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下轄的12個縱隊改編為12個軍,其中,49軍下轄145師、146師、147師和162師。
建國后,整個49軍里,只有145師師長溫玉成獲得了中將軍銜,而軍長和其他三位師長獲得的卻是少將軍銜,這成了全軍唯一的一個特例。
軍長和其他三位師長都是誰?溫玉成為何獲此殊榮?
49軍軍長是鐘偉。
他17歲參加革命,紅軍時期官至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長征。
解放戰爭期間,他才得到重用,先后擔任東北野戰軍12縱隊司令員、49軍軍長,參加了遼沈、平津等大型戰役,從東北一路打到廣西。
授銜時,他正擔任空軍參謀長。
146師師長是王奎先。
他14歲參加革命,紅軍時期是營級干部,抗戰時期主要擔任團級干部,解放戰爭時期又進一步成為獨立第4師師長、東北野戰軍12縱隊35師師長、49軍146師師長。
授銜時,他正擔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
147師師長是沈啟賢。
他19歲參軍,起義后參加革命,抗戰時期官至新四軍三師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團級干部。
解放戰爭時期,他先后擔任獨立第五師師長、東北民主聯軍12縱隊36師師長、四野49軍147師師長、145師師長。
授銜時,他正擔任軍事學院空軍系主任。
162師師長是王兆相。
他17歲開始參加革命活動,紅軍時期是團級干部,抗戰時先后擔任八路軍縱隊司令員、軍分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先后做了東北野戰軍獨立第13師師長、四野49軍162師師長。
授銜時,他正擔任后勤學院后勤組織系主任。
鐘偉、沈啟賢、王兆相、王奎先4人,在1955年皆獲得少將軍銜,而同樣在49軍擔任師長的溫玉成,卻獲得了中將軍銜,比他們還高。
他能獲此殊榮,或許與解放戰爭后期和抗美援朝有關。他這個時期的崛起與貢獻,與林帥、粟裕大將等的“后來居上”很像。
溫玉成14歲參加革命活動,紅軍時期是團級干部,抗戰時是旅級干部、軍分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他先后擔任松江軍區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獨立2師師長,東北野戰軍145師師長。
之前提到一個細節,沈啟賢之所以先擔任147師師長,后出任145師師長,那是因為溫玉成被提拔成了41軍副軍長,離開了49軍,且145師師長一職空了出來。
1950年10月,中央組建40軍,溫玉成被任命為軍長,不久就帶著40軍擔任志愿軍的先鋒,率先入朝作戰。
與溫玉成曾作為同級關系的沈啟賢、王兆相、王奎先三人,職務也發生了變化,要么去剿匪,要么被調到別的軍部擔任軍級干部。
在朝鮮戰場上,溫玉成和40軍打出了上甘嶺、奇襲白虎團、金城等著名戰役,他榮獲“志愿軍十大虎將”之稱。
抗美援朝結束后,他歷任第20兵團軍長兼政委、廣州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等。
他的成就和在授銜儀式前后的職務,明顯比軍長鐘偉還高,這就是他獲得特殊待遇的原因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