場預期,或預示著財政政策支出思路的變化。
結合政治局會議“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經濟政策的著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表態看,接下來財政支出方向或進一步向需求側轉移。
此前,財政發力的重點是基建投資。數十年內,基建投資一直承擔著逆周期調節功能,每當經濟周期下行時,總是用基建對沖。結果就是好項目越來越少,甚至前些年不少基建項目只是重復建設,浪費財政資源。隨著預算制度收緊,沒有合格的項目,有錢也投不出去,財政政策受到項目掣肘。
此次政策轉向,或標志著財政支出方向開始從供給端向需求端轉移。需求端的空間幾乎是無限的,擁有印鈔能力的財政空間理論上也可以是無限的,無限對無限,政策穩增長就不再是難事。
8月,重點關注財政政策發力情況。若財政支出繼續發力促消費,市場預期有望見底,A股新一輪上漲行情也將得到強化。
4、利好因素在積累,年內牛市行情可期
綜合來看,8月,財政政策或為最大看點,若財政繼續發力促消費,或出臺房產收儲貼息政策,則A股有較大概率迎來底部反轉行情。
9月以后,則可關注央行再一次降息能否落地,若年內再降息1-2次,有助于形成降息預期,驅動內需好轉,提振基本面預期,繼續驅動A股上漲。
此外,隨著再一次降息的落地,融資成本下降,也為更大范圍的地產收儲落地提供條件,驅動地產基本面觸底和預期改善。疊加效應下,A股大概率能走出一輪持續性強、上漲空間大的牛市行情。
整體來看,8月份之后,A股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有望逐月好轉,為上漲行情接力提供支撐,連續上漲效應下,年內可期待一輪牛市行情。
結構上看,8月重點把握結構性機會,可關注超跌板塊的超跌反彈行情;9月以后,市場信心好轉,牛市行情逐次展開,可關注地產鏈的估值修復行情,以及新質生產力板塊的主題行情。
【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信息或所表述意見僅為觀點交流,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專門備注外,本文研究數據由同花順iFinD提供支持】
本文由“星圖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