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編輯修改后已刊發在人日客戶端)
“一日三餐”是中國人的常見飲食模式,在炎熱的夏季,晚餐往往來得比平日更晚,甚至和宵夜聯袂登場?!耙菇洕笔遣惋嫎I重要的消費場景之一,為夏夜帶來獨特的煙火氣。但在推杯換盞、大快朵頤之余,經營者和食客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食品安全是“可持續吃喝”的保障。夜宵最具代表性的兩類食物,一個是涼菜,一個是燒烤,都是食源性疾病的高發品種。
夏季高溫高濕,微生物很容易繁殖,尤其是熟肉制品、豆制品風險較高。因此涼菜要么現做,要么放在冷藏設施中,且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如果鹵肉、豆干、豆腐絲等已經感覺表面發粘,建議就不要吃了。
燒烤出的問題大多是肉類和水產,尤其是生蠔、血蚶、毛蚶等貝類。
它們屬于“濾食性動物”,容易富集水中的致病微生物,比如副溶血性弧菌、諾如病毒等,可導致急性胃腸炎。大家不要貪圖鮮嫩口感,一定要烤熟烤透再吃,如果沒烤透就讓店家再回個火。
此外,近幾年南方沿海地區的特色“生腌”火遍全網,但生食水產有較大風險。實際上腌制料包括白酒(被稀釋)并不能確保殺滅致病微生物,喜歡吃可以嘗試,但要做好拉肚子的心理準備。
需要提醒的是,我見過個別商家用淡水水產做生腌,千萬不要嘗試,因為存在寄生蟲感染風險,可不是拉個肚子這么簡單哦。
其次,夜間餐飲消費除了食品安全還應適度兼顧營養健康。俗話說“馬無夜食不肥”,現在中國成年人超重肥胖比例已經超過50%,因此吃宵夜可以偶爾為之,不要成為常態。
吃宵夜往往是三五好友臨時起意,其實最好是能有規劃的安排宵夜。比如晚上約好了去吃宵夜,可以考慮在午餐和晚餐時適當吃得清淡一點,多吃點蔬果,吃個半飽給晚上留點肚子。即便如此也建議大家在吃宵夜的時候適度自控,不要暴飲暴食。
最后再分享幾個個人經驗給大家。
1、露天宵夜的氛圍感很好,但光線昏暗,食材的新鮮度不太容易分辨,最好先到店里看一看整體環境衛生狀況再決定在哪吃。
2、如果是去外地旅游體驗宵夜文化,沒必要去名氣最大的商圈。通常最有特色的煙火氣都藏在老城區的居民區附近,提前做做功課,絕對不虛此行。
3、如果是和友人結伴逛美食街、步行街,可以每種美食只買一份大家分享。這樣既可以避免因口味不習慣而造成浪費,還可以品嘗多種風味。也可以先從頭到尾逛一遍再回過頭品嘗看上的美食。
(網圖侵刪)
?飲食參考
飲食參考
解鎖美味里的奧秘
鐘凱 博士
資深食品科普段子手
果殼網科學顧問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委
用專業的態度和敬業精神傳播真知
用風趣幽默的語言點亮健康之路
原創科普 良心品質 值得擁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