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上海諾立總經理深入福建市場一線,在走訪調研15位客戶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在養殖中深受孢子蟲困擾。有位養殖戶表示:“十幾口塘,有一口塘檢測出孢子蟲含量7次方,不敢再養了,直接叫收蝦的給拉走了。”
尤其是8月底9月初,各地即將迎來放苗高峰期,“孢子蟲”問題成了大家的心頭大患。那肝腸胞蟲為何會成為行業痛點?能不能殺滅?該如何提前去防控?小編就通過此文為大家稍作科普!
肝腸胞蟲與蝦“共生”理念
大家首先要知道的就是,肝腸孢子蟲是很難殺死,也很難消滅的!目前市面沒有任何一種”神藥“可以治療孢子蟲,我們只能以“預防”為主,將它降至安全范圍值內(105以下),做到對蝦與孢子蟲共生。
為什么孢子蟲這么難殺滅?主要原因在于:①孢子蟲它如弧菌一樣,是廣泛存在自然界的,無法做到消除干凈;②成熟的孢子,在養殖動物體內形成的孢囊有著堅韌的外殼,如龜殼一般,藥物很難進入;③孢子蟲的傳播無需中間宿主,既可以通過水體、底泥傳播,親本傳播、也可以通過攝食傳播,傳播方式多種多樣,也進一步加大了消滅孢子蟲的難度。所以,我們不要一味地去消殺孢子蟲,而要學會去”接納“它,讓它與蝦和平共處。
肝腸胞蟲檢測的時機
前文我們也說了,孢子蟲沒有“神藥”,早發現早處理,定期檢測與預防才是硬道理。當蝦體出現以下四種情況時,需及時檢測:
①放苗前需要對底泥和蝦苗進行檢測;
②25天左右,蝦子上料臺后進行對蝦檢測;
③蝦苗出現長期不長,大小不均勻且易發病的情況時,需及時檢測;
④如果蝦苗在小于200頭時就發生白便,這種情況下最好去檢測是否感染孢子蟲。
肝腸胞蟲的防控方案
針對孢子蟲難題,諾立科研團其實從去年1月份就開始走訪各主要養殖區域,收集了上千份樣本,在實驗室反復實驗,在市場上不斷驗證。總結出了一套相對成熟且有效的孢子蟲防控方案:
5次方以內的孢子蟲
潑水:【量子神油】1瓶1畝,連續2次,第7天建議【量子神油】1瓶1畝,潑水1次
拌料:【抗蟲肽】+【真的快】1套拌料40斤,一天2餐,連續15天
預防孢子蟲
【抗蟲肽】+【真的快】1套拌料80~120斤,從放苗開始,建議每天1餐拌料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