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市教育評估院發布《重慶市新時代家長教育能力推薦標準(試行)》?!缎录议L報》1470-1471期,采訪全國及本市的家庭教育專家,專家解讀+多維度分析,全面解析家長教育能力標準,分享科學教育理念和實用方法,出臺新時代家長成長指導手冊。
趙剛
東北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理事和家長與教師合作管理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與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與家校社共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東北師范大學趙剛
家長角色定位是親子共學
◆ ◆ ◆ ◆
“家庭教育從最初被誤會為‘家教’,到如今國家立法促進,中國的家庭教育終于打開了一個新紀元?!北緢笥浾卟稍L東北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理事和家長與教師合作管理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兼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趙剛教授時,他欣喜地說道。趙剛教授從 20 世紀 90 年代創建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社區與家庭教育研究所開始,便踏上了研究與推廣家庭教育這條漫漫長路,先后出版了《中華家庭教育學》《家長教育學》《家庭教育學》等教材。
家庭教育的本質影響
話題自然從“什么是家庭教育”開始?!瓣P于這個概念,有國外和國內、廣義和狹義之分?!壁w剛教授介紹,廣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員基于家庭活動與家庭成長而展開的自我做主的終身學習及其相互影響?!八鼜娬{的不僅僅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而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倍M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家長對 18 歲以下家庭成員的培養和教育?!爸袊?4.3 億個家庭,有近 3 億未成年人,矛盾突出,所以重點關注狹義的家庭教育;而國外一般比較重視廣義的家庭教育?!?/p>
“家庭教育的本質,就是施加影響以期改變,是與家庭有關的人、事、物對孩子身心發展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包含“有主體有意識”的影響,如父母對子女的言語教導;也體現在“有主體無意識”的影響,即家人(主體)在自然生活狀態下潛移默化地熏陶。所謂“言傳身教”是也。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無主體”的影響,如家居及周圍環境、地區的歷史文化、家風的傳承等對孩子的影響。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始,”他進一步分析,“狹義的家庭教育也就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第一責任人是家長?!爆F代的家長應掌握科學的教育藝術,“至少要做到自己生、自己養。這在《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二章‘家庭責任’中有明確闡述?!?/p>
家庭教育的特性奠基性
趙剛教授認為,《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及施行,是中國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以法律的形式,將家庭教育從私域空間上升到公共空間,將家庭教育從家庭責任提升為社會責任?!吧鷥河?、繁衍后代不僅僅是自家私事,還是國家責任,更是保持人口生態動態平衡的重要舉措?!彼?,家庭教育在當前受到空前的重視。
家庭教育實際上從母親的子宮就展開了,孩子出生后就變得更直接了:媽媽的笑臉、親切的眼神、溫暖的懷抱……是名副其實的“人生第一課堂”,在一個人可塑性最大的一段時光,為身心的發展刻下獨特的烙印。而且,這些美好的記憶,會持續溫暖感染每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家庭教育貫穿人的一生。所以,家庭教育的特性,從期限上來說,具有最早性和最久性;從功能上來說,具有奠基性和長效性;從內核上來說,具有個體性和生活性;從成分上來說,具有養育性和情感性;從方式上來說,具有自然性和浸潤性;從指向上來說,具有個別性和針對性;從關系上來說,具有血緣性和親密性;從時空上來說,具有連貫性和延展性……
“家庭教育,絕不是一項簡單的技巧,而是一種綜合的能力;絕不是一種純粹的技術,而是父母學識和品行的總和。”趙剛教授強調,“家庭教育不僅僅關乎知識的傳授,更關乎人格的塑造,以及情感的培養。”
家庭教育誤區單純追求分數學歷
中國從上個世紀 80 年代開始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大量獨生子女的誕生,造成家庭沒有了教育試誤的空間,“以前多子女家庭,即使有一個孩子教育失誤,還有其他孩子可以成才;而獨生子女家庭,如果孩子教育失誤,就代表著全部希望破滅。”因此,當今中國家庭教育具有與以往任何時代、與其他任何國家都不同的特殊性。
望子成龍的迫切需求,讓學歷、分數成了家長的唯一追求,致使家庭教育呈現出諸多誤區:
一是家庭教育成了學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原本應該相互補充、互相促進。學校教育為孩子提供系統化、規范化的知識體系,培養其認知能力;而家庭教育則應該關注孩子的情感、個性發展,塑造其人格魅力。但由于對分數的過分追求,現在很大一部分家庭教育的目的也變成了追求學科的分數,成為學校教育的延伸。
二是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將學習作為孩子唯一的任務,對孩子生活和生命過度保護,事事代勞,造成現在的孩子“會做題,不會做飯;會生產,不會生活”,最終被培養為高分低能的人,以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三是年輕家長對家庭教育認知有偏差。現在的年輕家長大多是獨生子女,在特殊的家庭教育中成長起來,沒有經歷過傳統家庭教育的熏陶;且大多學歷較高,對自己的能力比較自負,對家庭教育的認知有偏差,要么完全不懂養育,要么完全依賴上一輩養育。
家長角色定位 與孩子共成長
那么,如何解決以上問題?如何定位家長角色呢?趙剛教授也給出了建議:
一是要做一個學習型的家長。“做家長是一種責任。”他指出,“如果要想后代優秀,家長就必須接受教育,不斷學習,掌握孩子成長的基本規律和知識?!?/p>
二是做一個與時俱進的家長。家長必須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用當前的工具和方法來教育或影響孩子?!岸歼M入云時代了,如果還用傳統的方法教育孩子,一定會處處受阻?!?/p>
三是科學處理家人之間的關系。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起始點;而和諧的親子關系,又是家庭教育的起始點。家庭教育的重點,是家人之間的關系;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即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的點滴中,或言傳、或身教,進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則和理念是家長與孩子雙方共同成長——親子共學。”趙剛強調。
文:范時勇
編輯:高原、鄭倩(實習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