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元豐五年(1082年)二月,宋神宗得到消息:西夏梁太后又在糾集部隊準備進犯邊境。
立即召開會議討論。
宦官李憲第一個發表意見:打丫的。
李憲雖是個宦官,但在之前北宋五路伐夏的戰役里,其他人都被打得鼻青臉腫,李憲作為熙河路統帥卻一路高歌猛進...把李元昊天都山的行宮都給燒了。
李憲的具體思路是,一路上修筑堡寨,步步為營,集中兵力于涇原路,然后劍指靈州(寧夏靈武)。
神宗搖頭:上次十幾萬人都沒拿下靈州,算了,咱穩妥一點吧。
鄜延路經略安撫副使種諤(種世衡的兒子)說:老板,要不您聽聽我的計劃。
種諤建議在宋夏交界的橫山地區(陜西榆林橫山區)修復銀州故城,修建古烏延城,形成橫山防御體系。因為橫山是西夏的東大門,易守難攻。另外橫山地區盛產馬匹、青鹽和鐵器,扼守這個咽喉,既能打擊西夏經濟,又能擴大宋朝的財源。
神宗眼前一亮:這個我看行。
派誰去執行呢?
種諤提出的項目,不應該種諤去嗎?
還是因為五路伐夏中,種諤的表現實在不夠亮眼。
最終,神宗親自推薦:給事中徐僖,內侍省押班李舜舉。
所有人都有點吃驚:咱大宋是沒人了嗎?怎么會派徐僖去?
02
徐禧,之所以不被大家看好,是因為這貨人品太次。
當初,不知多少人反對王安石變法,但徐僖卻看準了這是神宗支持的項目,馬上寫了一篇《治策》獻給王安石。
后來王安石跟團隊里的二號人物呂惠卿意見不合,徐僖又轉身抱起了呂慧卿的大腿,暗里沒少給王安石下絆子。
因此,不管支持還是反對王安石的人,都對他鄙視至極。
最關鍵的是,徐僖是文官,一天兵都沒帶過。
還到處咧著個大嘴,跟人說:咱大宋跟西夏把仗打成這樣,完全就是因為那些帶兵的不給力,要是我,哼,小小西夏,輕松拿捏。
誰都知道他是吹牛逼,但偏偏神宗信。
不過神宗也不算太傻,派了正直無私的李舜舉一起,意思很明顯,替徐僖把把關。
03
讓所有人再次想不到的是,徐僖一番考察后,把種諤的方案給否了。
計劃書噼里啪啦打了厚厚一沓,提交了自己的計劃:應該在永樂棣(陜西米脂境內)筑城。
作為職業軍人的種諤,一眼就看出來了問題:永樂棣雖然也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致命的是,缺水。
徐僖:不是有無定河經過嗎?
種諤科普:從氣候角度看,受季風氣候影響,無定河以雨水補給為主,因此流量不定,深淺不定。所以叫無定河。就算有水,西夏人在上游給你斷流了,你還活不活?
這個時候,一個人站出來,給了種諤當頭一棒。
誰呢?
種諤的老領導——鄜延路經略安撫使,沈括。
沒錯,就是你知道的那個科學家沈括。
沈括是個科學家,而且從熙寧七年(1074年)調任河北西路察訪使,主持改革軍政,鞏固國防,第二年又奉命修訂“九軍戰法”,編撰城壘、軍營等建筑的營造法式。
他能看不出來徐僖的計劃根本不可行?
種諤向神宗提交的計劃,還是和沈括一起經過研究搞出來的。
那沈括為啥現在又支持徐僖?
大奸臣蔡確,兩年前給沈括的評語【反復無常,附會大臣】,還是比較準確的。
徐禧是特派員,是皇帝跟前的紅人,自己是個地方官,還一直不受上面待見,所以還是不要得罪這位“欽差大臣”的好。
04
沈括都支持了徐僖,種諤反對也沒用了。
八月,徐禧、李舜舉、沈括率兵8萬多人、民夫16萬人,從延州出發,前去筑城。
不到一個月,永樂城建成。
徐禧留大將曲珍鎮守,自己和李舜舉、沈括退回米脂寨休整。
西夏30萬大軍原本是打算從涇原路進犯的,但聽說宋朝修筑了永樂城,便派大將葉悖麻、咩訛埋率大軍馬不停蹄趕往鄜延路,奪下永樂城。
這樣大規模的行動,自然瞞不過宋朝的偵察部隊,可徐僖接到報告,根本不信:怎么可能?他們要真是敢來,我正好弄死他們。
徐僖糊涂,手下的部將都是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一再催促他趕緊去永樂城,徐僖這才率李舜舉、李稷等人前去救援。
沈括哪去了?怎么沒去?徐僖怕他跟自己搶功勞,打發到延州去了。
這時候,另一個大明白——西北名將高永亨,又指出永樂城的缺陷:這地方沒水,咱可不能死守啊!
徐僖氣壞了:你是跟種諤一伙的吧?故意擾亂軍心?
要不是眾將求情,高永亨就被砍頭了。
最后被五花大綁送到了延州大牢。
05
徐僖剛帶人到了永樂城,西夏30萬大軍也到了。
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啊。
徐僖嚇壞了:都,都,都是西夏人嗎?
高永亨的哥哥高永能忍著氣建議:趁他們立足未穩,咱一口氣沖下去,滅了他的銳氣,他們也就老實了。
可徐僖不:我要干,就光明正大的干,咋能用那下三濫的手段?!
阿西吧,但凡看過點歷史書,就知道當年宋襄公“王師不鼓不成列”被干的有多么慘。
就這樣,永樂城里的十幾萬人,看著西夏人大搖大擺過了無定河,在城下擺好陣勢。
然后,寇偉、李思古、高世才等十多位大將戰死,大宋積攢了不知多少年的8000匹戰馬也拱手讓人。
然后,種諤的預言變成了現實:水被斷了。
到了后來,士兵們開始殺人,為的就是喝對方的血。
06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永樂城守不住了。
大將曲珍和高永能再次建議:組織個敢死隊,沖出去,城丟了就丟了,最起碼能活命。
徐僖舍不得:我辛辛苦苦搞出來的大工程,就這樣不要了?
主管后勤的李稷也不同意:咱跑了,輜重物資不是白白便宜了鬼子?
攤上這樣領導,曲珍和高永能只能仰天長嘆:等死吧...
07
消息傳到汴京,神宗傻眼,趕緊派李憲,種諤火速增援。
又給沈括下令去跟西夏人談判,條件是:只要西夏撤兵,永樂城送你們。
其實沈括早就得到永樂城被困的消息,他也想去救援,可自己手里只有1萬人馬,就算去了也是給人家填牙縫。
最關鍵的是,這個時候西夏人又打起了綏德城的主意,沈括趕緊收兵退保綏德城,哪里還有心思去找西夏人談判?
種諤作為老兵油子,這時候幸災樂禍還來不及呢,怎么可能會去救徐僖?
李憲倒是沒想那么多,派了一支人馬去馳援。
可西夏人早就預料到了,李憲的人在半路就被截住了,動彈不得。
除了城破人亡,永樂城似乎已經看不到一點希望...
08
就在徐僖絕望的時候,西夏領軍的葉悖麻派人傳話,說要和宋軍談判。
“媽呀,還有這好事?”
徐僖還是太天真,葉悖麻的胃口大著呢:蘭州,米脂這些地方,都還給我們,我可以考慮退兵。
徐僖:你不如直接殺了我。
好吧,既然談不攏,那就繼續困著吧。
不得不說,葉悖麻也是個攻心高手,天天派人在永樂城下各種品牌礦泉水狂炫。
城頭上的宋軍,看著咽唾沫。
到了這個地步,好歹還有幾萬人,如果徐僖果斷一點,拼一下也不一定沒結果。
但西夏人沒有給他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
因為,仁多零丁,跟葉悖麻換崗了。
仁多零丁是個猛人,沒有葉悖麻那么多花架子,就一個字:打。怯戰不前者,死。
09
九月二十日。
原本一直萬里無云的天空,突然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一場瓢潑大雨眼看就要到了。
仁多零丁知道,一旦等大雨落下,30萬大軍之前做的所有努力就都白費。
夜里,宋軍期待已久的大雨終于毫不吝嗇地傾瀉而下,可惜他們已經沒有時間慶幸了。
西夏軍已經破城而入,開始了瘋狂的殺戮...
孫子高昌裔勸爺爺高永能趁亂從小路逃跑,高永能拒絕了:我20歲當兵,今年70了,跟西夏人交手就沒這么窩囊過,今天就為國盡忠吧。
說完沖入敵軍,力戰而死。
李舜舉被敵人一箭射中面門,死。
李稷為亂兵所殺。
馬貴手刃數十夏兵,力竭被殺。
曲珍、李浦、王湛、呂整四人趁亂,沿著一根繩子從城頭跳下,一路狂奔總算狼狽逃回。
拿下永樂城后,西夏大軍乘勝包圍了米脂寨,大肆耀武揚威。
宋朝守軍根本不敢出戰,夏軍大掠三日而回。
10
永樂城破的消息傳到汴京,宋神宗無法接受這樣的慘敗,一病不起。
看到李舜舉臨死前【臣舜舉死無所恨,但愿陛下勿輕此賊】的紙條時,更是悲痛不已,失聲痛哭。
李舜舉說的“賊”是誰?
誰都知道是徐僖。
對了,徐僖呢?
怎么沒有徐僖的消息?
有人說他死了。
有人說他投降了。
不過,幾年之后,夏宋雙方互相交換俘虜,有回去的宋人說曾在西夏看到過徐禧。
他已經改名換姓,還在西夏當了個官,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