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義一款好的業務工具?飛書給出了它的答案。
在 2024 年 9 月 4 日的飛書未來無限大會上,飛書發布了全新多維表格、低代碼平臺等系列業務工具產品,并推出了最新的出海及安全合規解決方案。
飛書CEO 謝欣
飛書CEO謝欣表示,“飛書的持續迭代,恰恰響應了中國千萬家企業需求的變化;飛書也將持續進化,從體驗最好,功能最多,到今天的性能最強;飛書的多維表格、低代碼平臺、飛書項目都是直接為企業一線業務服務的,更新后將組成強大的業務工具,助力企業‘能增長,有巧降’”。
從最早的協同辦公平臺,到組織管理套件飛書People,再到此次更新的業務套件,可以看出飛書產品在企業數字化需求升級的推動下,不斷深入企業業務,持續向更強“業務工具”升級的脈絡。
從追求功能第一,到追求性能第一,飛書產品能力升級的考量,不在于求廣度,而是要求深度,更進一步滿足客戶的深度業務需求:以業務價值,定義產品的強大。
重新認識“降本增效”:為什么降本增效總是無效?
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越強,企業利用數字化工具降本增效就越顯得重要。但企業降本增效,又很容易陷入下面一些數字化轉型的誤區:
脫離增效談降本。比如只注重裁員降薪、辦公費用等方面的節省,而不通過流程優化和業務模式變革,從根本上提效增收。增效是降本的基礎,沒有實際效率提升的單純降本,往往是舍本逐末,治標不治本。
IT和業務脫節。這是企業數字化過程中的一個老問題。對于數字化轉型較早的企業來說,經常會遇到傳統業務系統太重,難以快速響應業務敏捷性需求的挑戰;對于成長型企業來說,可能會出現IT與業務發展節奏不匹配的難題;此外,IT部門未能深入理解業務,缺乏服務業務的意識和能力,或者業務部門的數字化素養不足等,也會導致IT和業務脫節的現象。
數字化系統用不起來。重金購買的數字化系統,業務人員卻不愿意用,原因可能有幾個:一是易用性差。操作復雜,不容易上手,交互體驗差。比如每套系統都有一套賬號密碼,增加了業務人員的操作復雜度;二是數字化工具和業務結合不深。例如只是簡單的通訊、文檔、表格功能,無法融入工作流,真正發揮業務協同作用。
此外,還有數據孤島問題:新舊、不同系統之間的無法集成打通,產生“協同效應”,大大削弱了數字化工具的價值。
這些誤區表明,降本增效,并不單純是為了降低成本,還要以業務模式變革為基點,真正服務企業的盈利和高質量發展。在這些誤區的另一面,我們也看到很多企業在降本增效方面的成功案例。
智能電動汽車頭部品牌蔚來,大家應該不陌生。2023年,蔚來宣布了新建1000座換電站的“千站計劃”,涉及全國48個區域,百余名工程人員和服務商的管理,再加上換電站建設本身也存在周期長、資源調配難、重投入等挑戰,極其考驗總部與多個區域間的協同和管理效率。
比如:各個區域的項目要綜合調度管理,項目關鍵節點信息要及時更新數據,并且實現數據的數字化、指標化,面向總部、各區域管理場景生成個性化視圖;各個區域的項目信息,還要通過權限管理,避免泄密風險等。借助飛書多維表格的數據分析、權限管理、協同等能力,這些難題都迎刃而解。2023年12月22日,蔚來提前完成“千站計劃”,用時從 1, 508 天減少至 355 天,節約了 21,600 溝通工時(合計900天),實現了同等資源下人效翻倍。
再看一個新消費領域的例子。茶百道,是一家以中式茶飲特許經營連鎖品牌,截至2024年6月,這家成立于2008年的連鎖品牌在全國范圍內門店數已經超過8000家。茶百道的營建系統,通過飛書集成平臺打造的超級自動化引擎,將新店籌建周期縮短40%(25天);茶百道應用AI智能巡檢系統后,可以自動生成檢查要點、自動核驗自檢結果、自動提出修改建議,每年平均節省5000+人/天。
除了以上例子,國內領先的民營航天企業藍箭航天、醫學影像領域龍頭企業聯影醫療、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瑪特、元氣森林等許多企業,都通過飛書實現了實實在在的降本增效。
這些案例,讓我們認識到,企業想要降本增效,需具備三個成功要素:在觀念上,要重新認識降本增效,服務企業的盈利與可持續發展;在工具上,要有真正面向業務、能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的數字化工具;在落地上,應當自下而上,讓所有一線業務人員都能用好數字化工具。
從辦公提效到 “業務工具”:讓IT與業務碰撞出先進生產力
當企業數字化進入“深水區”和“數智化”的新階段,企業對于數字化、智能化的需求也在不斷升級,這正是推動飛書產品能力持續迭代的時代背景。
謝欣表示,“飛書的多維表格、低代碼平臺、飛書項目都是直接為企業一線業務服務的,更新后將組成強大的業務工具,助力企業‘能增長,有巧降’ ”。
飛書的迭代升級,與中國企業需求的變化始終是同步的。從最早的“All in One”的協同辦公平臺,到組織管理套件飛書People,再到飛書多維表格、飛書項目、飛書低代碼平臺等系列業務工具,可以看出飛書產品在企業數字化需求升級的推動下,從辦公提效向更強“業務工具”持續升級的脈絡。
謝欣稱,“過去幾年,很多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行業也進入了存量時代。如果說以往追求效率是為了降本,那么現在追求效率則是為了求生存;今天飛書發布的一系列產品,都是在幫助企業實實在在地降本增效。”謝欣也提到了此次飛書產品升級最為明顯的一個變化,“飛書的持續迭代,恰恰響應了中國千萬家企業需求的變化。飛書也將持續進化,從體驗最好,功能最多,到今天的性能最強。”
從追求功能第一,到追求性能第一,飛書產品能力升級的考量,還在于求深度,而不是求廣度,要更進一步滿足客戶的深度業務需求。
何為性能最強?
一是強大的產品性能。能夠滿足客戶更復雜、更深層、更專業的業務需求;二是豐富的產品矩陣。各個產品之間能夠互相協同聯動,并與企業現有的數字化系統打通,讓每個人都能提升效率,面向業務及時、靈活地搭建應用,滿足不同行業場景的需求;三是易上手好協同。人人可用,才能夠激發更多的創造力。
強大的產品性能。
以飛書多維表格為例。多維表格,是飛書在2020年推出的一個產品名稱,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全新的品類。在持續迭代中,飛書多維表格逐步加入了自動化表單、高級權限、儀表盤等能力,并與飛書深度集成,成為面向業務的、性能強大的管理和協同工具。
不少客戶,利用多維表格,解鎖了許多業務場景的新應用:泡泡瑪特,用飛書多維表格來管理門店巡檢和直播排班;元氣森林,通過飛書多維表格,管理冰柜質檢系統、經銷商管理系統;藍箭航天,將多維表格應用于巡線和安防巡檢系統……就像謝欣說的,“多維表格不僅是業務系統的前端、末梢,也逐漸承擔著越來越多核心系統的職責”。
隨著企業在多維表格上搭建的業務場景越來越復雜,用戶數量越來越多,角色越來越多元,對產品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更大量級的數據管理能力,更實時敏捷的自動化能力,更深的數據分析能力,更細的權限管理能力,等等。這些客戶需求的升級,推動著多維表格不斷迭代。
飛書多維表格負責人施凱文,介紹了新一代多維表格包括多維表格數據庫、儀表盤、高級權限、工作流、AI在內的多項能力升級。在多維表格數據庫的支持下,單張數據表可計算、可訂閱的熱行行數達到了100萬行,將多維表格能夠承載的業務規模提升到一個新的量級;在此次多維表格升級中,還推出了AI智能分析、AI字段捷徑等創新功能。目前,AI字段捷徑已經在客戶評論的智能分析、合同證據提取等場景為客戶帶來了實在的業務價值。
豐富的產品矩陣。
再強大的單一數字化工具,也無法滿足復雜業務場景的需求。謝欣提到,更新后的多維表格和低代碼平臺、飛書項目,將組成業界最強大的業務工具。比如,多維表可以賦能企業每位員工,自主搭建系統;低代碼平臺能讓研發人員敏捷開發強大的業務系統;飛書項目,服務項目管理的全鏈路角色,提供專業的項目管理工具。
飛書通過多維表格、低代碼平臺、飛書項目等產品矩陣之間的互相協同聯動,并與企業現有的數字化系統打通,更加深入各行業的具體業務場景,為一線業務人員、開發者,提供強大的業務工具,讓IT與業務碰撞出生產力,真正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易上手、好協同。
好的工具,能夠激發出更多的創造力。飛書的許多產品,如多維表格、低代碼平臺、飛書項目,都是源于真實業務場景,先在企業內部使用,然后對外發布,天然帶有“業務工具”和“協同”的基因,因此更易上手,提升協作與管理效率。
從飛書的進化來看,好的數字化工具,都是被客戶需求定義的,只有完成從IT工具到 “業務工具”的轉化,才能真正成為企業一線業務手中強大的“業務工具”。這也為數字化工具帶來產品性能、業務價值上的雙重挑戰:只有扎根業務,深入業務腹地,同時又能保持技術專精化,不斷提升產品性能,才能真正為客戶帶來強大的業務價值。
激發數字化動能,轉動“效率飛輪”
數字化落地的關鍵,在于一線業務人員,都能使用更強大、更深入業務場景的數字化工具來降本增效。
飛書正是通過“產品+效率先鋒運營”,激發出一線員工的數字化動能,自下而上轉動“效率飛輪”,讓好的業務工具,產出更多好的“業務結果”。
飛書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發現,每家公司中都會涌現出一些“飛書專家”、用飛書解決行業痛點的業務高手;同時,飛書也會與許多客戶員工共建優秀的提效場景,然后通過這些員工再將這些好的實踐推廣到各個公司。這些專家、高手、共創者被飛書稱作“效率先鋒”。
比如,在聯影醫療,95后姑娘陳雨欣通過飛書多維表格+低代碼,在復雜的醫療器械測試場景中,讓填bug單的工作自動化起來,告別了復雜的格式和數據。她還把多維表格應用到了整個測試的排班、報告分發場景。據不完全統計,聯影醫療利用飛書的知識庫和多維表格,合計節省了 760 個工作日,節約了集團至少 3 個人力全年的工作量。聯影醫療也在內部成立了一個“生產力辦公室”,探索如何利用包括飛書在內的生產工具,推進高效辦公。
數字化工程是“一把手工程”,以往主要是靠老板、領導自上而下推動,飛書的“效率先鋒”則從工具應用的層面,提供了另一種思路:通過激發每個個體,帶頭影響一批有相似需求、業務場景的同事,自下而上,以點帶面地推動企業數字化變革。用海大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薛華的話說,“大家要擁抱飛書,通過飛書提升和打通各部門、各區域、各板塊之間的協同,一把手和干部要先成為飛書效率先鋒。”
客戶黏性和使用深度,是數字化工具成功的重要指標。SaaS廠商辛苦打磨出來的產品,如果客戶買了卻沒用,或者用得不深,對于SaaS廠商而言,不僅意味著研發資源的浪費,也會影響到客戶的健康度、口碑和轉推薦,最終都會反映到ARR(年度經常性收入)上。因此,SaaS廠商除了要打造更好用、更強大性能的工具之外,還要通過“產品+運營”,讓用戶真正使用起來,提高產品活躍率和使用深度,以此降低軟件開發的“隱形浪費”,提升ARR。
飛書不僅通過持續迭代,以及豐富的產品矩陣,為客戶提供性能強大的業務工具,還通過效率先鋒的運營,激發一線員工帶動企業自下而上地使用,讓好的“業務工具”,能夠助力客戶創造好的“業務結果”。好的“業務結果”,又會帶來更深度的產品使用,以及更多的用戶,反向推動飛書產品迭代,形成良性循環。
在謝欣所展示的飛書業績數據上,也可以看到這種良性循環所帶來的效果:“2023年,飛書的ARR達到2億美元,位居國內同行業第一;飛書多維表格月活用戶突破了600萬,過去一年中創建了將近4000萬個的多維表格數量,流轉了超過100億條多維表格記錄。未來目標是讓一億中國用戶用上多維表格。”
結語
從追求功能第一,到追求性能第一,飛書產品能力升級的邏輯是深入業務,求深度而不是求廣度,通過更高性能的業務工具(組合),更進一步滿足客戶的深度業務需求。
正如崔牛會創始人崔強所言,從第一極的協作,到第二極的組織,再到第三極的業務,今天飛書的第四極其實是優秀的產品帶來了應用的平權,這加速了從專業應用到全員應用的跨越。
深入業務,更強性能,讓好工具用起來,飛書這次產品升級,也為企業軟件廠商如何打造最強業務工具,帶來了一種新思考。(文|張保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