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界有句名言:“入門玩器材,中端玩線材,高手玩電源和環境”。真正到了高手級別的玩家,器材已經到了一定級別了,而線材能挖的潛力是非常有限的,最后決定器材表現的關鍵就來到了環境和電源這兩塊了。
本文不討論環境這方面(這方面自己也一直在學習中),只討論和測試電源處理器。電源處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電源濾波器(它的產品最多,價格也最低,從幾百元到千余元都有(也有四五千甚至上萬的)。另一個是隔離電源,以及再生電源。
因此,本次自己找到了四五臺電源濾波器來好好的比較比較聽感,另外結合自己以前使用過的隔離變壓器談談。在(下)里將會分析下它們的差別,從技術上分析下為什么會有這個結果。
為什么要電源處理?
我們的用電器分為三大類,電感型、電阻型和電容型。其中電容型極少,電阻型比如電爐、白熾燈現在也不多,現在的多數用電器均為電感型或均帶有電感,比如冰箱空調等,而揚聲器就是一個典型的感性負載。這類用電器在啟動時會導致電路中瞬間的涌浪電流,使用時會導致電網品質因素的劣化。一些大型用電器比如工地和工廠用的電機更會導致電網電壓的瞬間下降,并伴隨著極大的涌浪電流。另外空間的各種電磁信號也會導致電網的污染(典型的是閃電,以及各種電磁波)??傊?,電污染是一個非常常見并無時不在的一個現象。對于音響尤其是要求很高的hifi和hi-end來說,它更會受到電網的影響,這種影響會隨著產品的精密度提升而更明顯。這是為什么要進行電源處理的根本原因。
一、選手介紹
自己曾經用過許多的電源處理器,包括上圖中的幾個(本次評測的重點),還有隔離變壓器(下圖中間左下的兩臺),以及另一臺濾波器(爭先的3000型)。不過隔離變壓器和爭先3000不在自己手邊了,不過自己早已做了比較,后面也會結合自己聽感的比較談談。
從左到右,第一臺是爭先的最高端型號3200,第二臺是臺灣的靜神1586F,中間第三臺是新德克XF500,然后是重慶隆宇的LY-206,最邊上是聲韻的插排,沒有濾波但有一個改善接地的接地盒。
測試參考:聲韻的插座及接地盒
本測試未經特別說明,均是以它為標準。這個接地盒沒有任何特點,突出就是用料不錯、價格不貴,但也沒有特別的效果。除了它那個接地盒外,我試用過,略微增加一點安定感,不排除是心理作用。測試僅對樣品有效,而且是純對聲音的對比,僅供參考。器材以自己的器材為主(自己熟悉它的聲音,方便比較)。
測試用的器材為:
音箱:自然聲NS17Pro
音源:CDM4轉盤
解碼:自然聲DAC-1
前級:自然聲“雨”膽前級
后級:自然聲A300單聲道后級
線材:自然聲音箱線和信號線;電源線為美國Ranko(龍格)及其它,均為自購
測試軟件如下(包括不限于):
搭配的聲音表現:
a.隆宇LY-206
隆宇這臺濾波器很奇怪,它怎么來的,我居然一點印象都沒有。莫名其妙的擁有一件東西的感覺真的是讓人狂喜,哈哈。我猜是某位朋友買到后,認為不好就扔給我了。然后我就給扔箱里了(所以才這么臟)。據說有國家專利在里面,不過里面是用膠封死的,因此無法知道其內部濾波的電路。當然,它的功率是不夠帶動我的后級的(我的A300有300瓦單邊,在4歐時高達500+瓦,遠遠超過它的允許值)。所以我只插了前級和音源,后級直接插座子上。
不過那怕是不插后級,它給系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仍然是多于正面的。具體就是,動態明顯被壓縮了,聲場也變窄了。這種變化十分明顯,那怕是聽人聲也可以輕松盲聽出來區別。它的唯一優點是背景確實有些安定的感覺,高頻也似乎變得順了一點點,但是非常微弱??傮w感覺就是負優化。
b. 新德克XF500
新德克這點濾波器我買了十多二十年了,很長時間一直在家里儲藏柜里吃灰,但其實里面跟新的一樣。我基本上就沒怎么用過。原因嘛,很簡單,我覺得它用處很小。
不過,在這次的比較當中,我覺得新德克的作用其實挺大的。原因嘛,也很簡單,因為俺的器材都升級了無數多次了,哈哈。很明顯的,背景變黑了,高頻也變柔順了。我聽小提琴的時候,感覺非常的好。但當我切換到鋼琴時,問題就暴露了,我明顯感覺解析力變弱了,低頻也變少了,這讓鋼琴的比例關系變得不對了。對于鋼琴比較熟悉的自己,就感覺不真實了。當我切換到低頻比較猛的Tutti時,我感覺動態也有明顯的變差,加上低頻的變少,整體變差得很明顯。
總之,新德克這個濾波器有利有弊。如果你的系統不太高檔,低頻多等問題,那它帶來的影響可能是正向的。但反過來,如果系統解析力好,低頻正常,那它帶來的就是負面的。
c.靜神1580
臺灣的品牌,價格挺貴的(這臺大約要價5000元了),但我買得很便宜(閑魚上找的)。它有兩個插座是不帶電感的濾波,專為后級準備的。另外6個是帶電感的濾波,為前級和音源準備的。
靜神插上后,和不帶濾波的座子區別是明顯的。背景變得更黑,高頻也變好,動態也基本聽不出來有壓縮??傊还芪衣犘√崆龠€是鋼琴,亦或大動態的鼓和交響,都能讓我有相當滿意的表現。個人覺得這臺濾波電處是相當不錯的,它的問題是:太貴。遠遠貴過下面這臺。
d. 爭先 3200
重頭戲來了。這臺電源濾波器是自己借朋友的,他在去年上海展會上給我用過,印象極為深刻。聲音有明顯的改善,尤其是中高頻的表現。因此,這次對比評測時就把它借來對比了。它采用的是他家專利的叫做晶體管濾波的技術,即在里面沒有電感。該濾波器為貴州電子所所出,不過現在已經停產了,因此也買不到了。我曾經買過他家的另外的型號,但效果非常一般。而這個型號在二手上我也沒有找到,所以只好借朋友的。
區別是很明顯的,鋼琴聲音明顯變得圓潤而富有色彩,小提琴琴聲也非常迷人。和不加濾波的座子區別非常明顯。不過,在我聽大動態時,問題也顯露了。動態被壓縮得很明顯,比例也略顯不對,低頻量減少了。我趕緊把后級插到不帶濾波的座子(聲韻)上,一切就正常了??傊@個貨的高頻無敵,但動態和低頻是個事。
e. 隔離變壓器
由于在購入靜神對比后,我出掉了自己手里這兩臺北方音頻的隔離變壓器,所以它們已經不在自己手上了。它們和自己手里的不帶濾波的插座對比時,是全面明顯的提升的。但和靜神比較則是半斤八兩之間,各個方面都非常接近,以至于我盲聽完全聽不出來它們的差異。不過,它的問題一是重,二是價格昂貴(但比原始的售價則和靜神差不多)。
總之,隔離變壓器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案。但不便宜,而且非常的重(其中3000瓦的那臺我根本抬不動)。
f. 靜神VS爭先
對比靜神和爭先是很有意思的,它們可以說是互有勝負。在中高頻上,爭先具有明顯的優勢。它甚至有點讓自己覺得爭先在里面加了染色,讓晶體管有了膽機的感受。我不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但不帶電感的感覺是真好。但它壓縮動態和低頻這點又讓自己非常難受。以至于我要把后級插到不帶座子上的才行。相對應的,靜神的則感覺很平淡,但總體要均衡一些。
此處要說一下,由于自己用的是自己的A300,它的功率非常之大,在4歐時輸出有近600瓦了,兩邊一起近1200瓦了,再考慮到余量,因此才會顯得不足。如果你用的是A120這樣的(A120是130瓦8歐的功放),是不用考慮這點的。
其它方面的一些比較
趁著自己手里可以比較的東西多,我也談一些玄學吧,僅是自己的聽感,供參考。
一是:電源線有用嗎?
很小,但搞好了確實有用,而且它一旦有用,還是相當明顯的,甚至比解碼差別大。自己在昆明展時試了雷爾斯老板借的一條電源線,我把它做前端的總線用。效果非常明顯,以至于我們一換就聽出來了。它的主要作用是高頻的細膩度和解析力的提升。但是,它太貴了,據劉永壽大佬說,要上萬。我趕緊閃了。
那么,它們是怎么起作用的呢?個人的分析是電源線的線芯(高端的電源線內芯常常是粗細不一的)及纏繞方式及絕緣材料和屏蔽層一起形成了一組帶寬非常寬的濾波器(分布電容),從而達到了一定的類似于無感濾波器的效果。但這個效果所需要的成本也因此非常昂貴。
二是:避震有用嗎?
這次朋友借爭先給我時,順便送了幾塊避震墊給我,讓我試試裝在濾波器下面看看。我原來用它們墊NS17的音箱下面,效果還是有的,可以讓低頻質感更好一丟丟。但從來沒有把它們放其它器材下面用,除了展會上朋友拿一堆給我的各個器材都墊上。實話說,還真有效果,尤其是朋友拿一堆全墊上之后,雖然個人認為也不明顯。除非你非常仔細的比較,如果不加比較,那區別是真的很小。這次把它墊在電處下面,竊以為,真有點變化,中頻變木了。雖然有點想不通,不過我曾經碰到過把膽機的外殼加厚后聲音產生明顯變化的事,也就感覺可以理解了。玄學的世界??!你別想不通,我也很多時候想不通,我們的耳朵真這么靈敏嗎?想說是心理作用,但心理作用不應該是在你相信的時候才起作用的嗎?
總之,電處是有用的。濾波的話,個人感覺帶電感的不如不帶電感的,但不小心容易起反作用。準備在下里面好好聊聊它們的區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