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紛紛擾擾,人來人往。
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對你的胃口,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包容你。
總有人,被你看不慣,也看不慣你。
多數(shù)的情況下,我們帶著“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隱忍一陣子,也就過去了。
可是你單方面隱忍,結(jié)局往往很糟糕。
你使勁裝聾作啞,無視對方的欺負(fù)、誹謗等,對方就會變本加厲。
長久的隱忍,不是格局,是軟弱。
真正有格局的人,不會一直隱忍,而是想辦法,讓對方知道自己不好惹,該翻臉時就翻臉。
01
試探,看對方底細(xì)。
唐朝時,有個叫崔祐甫的人,出生在博陵崔氏,勤學(xué)多年,通過科考進入官場。
他在做中書舍人期間,宰相常袞常常和他針鋒相對。但凡崔祐甫寫的文書,常袞都會駁回去,一概不受理。
或者是常袞的言行舉止,過于功利性,讓崔祐甫看不慣,彼此就總是有口角。
崔祐甫是下屬,不能對上司發(fā)火,但又忍無可忍,因此就采用直接指出錯誤的方法,還以理據(jù)爭。
《唐語林》記載,官員岑參常常請病假,拒絕值班。
大家都對岑參有意見,但礙于常袞的偏袒,不好發(fā)作。
崔祐甫站出來,說:“值班是單位的安排,不能總是請假吧。”
常袞回應(yīng):“你太沒有同情心了,人家病了,也不放過?”
崔祐甫再說:“你知道他身體總是有病,那就不應(yīng)該給他官職,可以把官職給能夠好好工作的人。”
還有一次,有地方官員,說貓給老鼠哺乳,這是天下和諧的吉相。
常袞借機會阿諛奉承皇帝,也說是吉相。還要慶祝一番。
崔祐甫說:“《禮記》有言,迎貓,為其食田鼠也。這貓不做老鼠的敵人,成為了同伙,這不是同流合污?還慶賀什么呢?”
幾次交鋒,皇帝唐代宗都站在崔祐甫這一邊,同列宰相的郭子儀、朱泚也表示支持。常袞對崔祐甫更加看不慣。
可以說,崔祐甫經(jīng)過很多的事情,試探出了常袞的真實面目,也試探到了皇帝是支持公正,還是支持虛偽。
兵書中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我們要克制一個人,就要把對方的底細(xì)都搞清楚。也把自己的實力,周圍誰是同盟,誰是敵人搞清楚。
你在一些小事上,堅持原則,表明自己的觀點,再看對方是如何回應(yīng)的,周圍的人有什么反應(yīng),就把情況都搞清楚了。
試探,也是有彈性的行為。萬一不行了,還可以停下來,忍一忍,另外想辦法。要是情況對自己有利,就可以擴大戰(zhàn)果,繼續(xù)試探,甚至的反駁。
有一句很巧妙的話:“自己不生氣,就會氣死人。”
一旦試探過程,引發(fā)了矛盾,對方氣急敗壞,那么你冷靜下來,反而顯得更有格局和教養(yǎng)。
02
抓機會,讓自己翻身。
再說一說崔祐甫,和常袞關(guān)系很僵的時候,幾乎是水火不容了。
唐代宗駕崩時,常袞故意哭得呼天搶地,還讓人扶著走路,體現(xiàn)悲傷到自己走不動的樣子。
崔祐甫當(dāng)面就拆穿了常袞的虛偽,對百官道:“臣下在皇帝面前哀悼,有攙扶的禮節(jié)嗎?”
兩個還因為服喪多少天吵起來。
新上任的唐德宗,把崔祐甫貶出京城。
宰相的郭子儀、朱泚,馬上站出來,支持崔祐甫,認(rèn)為確實常袞的做法有問題。
經(jīng)過權(quán)衡利弊,崔祐甫被提拔為宰相,常袞被貶出京城,再也沒有回京任職。
崔祐甫做了宰相之后,做事剛正,處理大事特別有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認(rèn)可。比方說,撤換神策軍的頭領(lǐng),采用了打時間差的方法,平安過渡。
和一個看不慣你的人,長期交鋒,總是有那么幾次機會,自己是可以反敗為勝的。或者你有機會把對方絆倒。
只要你自己是一個君子,辦事公道正派,那么看不慣你的人,就顯得卑劣,有小人的行為。這就是你絆倒對方的根本所在。
正如《朋黨論》所言:“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jié)......故為人君者,但當(dāng)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面對小人一樣的人,你還一直沉默,這不是變相地助紂為虐?
當(dāng)一大片的人,對小人都保持沉默,這天下就亂套了。
這個社會,總是需要有正義的人,路見不平一聲吼。你是正義的人,振臂一呼,就有很多人響應(yīng),你終究是不會吃虧的。
03
面對看不慣你的人,不求什么中庸,不偏不倚,總要預(yù)備一下,打幾次交手仗。
隱忍是暫時的,是用來觀察對方的情況,判斷對方的初衷,而不是“明哲保身”。
當(dāng)然,你要反制看不慣你的人,需要有幾個附加條件,不是盲目對抗。
第一,自己一身正氣,積極遵守制度,法律,樹立社會標(biāo)桿。也因此獲得很多人的支持認(rèn)同。
第二,對方確實有小人行為,故意對你答應(yīng),而不是公事公辦,讓你不舒服之類。
第三,自己要有很強的實力,不做以卵擊石的行動。萬一實力不夠,那也忍一忍,等自己實力強一些,再抵抗對方。
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這個世界,對自己溫柔以待,但總有人露出獠牙,欺軟怕硬。
如果隱忍是回避問題,那真的不可取。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最終的出路。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