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魔術界的明星劉謙,這位曾6次點亮中央電視臺春晚的年輕魔術師,公開了他與肺癌的搏斗經歷,今年他完成了手術。此前肺癌在他的家族中已留下陰影,曾奪去親人的生命,作為一個資深煙民,劉謙在發現肺部異常后,第一時間接受了手術,并成功戒煙。近年來,不少知名人士也被肺癌奪去了生命:著名演員計春華于2018年因晚期肺癌逝世;年輕歌手蔣智豪和其母親在2023年同樣命喪此病;而哇哈哈集團的創始人宗慶后也在2024年2月因此病去世。
劉謙患肺腺癌零期的消息公布后,引發社會熱議。腺癌和鱗癌有和不同?零期治療效果如何?肺癌離我們如此之近,應當如何預防?有哪些治療手段?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李明主任醫師,將為我們解答這些疑惑。
肺癌是中國第一大癌
肺癌,或稱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是起源于氣道(包括氣管和支氣管)或肺部的惡性腫瘤,主要發生在肺部的上皮組織,隨著腫瘤細胞的增長,它們逐步形成腫塊并可能通過淋巴系統或血液循環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肺癌不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也是在中國致死率和發病率最高的癌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 GLOBOCAN 最新數據,中國的肺癌發病率超過40/100000,意味著每10萬人中就有超過40人患病,主要集中在40歲以上的男性。肺癌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吸煙、空氣污染和二手煙,同時,長時間接觸烹飪油煙、化學物質如鉻、鎳、石棉,過量的電離輻射,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也面臨較高的風險。
肺癌越來越年輕化
事實上,肺癌的確展現出一種年輕化的趨勢。據2022年數據,中國新增的肺癌患者中,不僅包括60歲以上的老年人,也有大量的年輕患者,其中一些甚至不到20歲就被診斷出肺癌。雖然多數年輕患者幸運地在早期被發現并得以根治,但也有不少是在晚期方才發現的。這一趨勢可能與工作壓力大導致的不良生活習慣、吸煙人群的年輕化、基因突變的影響和環境影響等。
腺癌和鱗癌有何不同
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非小細胞肺癌占肺癌患者的95%以上。非小細胞肺癌中的鱗狀細胞癌和腺癌是最常見的兩種類型,具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和預后。
鱗狀細胞癌通常與吸煙有關,多發生在主支氣管,如果早期發現,可以通過手術切除;對于無法手術或晚期的鱗癌患者,放療是一種常用的治療選擇。晚期鱗癌或不能手術的患者常使用化療;在特定條件下,如PD-L1表達高或具有特定遺傳標志的鱗癌患者,可能會受益于免疫療法。
腺癌則多見于非吸煙者,且多發生在肺的外圍,同樣,早期發現時可能通過手術切除。對于晚期腺癌患者,化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腺癌患者在靶向治療方面有更多的選擇,例如EGFR和ALK抑制劑,特別是在攜帶相關基因突變的患者中。免疫療法也可能適用于表達特定生物標志物的晚期腺癌患者。治療選擇通常依賴于腫瘤的具體特征、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以及腫瘤的分期。每種類型的肺癌都需要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以提供最佳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肺癌零期應當怎么治療
在肺癌零期,劉謙接受了手術治療。很多人對肺癌分期比較陌生,該怎么治療也心存疑惑。李明說,肺癌零期指的是癌細胞僅限于支氣管上皮內,未侵犯到基底膜,是原位癌。這是肺癌的最初階段,到發展成肺癌還有3-5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對臨床上此階段大多不干預,主要以密切觀察為主。但是,像劉謙這樣長期吸煙,且有家族史的人群屬于肺癌的高危人群,癌癥進展的風險較大,通過手術或放療等手段積極干預,并且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往往取得相對較好的預后。
如何預防肺癌
預防肺癌的關鍵在于減少已知的風險因素。戒煙是最直接有效的預防措施,同時要盡量避免接觸二手煙,三手煙。居住或工作環境中的空氣質量也非常重要,應盡量減少暴露于空氣污染和有害化學物質。過度飲酒也是肺癌的一個風險因素,戒煙限酒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肺癌同樣重要。維持均衡的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定期進行體育鍛煉,保持健康的體重等。
肺癌常見的癥狀有持續性的干咳、聲音嘶啞,或偶爾咳血等?;颊呖赡軙洑v輕微的胸痛或發熱,而且可能出現體重減輕或食欲不振。但是,這些癥狀往往出現的比較晚,李明建議,對于有肺癌家族史、長期吸煙者或年齡超過50歲的人群,定期進行低劑量CT篩查可以早期發現肺癌,從而大大提高治療的成功率和生存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