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竇文雪
編輯/子夜
極越給自己惹了麻煩。
8月22日上午,“極越公關負責人炮轟小米虧錢賣車”的消息引發關注,相關截圖顯示,極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在其朋友圈發文稱,小米和雷軍虧錢賣車是傾銷,是最惡劣的商人本質。
圖源每日經濟新聞
隨后,徐繼業多次對此事進行回應,稱朋友圈只是發表一些個人言論,極越CEO夏一平也對其進行了內部通報處罰。
事件的起因是8月21日,小米集團發布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首次披露了汽車業務成績單。數據顯示,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收入64億元,單季累計交付新車27307輛,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凈虧損18億元。
以此推算,小米汽車單車虧損超6萬。
小米這樣下血本賣車,不惜通過虧損來擴大市場的方式,并不是所有車企都可以借鑒的,小米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撐,但極越不一定有。
徐繼業的評論也正是因此而起,極越雖然背靠百度和吉利兩大金主,但銷量一直低迷。
極越的第二款車——極越07正計劃上市,該車對標的就是小米SU7。作為直接的競品,極越把矛頭指向小米,部分原因或許是因為它被業內人士拿來與小米比較,而且越是比較,越是容易被評價為“比不上”。
聲量本就不高,唯一上市產品極越01的銷售情況也十分慘淡。2024年上半年,極越01累計銷量僅為2700輛。自上市以來,這款車月銷量最低僅為100余輛。
徐繼業在朋友圈中所說的“不折價就賣不掉了的有些企業”,其實也包括極越自己。去年11月底,剛剛上市僅1個月的極越01就將全系車型的價格下降了3萬元。
但一直降價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極越的“自救”,可能還是要從提升產品力和品牌力開始。
小米虧本換銷量,極越卻急了?
8月21日晚間,小米集團發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公開了一份“虧麻了”的造車成績單。
與二季度小米集團總收入888.88億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米汽車虧了18億元,每賣一輛車要虧6萬多。
當天,“小米賣一輛車虧6萬多”的相關話題引發關注。
虧了這么多錢,雷軍和小米都很淡定,可極越卻怒了。
8月22日上午,極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的朋友圈截圖引發爭議,截圖顯示,徐繼業在朋友圈中炮轟雷軍和小米,“雷軍這樣的企業家,有點公德心和羞恥心好不好?每臺車虧6萬,虧那么多你還賣那么多干嘛?有些企業虧是因為不折價就賣不掉了,小米和雷軍這叫啥?放在以前這就叫作傾銷,這是最惡劣的商人本質。”
由于“小米虧錢賣車”的話題熱度很高,截圖乘著小米的東風也沖上了熱搜。
可“潑天的熱度”給極越帶來的是爭議,在后續媒體發布的信息中,徐繼業先后兩次回應此事,稱朋友圈主要是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
同時他還發布了一條朋友圈“求放過”,稱希望媒體向小米公關人士帶話,自己已經在盡力降低該事件的影響。
當日晚間,徐繼業又在朋友圈貼出自己了被CEO夏一平內部通報處罰的郵件,希望能以此為戒。
圖源澎湃新聞
從該事件本身出發,極越著急的點,無非是小米有錢能“砸”給汽車,沖刺銷量,但極越的銷量慘淡。
從財報中即可看到,小米的現金儲備高達1410億元,雄厚的資金實力為汽車業務的持續投入和發展提供了保障。
就像8月22日,雷軍在直播間所說,小米汽車還在投入期,這個財務表現還不錯,第二季度,小米在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上虧了18個億,但換句話說,也就是投入了18個億。
“等我們到了一定的規模,我相信很容易打平的,所以大家不用替我們焦慮。”雷軍表示。
圖源小米汽車官網
再看極越,其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不僅有互聯網大廠百度的支持,還有吉利這樣的資深車企做背書。
但有金主支持的背面是對金主的依賴,極越能不能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還是要先證明自己的實力。
極越或將在9月發布的極越07,對標的就是小米SU7。
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小米虧錢換銷量的消息再度刷新了小米SU7的熱度。極越07的關注度和討論度卻不高,這或許是極越公關負責人著急的原因。
極越著急,為何車賣不動?
極越最擔心的依然是銷量。
據了解,極越將自己的起點定得很高,其定位高端智能汽車機器人,宣稱公司的智駕能力居國內第一梯隊。極越認為,目前,能進入該梯隊的品牌只有華為、小鵬和極越,極越是第三家正式推送用戶城市領航輔助的公司。
百度也曾宣稱,極越汽車擁有極其成熟的高階輔助駕駛能力,是國內首個完全依靠純視覺智駕方案的車企。
極越的首款車型極越01對標的是特斯拉。從價格上看,極越01 Max和極越01 Max Performance兩款車型的售價分別為24.99萬元和33.99萬元,與特斯拉Model Y的售價較為接近。
夏一平也曾表示:“從始至終,我們就想跟特斯拉打一仗。不是要蹭特斯拉(熱度),而是我們從2021年定義這款產品時,在車輛軸距、車長、操控、續航、加速等方面,就是全面對標特斯拉Model Y。”
不久前,極越還發布了OCC (占用網絡)感知模型,宣布正式向用戶全量推送OCC占用網絡,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占用網絡“上車”的新勢力車企。
極越01,圖源極越官網
然而,“高舉高打”的極越01卻賣不動。
雖然極越01曾在上市24小時后官宣了訂單量達到1.5萬輛的消息,但實際上,為了沖銷量,極越01卻在上市僅一個月后便將全系車型價格下調了3萬元。
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自上市以來,這款車的銷量多數時間在三位數徘徊,最低僅為218輛,最高也不過1001輛。2024年上半年,極越01累計銷量僅為2700輛。
極越賣不動,或是與品牌形象、產品定位等都有較大的關系。
雖然,極越是百度下場造車的主要載體,但最開始與百度一起被大眾熟知的名字不是極越,而是集度。
2021年1月11日,百度集團宣布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合作,正式進軍汽車行業;同年3月,雙方關聯企業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集度汽車有限公司,百度與吉利分別持股為55%和45%。
2022年6月,集度汽車很快發布了首款汽車機器人量產概念車ROBO-01,打出“擁有智慧和情感的革命性汽車機器人”的口號。
但ROBO-01的首秀卻由于動畫制作潦草而翻車,引發網友“五毛特效”的嘲諷。與此同時,曾四處對標的ROBO-01還遭到了其他新勢力品牌的“炮轟”。如高合汽車某高管表示,ROBO-01“各種抄襲”,是哪吒的造型、拜騰的大屏、高合的ISD集大成者。
出師不利的集度汽車隨后就經歷了工商變更。吉利的關聯公司直接退出,百度關聯公司持股比例上升至100%,又在2022年年底更名為上海冪航汽車有限公司。
直到2023年8月,吉利才與百度“再續前緣”,共同投資成立了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65%和35%。
極越品牌這才正式誕生,但聲量已經大不如前,而此時距離其發布首款新車,也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
或許是急著讓消費者記住自己的“新名字”,極越汽車又走了集度汽車“四處對標”的路線,經常在產品還未發布時就與其他品牌比較,引來了不少爭議。
同時,其“汽車機器人”的定位也并非消費者購車的剛需,消費者對汽車的關注仍更多地聚焦在空間、動力、續航、價格等層面上。
而極越一直在宣傳自己的智能駕駛技術強于友商,卻忽略了消費者會將其產品的方方面面與其他品牌比較。這也導致了極越01的其他功能,在與其他品牌的比較中成為槽點。
如極越01與極越07均采用的是無把手的設計,被網友玩梗:門把手到底做錯了什么。
極越01局部,圖源極越官網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極越著急情有可原,但“噴友商”恐怕很難帶來實際的變化。
極越還能靠什么自救?
實際上,不只小米汽車賺不到錢,很多新能源車企也都在虧損賣車。
據第一財經報道,除特斯拉、比亞迪和理想三家新能源車企實現了盈利,其他新能源車企大多處于大幅虧損狀態。
如零跑汽車錄得凈虧損42.2億元,相比2022年凈虧損51.1億元有所收窄;小鵬汽車的凈虧損為103.8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13.6%;蔚來汽車凈利潤虧損達211.5億元,同比2022年擴大45.25%。
今年,蔚來汽車僅第一季度的凈虧損就達到了51.8億元。
不僅虧損,車企們還在壓價。據DoNews報道,今年以來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哪吒汽車、零跑汽車、特斯拉、吉利汽車、小鵬汽車、問界等,或直接降價,或給出了限時優惠政策,降價幅度從5%至15%不等,價格下降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另根據中國網數據顯示,與2022年相比,2023年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終端單車均價均下降1%-3%,新能源汽車的降幅遠高于燃油車。
在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新能源車企在前期更要投入更加巨大的金額做研發,跟上車企快速的迭代節奏,能填平虧損的只有通過擴大銷售規模來實現。
因此,降價能帶來銷量的話,也是一種可行的策略。
上文提到,極越在新車上市僅一個月后,便將全系車型價格下調了3萬元,但降價并沒有帶來銷量的提升,反而讓極越虧損得更多。
極越01 2023年12月價格表,圖源極越官方微信公眾號
根據汽車情報的報道推算,以鄭州為例,極越01在當地平均每個月的銷量為7.5輛。極越汽車在鄭州有四家門店,那么也就是說,平均每家店每個月還賣不到兩輛車。
要知道,汽車門店的運營成本并不低,該報道也表示,按照一個月賣兩輛車的銷售狀況來看,鐵定是血虧的。
所以,極越對即將推出的新款車型極越07寄予了厚望,但直到8月16日,極越07才正式宣告量產下線。據雷峰網報道稱,有銷售表示,“極越07交付可能要到年底。”
不過,極越想要自救,或許還是要依靠智能駕駛技術。
一方面,智能駕駛是極越的強項,另一方面,智能駕駛的發展前景廣闊,已經是各大新能源車企必須布局的一環。
方正證券分析表示,隨著多款智能化品牌新款車型的推出,將帶來高階智能輔助駕駛滲透率快速提升,自動駕駛行業有望持續擴容。在滲透率提升的行業趨勢下疊加自動駕駛政策放開預期,預計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在2024年有望迎來拐點。
而極越也在近期依靠蘿卜快跑,獲得了一波銷量增長。
今年7月,極越01的銷量為1143輛,環比增長了147.94%。根據雷鋒網報道稱,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極越跟蘿卜快跑是同平臺智駕,蘿卜快跑出圈后對極越的銷量有帶動作用。
蘿卜快跑,圖源蘿卜快跑官網
極越確實需要更多關注度,但這次風波透露出來的卻是極越的焦慮心態,起不到正面效果。在極越07上市之前,或許極越要做的,是看清自身的優勢與缺點,尋找到更有效的營銷宣傳方式,扭轉當前的品牌形象。
(本文頭圖來源于極越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