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3的著名中醫專家裴學義(下稱“裴老”),依然氣色好,頭發濃密,精神矍鑠,容光煥發。
“裴老,您有什么養生之道?您長壽的秘訣是什么?”
每當被問及有關延年益壽的問題,裴老常說一句話:
養生并不是讓你永葆青春、百病不生,這本身就不符合自然規律,養生其實很簡單,就是到什么年齡就做什么事。
他認為,每個年齡段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但只要打扮得體,自自然然,就是美。
這句話什么意思?其實就是中醫提到的養生大觀:順其自然,一切人事必須順其自然,不違背人和自然之間的平衡與和諧,不做違背身體規律的事情。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順其自然呢?裴老在所著《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一書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總的來說,順應自然,最根本的就是順應自然的時間,以及順應自然的規律,讓人和自然同步,真正的養生便開始了。
(1)順應自然的時間
順應自然的時間,放小到一天來說,就是生活作息要規律。
但對現代人來說,最紊亂的就是作息,飲食毫無規律,不吃早餐吃夜宵;睡覺也不規律,熬夜是家常便飯,甚至黑白顛倒,該睡覺的時候玩手機,該起床的時候要睡覺了,違背了“天人合一”。
古人在順應自然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陽升起時起床,太陽落下時就休息,少一些外出應酬。
這樣,就能讓人多一些健康,生命更長久。
裴老特別堅守的一條養生信條就是:早睡早起,這看起來好像淺顯易懂,其實蘊藏著養生大道。
古話常說,順者昌,逆者亡。
每天早睡早起,就是順;每天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就是逆。
好的睡眠才能保證一天精力充沛,睡眠不足或晚上很晚才睡,身體素質也會隨之下降,百病叢生。
(2)順應自然的規律
順應自然,小到每天的作息,大到季節的變遷,都要學會跟著自然走,順應自然變化的規律。
一年有四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民間有句俗語:“冬天不冷,夏天不熱,遲早要坐病。”
意思是說,如果氣候出現異常患病人數會明顯增多。
但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自從有了空調、暖氣,人為地創造了異常的氣候。
比如夏季,根據“順應自然”的養生原則,應該是補陽的最佳時機,但人們貪涼飲冷,外面烈日當空,屋子里卻冷氣十足,寒氣涼涼,表面看起來身體舒服了,其實埋下了病根。
陽氣相當于維持生命的火力,夏天用“涼”來對抗“熱”,就會損傷陽氣,讓生命的火力銳減,人就會沒有精神,倦怠無力。
再來看冬天,人的精氣應該藏起來,養精蓄銳,為來年的春天打下健康基礎,但燒得“熱火朝天”的暖氣,讓室內外再次出現冰火兩重天。
如果室內溫度偏高,皮膚毛孔就會張開,隨之耗散過多的氣血,無法藏精,可能表面看來依然“健康”,但皮膚這道抵御病邪的關口已經是一副虛象,進入溫度稍低的環境就會感冒生病。
在順應自然規律這方面,動物都比我們人類做得好,可以說是天生的養生家。
在冬季到來之前,有的動物就換上厚厚的皮毛,有些動物會冬眠。
春天萬物復蘇,天氣變暖,就結束冬眠出來覓食;夏天開始活躍。
等到了秋天,動物們又開始忙著儲存食物,為冬天做準備。
總而言之,無論外界如何變化,最基本的養生方法就是要懂得順其自然,冬天就該感受寒冷,夏天就要體會炎熱,反其道而行之,疾病就會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