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撰文丨一視財經 翊天
編輯 | 西貝
嘉實基金正處于風暴眼。
數日前,嘉實基金披露公告:公司于2024年8月9日從相關方面獲悉,趙學軍因個人問題正配合有關部門調查,配合調查事項與公司基金業務無關。目前,趙學軍已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
作為中國第一代公募機構,嘉實基金曾有著“中國版貝萊德”的宏圖大計。
隨著公司前任靈魂人物的事件曝光,這家機構的治理細節值得進一步深究。
01
公募巨擘之夢
1999年,嘉實基金正式成立,成為中國內地最早獲批成立的十家公募基金機構之一。
這家機構成立后僅用了三年,于2002年獲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人資格,開始操盤這類長線資本的相關賬戶,之后成為首批獲得企業年金管理人資格的機構。
2005年,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參股嘉實基金,嘉實基金借此成為規模最大的合資基金公司。兩年后,嘉實基金的業務開始國際化試水,第一批獲得QDII業務資格,帶領零售投資者的資金“出?!薄_@背后的底氣,與資產規模大爆發有關,成為國內首家資產管理規模超過千億的基金管理公司。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時任董事長的趙學軍察覺到商機,開始升級嘉實基金的業務戰略。這位公募老板曾表示,“希望打造一個中國版的貝萊德”。貝萊德是華爾街共同基金領域的實力級巨頭,旗下不僅有主動選股產品,而且有超大規模的指數型產品。
這個向巨頭看齊的步伐不斷加快。
2009年,嘉實基金完成對德意志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的收購,相關的百億元受托資產規模和投研團隊都并入了嘉實在香港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即嘉實國際。這場中資買方機構對外資知名機構的收購,在整個國際市場引起了相當的反響。
除了管理客戶資產,嘉實也在向全能型機構轉化,2012年獲得了子公司獨立基金銷售資格,2014年獲得外匯交易牌照,2017年成為第一批獲批FOF組合基金資質的機構。
據官方數據,截至2023年1月份,這家機構的資產管理總規模突破1.5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嘉實基金的官方網站有大量“首批”的描述,近年來還涉及北交所主題基金、港股通股票型養老金產品、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產品、民企倉儲物流公募REITs等領域的第一批“撞線”。
02
值得關注的治理情況
觀察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必然要看其治理情況,多數基本面變化與公司治理密不可分。
這家機構的官方網站則有著關鍵的信息。
嘉實基金有著“完善透明的公司治理結構”之描述,以及“極具現代企業機制的股權架構,以及實力雄厚的股東,不僅令公司治理結構清晰、長期穩定、決策透明”。
官網亦指出:公司無實際控制人。此外,公司股東中誠信托將其持有公司的20%的股權質押給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
03
明星基金業績“失靈”
據天天基金網,嘉實基金單只規模最高的產品是一只中短債產品,達到233億元人民幣。
規模最高的權益產品是滬深300ETF聯接,這是一種被動性策略的產品。而主動權益產品則是嘉實新興產業股票基金,規模則為50.89億元,其操盤者是歸凱。
歸凱可謂嘉實基金權益投資的頭號人物,截至最新其受托公募資產規模為193億元。這位操盤八年有余的明星人物,早年曾任國都證券研究所研究員、投資經理。2014年5月加入嘉實基金,目前管理著多只產品。
雖然頂著明星光環,歸凱的業績卻沒有光環,嘉實新興產業近三年凈值收益為-49.94%(截至2024年8月16日)。
以三年為周期去考察一位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是可以看出其在一個市場周期的操盤特點。
讓人遺憾的是,站在C位的歸凱,卻給眾多基金持有人如此業績:跑輸滬深300指數16個百分點。
這等于直接跑輸了大盤!
如果基民跟隨著這位明星人物,那么過去三年完全“買了一個寂寞”,連一個市場平均漲幅都沒趕上。
看到這里,或許基民認為還不如在三年前申購低費率的大盤ETF。
歸凱在最新運作報告中指出:“國內股票市場經歷幾年下跌后,當前市場情緒反而更加悲觀,市場似乎已經不愿給以未來任何權重,更多表現為趨勢風格的極致演繹,有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趨勢。我們認為一批優質成長股已經被顯著低估。”
04
名將離任
對于嘉實基金來說,老將型基金經理業績不佳之外,內部績優基金經理離職可謂雪上加霜。
今年二季度,號稱“嘉實近三年最能賺錢的”基金經理蘇文杰卸任所有產品,且沒有轉任公司其他工作崗位安排的公告信息。
資料顯示:蘇文杰曾在天相投資、中銀國際證券從事行業研究工作,2015年7月加入嘉實基金任行業研究員。如上圖所示,他管理的嘉實資源精選的任期內回報高達167%,近三年虧損“僅”有七個百分點。
雖然蘇文杰操盤的規模,難以與歸凱相提并論,但前者的業績確實在近三年低迷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嘉實基金的關鍵亮點。
05
權益團隊誰來撐場?
嘉實基金權益投資團隊中,另有多位知名人物,諸如姚志鵬、張金濤、譚麗、王貴重。
他們近三年的操盤水準如何?
據天天基金網,上述基金經理管理的股票策略產品中,姚志鵬旗下有一只嘉實智能汽車股票產品,也就是俗稱的賽道型基金,近三年凈值收益為-64.26%(截至2024年8月16日)。
投資結果相當讓人沮喪。
再來看張金濤管理的嘉實滬港深精選,這是可以投向港股市場的產品,凈值收益差強人意,近三年和今年以來分別錄得-18.93%和4.76%,總體優于大盤股表現。
又如譚麗操盤的嘉實新消費,近三年凈值虧損超過8個百分點,也算同類產品中跌得少的。
最后來看“神童”王貴重的嘉實前沿科技滬港深股票基金,近三年產品虧損45個百分點。據悉,這位基金經理13歲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2歲獲得北京大學量子電子學博士,在頂級期刊上發表過7篇光學論文。
“神童”并未帶來超常的凈值收益!
除了王貴重,上述其他權益主力的操盤規模均在百億量級以上,但投資收益參差不齊,讓投資者限于一種“躊躇”。
那么,嘉實基金是否還能實現“中國貝萊德”之夢想,我們要拭目以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