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城市家City+
你也在街頭捕獲過“野生設計”嗎?
如何用最便宜簡單的設計來解決最現實的問題?不是每個人都是專業(yè)的設計師,但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卻時時刻刻都要面對這樣的難題。
當我們走累了需要地方坐、太陽太曬了需要遮陽、手上東西太多了需要掛一下時,靈機一動的普通人就成了這座城市最常見的“野生設計師”們。
無需精細的圖紙、復雜的技術或昂貴的材料,雖然未經過專業(yè)設計師的精心構思,卻以其實用性、低成本和創(chuàng)意性,完美地解決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問題。低成本,卻極具實用性和創(chuàng)意性,你一定在曾經在街頭隨手捕獲過像這樣的“野生設計”。
用PVC水管做路燈和小狗輪椅、把塑料桶里灌滿水泥來支撐遮陽傘、用大樹作座椅,這些來自普通人的低成本巧思回應著生活中最實際的問題,沿著街道生長成為了有趣的城市界面。
2024年的曼谷設計周上,一家名為Everyday Architect & Design Studio(日常建筑設計事務所)的事務所,展出了365幅來自街頭的野生設計。這個項目起源于他們對泰國街頭日常生活的觀察,時間跨度為2019至2020年,整整一年的時間里,他們通過照片和手繪的方式記錄下了這些在日常狀態(tài)下自然發(fā)生的“野蠻生長”。
這次展覽不僅是對這些日常中的創(chuàng)意實踐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對傳統(tǒng)城市設計觀念的挑戰(zhàn)。
我們生活在城市里,但城市卻不為單個人的需求所建設。即使是最好的城市設計,在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時,也總會有設計師意想不到的疏漏發(fā)生。這些“野生設計”向我們展示了城市中那些被忽視的真實需求,以及普通人用有限資源對生活問題進行創(chuàng)造性解決的無限潛力。這些設計背后的思考和創(chuàng)意,反映了人們對于更宜居、更人性化城市環(huán)境的渴望。
如果你在路邊中也有捕獲過這樣有趣的“野生設計”,歡迎在評論區(qū)與我們一起分享呀!
編輯|吳佩珊 Rice
排版|吳佩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