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今天一早,騰訊悄咪咪地發了一則通知,說是,視頻號小店升級為了“微信小店”。
愛馬,有的童鞋要說了,不就是改個名嗎?不過,有做電商的盆友則說,這對騰訊乃至整個電商業都是大事,這意味著騰訊折騰了這么多年的、屢戰屢敗的電商大業,至少思路是終于清晰了。
那么,這個公告到底主要說了啥呢?來,劃重點:
1,微信小店“將支持店鋪及商品信息在公眾號(訂閱號、服務號)、視頻號(直播、短視頻)、小程序、搜一搜等多個微信場景內流轉,助力商家更好地滿足用戶消費需求?!?/strong>
2,駐門檻和保證金將進一步降低,甚至支持滿足一定條件的微信小店商家0元保證金試運營。
這個改變八姐覺得是相當有意思的,這表明,微信在電商怎么做這個事情上終于想清楚了,不再完全追趕和復制抖音的電商打法,而是先統一內部的各個場景和團隊,因此張小龍還不惜復活了10年前他給微信電商起的第一個名字——“微信小店”;降低門檻也表明,微信做電商終于要開始大干快上了,這給本來就紅海的電商業又平添了卷意,當然在電商上一直做得不咋地的騰訊,能不能這次成功呢?那咱就不知道了。
好啦,下面咱們來詳細說說俺從這次公告里看出的小意思。
1,張小龍復活了“微信小店”。
實際上,“微信小店”是十年前微信就推出的一個電商服務。早在2014年5月29日,微信就推出“微信小店”,不過這一產品主要依附的是公眾平臺,在當時的移動電商時代,“微信小店”一經推出也曾引發熱議。這個電商業務一直沒做起來。
于是,2020年,微信官方宣布,微信小店不再維護,全面下線。同時,微信推出“微信小商店”,一套幫助商家開店、直播的小程序工具。簡單來說,4年前,小程序做得不錯了,于是微信又開始折騰小程序開店了。
不過呢,從去年中開始,“微信小商店”也停止注冊了,轉而,“視頻號小店”成為了微信主推的電商項目。
八姐覺得,在經過了微信內部的一系列賽馬、各立山頭后,視頻號電商終于算是跑出來了,現在看起來還是最有希望一戰的。所以,最終視頻號直播電商團隊并入到微信開放平臺(小程序、公眾號等)團隊,重啟十年前“微信小店”的名字,合力共戰電商市場。
當然,這對騰訊電商做大做強是好事。畢竟,騰訊的微信小店有個更多的流量入口,所有的流量都將回到統一的變現方向上——電商以及廣告。
2,微信放棄拷貝抖音的電商路徑,也想清楚了自己的方向。
有趣的是,當去年開始,視頻號雄起,直播帶貨開始發力時,包括八姐在內的好多人都起哄架秧子,認為,視頻號肯定會復制抖音的模式,重金挖來或者扶植自己的大主播。但沒想到,視頻號在這方面做得極為佛系。
甚至,八姐聽說,微信團隊內部對于和抖音電商相似以及競爭這個事都極為敏感。
也有聲音稱,微信團隊此前就提出,做視頻號不能復制抖音,更不能跳過成長過程,直接模仿一個穩定和成功的產品。
而最近,業界流傳的張小龍隊視頻號的定位是,不是短視頻分發平臺,而是人人發聲的平臺;商品就是內容,希望微信讓商品以一種新的方式來流通。
這也符合三年前張小龍對視頻號期望的初衷。在“2022年微信公開課”中,張小龍就認為,其對視頻號定位是原子化內容組件,其代表了最佳的內容承載形態,用來承載視頻和流媒體直播內容。此后,視頻號持續迭代,將原本零散的公眾號、朋友圈、小程序、小商店、直播、投放等產品組件完成相互鏈接導流。畢竟,當視頻號變成一個最基礎的內容組件的時候,它自然會跟微信內其他原子組件產生各種化學反應,并在整個社交體系里面流轉。
而這次,張小龍希望視頻號作為一個基礎的內容組件,一個電商的內容尖刀,成為商品流通的一部分。
可以想象的是,微信小店連通微信生態中的各個場景,比如,小程序、公眾號、搜一搜、朋友圈、社群、騰訊廣告等等。應當說,張小龍做電商依然是秉承著產品思維,而不是砸錢的重運營模式,將精力投入到通用產品和基礎設施的建立上。
當然,不復制抖音的另外一種原因可能是,抖音的電商生態已經做得這么好、這么卷了,我們還需要另一個一模一樣的視頻號電商嗎?倒不如先把微信生態內部的流量用起來,把商家攬過來。
3,微信主動降低門檻招商,電商成功幾率大不?
應當說,微信這次降低入住門檻,并支持滿足一定條件的商家0保證金進入,這還是一個相當有吸引力的動作的。畢竟,在微信流量池子龐大,又沒有抖音、拼多多那么強調低價,這對于想要入駐的商家而言,算是紅利期。
同時,這也有助于中小商家降低成本入駐。之前,對于商家而言,如果要在微信開店,要么自研要么用SaaS系統,費用都要從幾千元起步,反正都要花錢。而對于小商家和個體商家而言,現在可以低門檻幾乎0投入地開店,這顯然是極具吸引力的。
而對于品牌商家而言也有好處,畢竟,之前不少的商家還要左開一個小程序商城,又開一個視頻號直播帶貨,光一個騰訊就夠他們忙活的了。現在,管理后臺同一個了,婆婆少了,門檻也更低了。
對于騰訊而言,如果整個電商生態做起來了的話,那就可以像其他電商平臺而言賺手續費了,這多有錢景啊。
與其他電商相比,騰訊的優勢在于生態流量,在于可以商家可以實現公私域聯動。
當然啦,八姐依然對騰訊這次的電商能否成功持觀望態度。畢竟,之前電商業務要么賣掉要么關掉這些事實都說明,騰訊對于電商的運營、供應鏈的捏合把控似乎都欠點火候。那么,這次依然秉承著產品思路的騰訊能做好電商嗎?哈哈,各位看官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