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做了21年宰相,張居正做了10年宰相。他們在明朝歷史上,都是做宰相時間比較長的人。
嚴嵩把持朝政的手段,張居正其實也用過。從兩人做宰相的方式來看,無論是大貪官、大奸臣,還是大忠臣、大英雄,他們的手段,其實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
一、嚴嵩的手段。
嚴嵩能在仕途上不斷獲得升遷,在很多人看來,他是善于用柔媚手段,誆騙皇帝的原因。
其實,柔媚之術,只是嚴嵩其中一個生存技能,他最為厲害的地方,還是他的社交能力。
嚴嵩沒有任何背景和后臺,但他卻善于與人打交道,而且,所交往的人,不是當時很有名的仁人志士,就是手握大權的人物。
在嚴嵩所交往的人物中,有王陽明、湛若水等名士,也有費宏、楊廷和、張璁、夏言等實權人物。
在明朝腐朽的官場上,嚴嵩僅僅與這些人物交往,還不能達到把持朝政的目的,還需要皇宮中一群特殊人物的支持,即宦官的支持。
明朝是宦官最輝煌的時代,一個官員要想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必須處理好與宦官的關系。
比如嚴嵩與夏言分道揚鑣,為了取代夏言的宰相地位,不惜借助被宦官控制的錦衣衛,與錦衣衛合謀,將夏言除去。
另外,嚴嵩能獲知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寵信,是他能讀懂朱厚熜的心思。因為朱厚熜的一舉一動,宦官都會提前向嚴嵩通報。
嚴嵩與宦官們的關系,為何搞得如此好?與他的經歷有關。
嚴嵩在翰林院工作時,曾在“內館”任職,當教師。
“內館”是太監們讀書的地方,皇宮里的每一個太監,都要在“內館”接受嚴格的教育和訓練后,才能按照能力、機靈程度,分配到各部門去任職。
明朝很多志士,都不愿意到“內館”去工作,更不愿意教太監們真本領。嚴嵩則不一樣,他把“內館”當成自己結交人脈的重要場所,他不僅結交很多關鍵位置的太監,還培養了很多心腹。
嚴嵩這些宦官弟子,后來成為他在皇宮中的耳目,這也是嚴嵩為何能當21年宰相的原因。
二、嚴嵩與張居正相同的社交模式。
僅僅從社交方式來看,嚴嵩與張居正有相同的社交模式,那就是與宦官勾結。
從張居正與宦官交往的過程來看,他與宦官的交往范圍,比嚴嵩更廣。
張居正是通過結識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獲得太后賞識,從而登上宰相之位的。
馮保作為一名得寵的宦官,權力很大,張居正為了和他搞好關系,不僅逢年過節要給他送禮,甚至還不惜寫文章對馮保進行歌功頌德。
張居正為了方便做事,除了馮保外,凡是宮中有影響力的宦官,他都有交往。
與嚴嵩不同的是,張居正勾結宦官,是為了大明王朝的復興,在朝廷腐朽,宦官當道的情況下,他除了與宦官們搞好關系外,別無他法。
為了朝廷,為了老百姓,手段不光明一點,甚至卑鄙一點,又有什么關系呢?
嚴嵩則不一樣,他勾結宦官,完全是為了謀取私利,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樣的人,缺乏仁愛,自然要受到唾棄。
參考資料:《明史》《嚴嵩傳》《帝國首輔張居正》等。(圖片為配圖,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