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只上半天班,周末雙休,節假日休息,張麗君大夫笑言:我不是好中醫。”
8月中旬,我們在尋醫的過程中,聽聞平頂山魯山縣有個女中醫在治療生育問題上有一手,后臺也有人向我們推薦,我們決定前去實地探訪,于是從成都趕到了河南。
八月的秋老虎,還是很熱,我們去探訪張老師時,正是早晨,天已經燥熱起來,魯山縣永遠堂醫館里擠滿了人,看醫生沒有空,我們在說明來意后,就在旁邊等著。
窗戶上貼著告示,早上7點半開門,6點打電話排號,一次叫一個號,一次一般就進一家人。
剛叫著號,小孩子就跑了進來,胖嘟嘟的,一直在動,說到他十來歲尿床,就扭捏了起來,看完就跑出去玩了,緊接著他爸爸媽媽也都坐下來,先提孩子,孩子腎不好,已有好轉,吃了藥,尿床的頻率明顯下降。
說完又愁眉苦臉起來,夫妻兩人身體也不太好,多年了,也沒懷上二胎,聽了介紹過來,和張醫生說的仔細,開了中藥離開。
▲醫館內等待的患者
看著我們在拍照,下一個病人提前與我們說好,不要拍她,我們就在旁邊聽著,她和張醫生講著,拉著張醫生的手,眼淚唰唰地掉,我們不方便聽,就出了診室。
盡管張老師每天的工作時間不長,但她對每位病人都細致入微,從生活習慣到用藥習慣都要詢問清楚,所以忙到接近下午一點也還沒有結束,簡單吃過午飯,就又開始看病。
我打趣道:“張老師你不是只上半天班嗎?”
“病人都找上門了,又哪有不醫的道理。”張老師說著就感嘆,自己稱不上好中醫。“時間有限,不可能幫助所有患者,況且學無止境,每個病人每一天脈象都在變化,每一個季節脈象也在變化,病人病癥都需要總結。自己年齡也50來歲,不求名,不求利,在盡力治病救人的同時,也要保證自己身體健康。”
這樣說著,我們才發現,張老師雖然50歲,可看著卻年輕不少,十分健康,我趕緊向張老師取經。張老師還是中醫的說法:“內經上說,養生就是發于陰陽氣,要四季分明,夏就是夏,冬就是冬,所以我從來不吹空調。”
▲張大夫給小朋友把脈
這個養生觀點大家都知道,但是張老師卻是實實在在地做到了。現在正是秋老虎的時候。外面30多度的大晴天,我們坐在張老師的診室里,汗如雨下,心浮氣躁,張老師卻是和和氣氣地和患者交流,完全看不出溫度的干擾。
直到下午,才看完病人,與張老師閑聊起來。
張老師從小身體就不好,立志學醫,96年醫學院畢業以后,遇見了他的丈夫。他的丈夫祖上創立了永遠堂,世代學醫,到這一代已經是第五代,卻沒有人愿意繼承中醫,張老師便主動繼承了下來,一個病人一個病人地研究。在和公公學醫時,她和公公給同一個人把脈開方,探討病的原因,藥的用途,時常研究一些古書到夜晚,一路苦學,到今天,她已經獨立行醫20多年。
問及為什么沒人繼承,張醫生笑了笑:“因為不賺錢,也沒有興趣”。
祖上學醫有個祖訓:濟世佑蒼生。意思就是秉承善良之心,盡力醫治疾病,解民生痛苦。”張醫生解釋:“那個年代,看病免費,誰家生個瘡,或者有些難病,免費調制一些膏藥給鄉里鄉親,效果很好,也不要錢,每到過年,大家一個勁地送上自家養的雞鴨,我們基本都不用辦年貨。”
▲傳承家學
學中醫不僅是學技術,也是學醫德,救人比賺錢重要,所以張老師一直堅持不收錦旗,“有的病人真的看著太痛苦了,生病了花錢的地方多,再讓他花些冤枉錢來送個錦旗,還不如多吃一副中藥來鞏固。”不讓送錦旗是李氏家族定下的規矩,張醫生也十分贊同。
張老師說在從醫這么多年的時間里,患者每次來報喜“我懷上了”,這是讓她最開心的事情,無關錦旗。
“前幾天,一位患者拍了一個6個月寶寶的圖片,發給我,讓我看看,她真的很激動,我也很高興。”張醫生笑著說,翻出照片,給我們看了看。又拿出另外一個小朋友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個大女孩,十幾歲的模樣,笑的燦爛,張老師介紹,這位患者求了六七年的孩子,也沒有影子,找到她調理,后面身體好了,有寶寶以后,隔段時間就會給她發照片,讓她看看,“這孩子,我看著她長大的”。張老師指著照片笑的格外親切。
秉承祖訓,張老師一直堅持用中藥飲片和比較好的中成藥。她覺得:“中藥就應該是它原本的樣子,才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這一信念在她的醫術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張大夫抓藥
但是,近年來中藥的漲價讓張老師不得不感到無奈。尤其是某些稀缺的藥材,“一路高升”。幾個月前,一位60多歲的老人走進她的診室,滿臉愁苦地說:“張醫師,我的腎功能不太好,需要金錢草,最近我聽說那東西的價格都翻了倍。我實在承擔不起啊。”張老師安慰了一番老人,讓他先坐,想了想,調整思路,用蒲公英和澤瀉,促進利尿,減輕她的癥狀。有的藥可替代,但也并非所有中藥都可以替換,有時候也無計可施,張老師談及只能擺擺手。
下午,病人走完后,張老師靜坐在桌前,反思這一天的病例、脈象,拿出自己厚厚的筆記本,記錄下對每個病例的新理解和靈感,那些春夏秋冬、陰陽五行的變化。
在這個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醫生給病人把脈的時間也變得緊張,張老師的堅持與耐心讓人感受到一種久違的平和。她不僅有醫術,更多的是一種來自內心的關愛與理解。這樣的醫生,的確不只是好中醫,也是一個真正的“好人”。
▲好大夫張麗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