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東站再次官宣新進展,站房已全面進入裝飾裝修施工階段,預計2025年正式通車!
建設將近7年,預計將成為全國最大高鐵站,刷新亞洲紀錄。這座最牛高鐵站背后,重慶在下怎樣的一盤大棋?
01
這座重慶人等了很久的東站到底有多牛,看看這些數據就知道了。
它的總建筑面積約122萬平方米,居全國高鐵樞紐第一,相當于170個標準足球場,足足有28個天安門廣場那么大,比隔壁成都的東西南北外加天府站五個車站加起來都還要大。目前公認的亞洲最大高鐵站是雄安高鐵站,它以47萬平方米保持了4年紀錄,就在明年,這一紀錄將被重慶東站跨越式打破。
建設中的重慶東站
這個龐然大物的站臺規模高達15臺29線,同樣是全國高鐵第一梯隊。重慶東站的站房也打破了亞洲紀錄,共上下8層,是亞洲層數最多的高鐵站。
這些數字意味著什么呢?官方公布,重慶東站站場最高可同時聚集1.5萬乘客,照此計算,候車廳大概就有6萬人,再加上商業中心和辦公寫字樓,官方規劃的高鐵新城人口為36萬,相當于一個縣城的規模。
施工現場
規劃透露,與東站其配套的還將有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可以說一個名副其實的“造城計劃”。
對于城市內部來說,重慶東站也是一座交通樞紐。四條軌道交通(6號線東站延伸線、27號線、8號線、24號線)的接入,加上高效的換乘設計,未來東站的換乘將超過重慶北站、紅旗河溝和大坪,成為重慶新的交通中心。
明年從東站出發,能實現15分鐘到朝天門,30分鐘到江北機場,南岸區的交通迎來爆發式升級,茶園片區的生活也將是一個大更新。
02
規模巨大的重慶東站的到來,就是為了讓重慶真正地成為西部地區核心樞紐。
東站樞紐將引入七條高鐵、兩條普鐵、四條城市軌道,其城市軌道引入數位列全國高鐵樞紐第三位。
這些線路帶來的“1-3-6小時”高鐵圈,將改變重慶人的時空觀念。一小時到成都、貴陽,三小時到長沙、武漢、西安,六小時到北京、上海、廣州,重慶與全國主要城市的距離再次被大幅縮短,重慶東向、南向交通格局得以重塑。
重慶東站也是重慶10年來高鐵飛速鋪進的代表作。到今天,重慶的高鐵網建設已走過了10個年頭,作為重慶人,可能對此或多或少都有切身體會。
10年前,重慶提出“必須要有自己的高鐵網”,那時候重慶高鐵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不久,重慶發布規劃,并爭得了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中的“三縱兩橫”在重慶交匯,成為國家新一輪高鐵網規劃中的“新貴”。“米”型高鐵網規劃也第一次進入重慶人視野。
“米”字型高鐵網規劃圖
5年前,渝湘、渝萬、渝昆、渝西、成渝中線等11個鐵路項目全面開工建設,拉開了重慶“米”字型高鐵網和國家綜合性鐵路樞紐建設的主骨架。
今天,重慶東站進入開通倒計時。
到2030年,重慶將建成11條高鐵線路約2300公里,“米”字型高鐵網絡全面形成、建成國家綜合性鐵路樞紐。
重慶的高鐵建設與高鐵一樣,跑出了令人矚目的加速度。
03
與高鐵飛馳同時到來的,是重慶的最好“城運”時代。
這兩天,重慶又雙叒上《新聞聯播》了,而且是頭條。這次《新聞聯播》報道的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化改革激發活力,川渝雙向賦能高質量發展。
今天的重慶,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疊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多重國家戰略,且為西部地區唯一直轄市——這就是重慶面臨的歷史機遇。
重慶顯然沒有錯過這波最好“城運”。上半年的全國城市GDP排行中,重慶再一次超越廣州,成為“中國經濟第四城”。今天的重慶,筆記本電腦產量全球第一,汽車產量全國第一,中歐班列(成渝)開行量全國第一,高速公路密度西部第一......更多的里程碑還等待解鎖。
未來重慶東站的開通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落子,也正是緊扣一系列國家戰略的重要節點而來的。
巨大的重慶東站背后,是更加巨大的重慶發展藍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