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6 日,微信公眾號 “貞觀” 發(fā)布了《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一文。
文章發(fā)出后引發(fā)關注,但不少網友對其真實性提出質疑。
但我相信此文敘述的很多內容是真實的,那些質疑文章真實的聲音,很難有切身的共情能力。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我們今天脫貧致富了,很難想象還有“餓死”的這類事情發(fā)生。
也許現(xiàn)在用“餓死”這樣的詞語,顯得有點殘忍。
我更偏向于她是對自己、對家庭、甚至對社會沒有眷戀,選擇的一種輕生方式。
8 月 18 日,“貞觀” 將此文刪除,并發(fā)布說明稱文中所述為真實事件,系特殊偶發(fā)個案,為保護當事人,避免事件引起歪曲解讀和過度猜測,所以對文章進行刪除處理。
8 月 19 日下午,文章作者稱,作為房東這一普通人身份和視角的經歷敘述。
通過相關租戶資料、微信聊天記錄、轉賬記錄、物業(yè)開鎖視頻、報案視頻等證據,確認了文章的經歷真實性和細節(jié)真實性。
8 月 19 日咸陽市秦都區(qū)主要負責人回應記者稱,確有此事,已初步排除他殺。
“(這名女孩)到底是病死的,還是怎么死的,家屬不讓尸檢”。
目前,案件已由警方進行進一步處理。
此前該文章中描述,去世女孩 1991 年出生,單身,老家位于寧夏西海固山區(qū),畢業(yè)于北京某211高校,職業(yè)為會計,當時正在西安找工作。
女孩畢業(yè)后幾年一心考公,多次取得家鄉(xiāng)省份事業(yè)單位筆試第一的成績,卻一次次在面試環(huán)節(jié)落榜。
女孩今年 4 月租住作者的單身公寓,半年租金10000多元。
6 月 25 日被發(fā)現(xiàn)死在了出租屋內,警方也介入了處理,疑似“餓死”。
根據大河報 8 月 19 日報道消息,死者老家村民表示網傳許多信息不真實。
該村民稱,死者姓陳,有些孤僻,平時不怎么和村里人來往。
據當地村民反映,女子并非畢業(yè)于 211 大學,而是普通大學,其死因主要是個人性格原因,有點孤僻、脆弱。
據稱,女子家是低保戶,其父親有腰椎間盤疾病,靠打零工維持生計,母親在村集體打工,其弟弟在上海芯片公司工作,現(xiàn)在回到西安工作。
8月20號傍晚,奔流記者趕到這個村莊尋找她生活的軌跡。
33歲的網傳在咸陽公寓“餓死”的玲玲(化名),就生活在寧夏固原市六盤山區(qū)的一個普通村莊。
村干部介紹說:網上說我們這里很窮,不用我說,你們看看我們村像是貧困的樣子嗎?
玲玲家的經濟條件在村里算中等。
平常他父母在村里藥材田和瓜棚里給別人打零工,每天都有100元以上的收入。
玲玲所在鄉(xiāng)政府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也是這幾天才得知玲玲出事的消息,發(fā)生這樣的悲劇他們也感到悲痛。
8月19日,村上和鄉(xiāng)上的工作人員去玲玲家慰問了兩位老人。
據他們了解,玲玲上的并不是往文中所說的211大學,而是一所大專院校。
大專畢業(yè)后,本科在北方工業(yè)大學就讀。
村民說網上很多傳言都不是真實的,不相信能餓死人。
村民還說玲玲到西安后,她媽媽起初給她寄了1萬元。
因為銀行卡被鎖,一直沒有取出來。
后期她媽媽又給玲玲轉了1萬元。
近期微信還轉了1000元沒有領取。
村干部說:據他們了解,玲玲的母親沒有向他人借錢。
也網傳村民說:現(xiàn)在不存在幾百元都借不到的情況。
網文說玲玲的父母不想要骨灰,隨便扔了。
接受采訪的村干部并不認同,據他們了解,是玲玲的父親按照風俗把骨灰撒在了陜西那邊的河里。
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這么大的熱度,主要集中在這幾個方面:
首先很多人質疑,大學生有手有腳,隨便干點什么都能生活,怎么會“餓死”?
還有很多人質疑,為什么一心要考公呢?干點別的工作也能養(yǎng)活自己。
甚至更多人質疑,寧夏這邊考公,是不是存在非常不公平的現(xiàn)象。
為什么她屢次筆試考第一名,而面試卻不能通過?
因為寧夏處于西北邊陲,大型企業(yè)相對較少,所以就業(yè)形勢非常嚴峻。
即便好點的單位或者企業(yè)招人,也得985、211的畢業(yè)生或者研究生畢業(yè)。
所以很多人選擇考公,現(xiàn)在寧夏的考公堪比考985、211大學。
因為供大于求,所以即便筆試過了,面試很大可能過不了。
再加上現(xiàn)在又有各種走后門,靠關系擠占名額。
沒有關系的普通人家或者農村孩子,考公幾乎比“登天還難”。
也有人質疑說都211畢業(yè)生,說明足夠聰明,何必執(zhí)著于考公這一條路呢?干點啥都能養(yǎng)活自己。
考公考編就是唯一的出路嗎?
難道考不上就要去死嗎?
我只能說,人和人的悲歡各不相同,人與人的認知也受出生環(huán)境和知識結構,文化層次的影響。
無論我們理解亦或不理解,她已經選擇用最決絕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了。
雖然還有很多疑惑,但死者為大,我們只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當下年年攀升的高考人數和畢業(yè)生人數。
畢業(yè)生如何在千軍萬馬中殺出重圍,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或者謀生的道路。
這才是我們作為個體要考慮的。
如何增加就業(yè)崗位是政府部門要考慮的。
還有考公人才的選拔,如何堅決杜絕違規(guī)操作?
她的離開,又一次把社會上的尖銳問題-就業(yè)難,攤在桌面上了。
無論村民說她性格孤僻,不怎么搭理人。
還是村干部說她家不窮,父母每天都有一百多元收入。
她母親沒有借錢,或者說不存在借幾百元都借不到的情況。
現(xiàn)在人不在了,很多情況我們無從了解。
無論村民、村干部、鄉(xiāng)工作人員說的話是不是真實?
是不是為了掩蓋玲玲原生家庭貧困,或者父母原因,而刻意制造一個孩子是自己性格的原因走了極端。等等這些都無從考證。
很多網友都說,現(xiàn)在已經不是解釋是不是211畢業(yè)的問題。
而是為什么在當地考公數次筆試第一,就是面試過不了?
是不是存在違規(guī)、舞弊、擠占名額的情況。
無論如何,此事已經給當地政府形象,還有考公公平性都提出嚴峻挑戰(zhàn)。
我相信她一定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家族的命運。
結果努力數年后,才發(fā)現(xiàn)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是如此之大。
她選擇不和命運抗爭,毅然決然的一心赴死來結束她認為痛苦的一生。
圖片
也有很多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為什么非要擠考公這座獨木橋呢?
這是思想禁錮,導致的悲劇嗎?
還是心理本來就有問題導致的,我們現(xiàn)在也無法確定。
從網上很多評論可以看出來,很多人對西邊地區(qū)存在很大的誤解。
他們普遍認為西邊就屬于落后、貧瘠、荒涼、窮山惡水。
甚至因為房東給玲玲父親一定的經濟補償,也認為是玲玲父親的不對。
很多人認為西北邊陲,又是西海固這么一個偏僻、貧窮的地方。
窮山惡水出刁民,玲玲父親訛了房東。
我只能說對西北農村很多人還是有很多誤解的。
我也是寧夏人,也是農村出生,也接觸過西海固的人。
總體來說西北人普遍憨厚老實,不是那種無惡不作或者刁蠻的人。
農村人更淳樸、更老實。
農村的孩子普遍都學習很用功,他們都知道考上大學可以改變命運。
尤其西海固那邊的孩子,普遍學習比較用功。
玲玲究竟是不懂得變通,死腦筋只認考公一條路?
還是有別的隱情我們不知道。
太多人想不明白,她有手有腳,為什么會找不到工作,養(yǎng)活不了自己?
我只能說,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只是從網絡上了解一丁點信息,就不要妄加揣測了。
她曾經一心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
一想到她二十多天里面不點外賣,沒有打一個電話,孤獨的在屋子里等死。
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去質疑她是脆弱的,她很愚蠢呢?
二十多天的等待死亡,也是她留給這個世界最后的倔強了。
但凡這個期間,她有一絲一毫對父母親人的絕戀,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她都不會這么決絕的。
她也知道自己但凡走出房門,也能有活下去的希望。
但凡她打了電話,也有人能幫到她。
可她終究什么也沒有做。
一個一心想死的人,她是不會給自己機會活下去,也不給別人機會幫她,救她的。
哎,這個世界有這樣一個女孩來過,這個夏天這個女孩悄無聲息的離開。
她到底是網傳的“餓死”的,還是怎么死的,只能留給世人任人評說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