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了,為了我丈夫,把孩子打掉吧!我就這一個丈夫,孩子沒了以后可以再要的。”
2008年,一位名叫江麗的女子來到酒店,跪在自己丈夫林海喬的“救命恩人”韓娜面前,淚流滿面地懇求著。
面對江麗的苦苦哀求,韓娜有些動搖。
然而,在這之前,她已經為林海喬捐了兩次骨髓了。這一次,若想要繼續救林海喬,就必須要打掉剛剛懷上的孩子。
面對這樣的情況,韓娜和丈夫陷入了沉思。
那么,韓娜到底會不會繼續救助呢?如今多年過去了,林海喬現在怎樣了呢?
突如其來的噩耗
在河北保定的一個普通小區里,林海喬和妻子江麗過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林海喬是一名普通的白領,每天早出晚歸,為家庭奔波。江麗則是一名小學教師,溫柔賢淑,是林海喬心中的港灣。
然而,命運卻突然給這個幸福的家庭,開了個巨大的玩笑。
2006年春天,林海喬在一次例行體檢中被診斷出急性白血病。這個噩耗如同晴天霹靂,瞬間擊碎了這個小家庭的幸福。
江麗得知消息后,強忍淚水,緊緊抱住丈夫,聲音顫抖地說:"海喬,我們一起面對,一定會好起來的。"
白血病的治療費用高昂,遠遠超出了這個小家庭的承受能力。江麗不得不辭去了穩定的教師工作,四處奔波借錢。
每天晚上,她都會在醫院陪伴丈夫,默默流淚,祈求奇跡的發生。
眼看著林海喬一天不如一天,江麗的內心感到無比的痛苦,她期待早日找到匹配的骨髓,早日脫離醫院繳費的無底洞。
就在江麗瀕臨絕望的時候,一線希望出現了。
醫院通知江麗,可以準備給她的丈夫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了。因為他們找到了一個,與他配型成功的骨髓。
醫生的消息讓江麗和丈夫欣喜若狂,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生的希望。
2006年冬天,林海喬接受了骨髓移植手術,手術很成功。
康復后的林海喬和江麗,對這個素未謀面的骨髓捐獻者充滿了感激。他們想要當面表達一下自己的謝意,卻不知這位捐獻者是誰。
為了弄清捐獻者的身份,夫妻倆多次向醫院詢問。
但是,骨髓捐獻是有著嚴格規定的,禁止泄露捐獻者和救助者的任何信息。
聽到醫院的這樣回復,夫妻倆仍然是不死心。
終于,在他們的苦苦央求下,醫院透露了捐獻者的所在的地區和姓名,其他的一切便沒再詳細告知。
盡管如此,夫妻二人還是感到十分激動,他們滿懷感激地踏上了去往捐獻者所在地:哈爾濱的火車。
到了哈爾濱之后,他們開始在附近的骨髓捐獻醫院進行詢問。但是,找了好多家,都沒有任何線索。
就在這時,聰明的林海喬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
夫妻倆在哈爾濱中央大街,高高舉起"尋找骨髓捐獻者韓娜"的橫幅,吸引了不少路人的注意。
經過多日的尋找,他們終于通過當地的一位知情人士找到了韓娜。
原來,韓娜只是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當她看到林海喬一家為了尋找自己,從河北遠道而來的時候,靦腆地說:
"我沒想到,自己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竟然真的拯救了一個人的生命。"
林海喬夫婦對韓娜,一遍又一遍地訴說著感激之情。
在這之后,為報答韓娜,林海喬利用自己的人脈,幫她找到了一個穩定的好工作。
不僅如此,夫妻二人還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給韓娜送去一些年輕女孩喜歡的禮品。當他們看到韓娜的男朋友也沒有好工作時,也幫他介紹了一份工作。
就這樣,這兩個原本毫無關聯的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他們互認為兄妹,一有時間就會相聚在一起。
就在大家都以為,生活會這樣平靜美好下去的時候,意外又再次出現了。
白血病再次復發
2007年春天,正認真工作的林海喬,突然感覺到一陣身體不適。雖然這種感覺很快就過去了,但生過病后的他,還是決定去醫院檢查一下。
拿到檢查結果的林海喬感到一陣眩暈,起初,他以為自己看錯了,或者是醫生給錯檢查單子了。
然而,當他再次向醫生確認時,醫生給出的答復和結果一樣:林海喬的白血病復發了,而且比上一次更加嚴重。
醫生表示,如果這次不及時進行骨髓移植,很快就會危及到生命。
林海喬回到家后,將醫生的話告訴了妻子。
江麗原本還沉浸在丈夫康復的喜悅中,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再次陷入了絕望的她,一下子坐在了地上,開始放聲痛哭了起來。
林海喬輕輕地拉起妻子的手,輕聲說:"麗,別擔心,我一定會再次挺過去的。"
這時,他忽然想到醫生說要盡快進行骨髓移植。于是,夫妻二人急忙給遠在哈爾濱的韓娜打去了電話。
然而,當他們聯系到韓娜時,卻得知她已經懷孕了。
盡管如此,善良的韓娜還是希望自己能幫到林海喬一家。她開始向醫生咨詢,有關孕婦捐獻骨髓的事項。
醫生表示,孕婦捐獻骨髓并不會影響肚中胎兒的生長。于是,韓娜告訴林海喬,自己原意再次為他捐獻。
很快,韓娜便從哈爾濱再次來到了河北。在骨髓移植當天,所有人都在手術室外小心翼翼地祈禱。
終于,手術再次成功了,這讓江麗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就在大家都以為,林海喬在手術后,情況能有所好轉的時候,他的情況卻突然迅速地惡化了。
江麗急忙找來醫生,詢問這種情況的原因。
醫生在認真檢查病情后表示,可能是由于捐贈者懷孕了,胎兒的血液與林海喬的血液產生了排異反應。
當江麗問及解決辦法時,醫生搖了搖頭說:
“要想沒有排異反應,除非捐獻人把孩子打了,那樣他們的血型就會完全匹配。”
請求打胎救人
醫生的話,讓江麗開始猶豫了。
她知道那是韓娜的第一個孩子,怎么能說打就打呢?但是,看著床上病入膏肓的丈夫,她決定當面去找韓娜商量一下。
得知韓娜還沒有回哈爾濱,江麗迅速地來到韓娜所住的酒店。當韓娜開門的那一刻,江麗瞬間跪了下去。
江麗哽咽著說:“娜,我知道這個要求很過分,但海喬真的快不行了。你孩子沒了可以再生一個,可我就一個丈夫,求你再救救他吧!”
這個提議讓韓娜感到震驚和憤怒,她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善良正在被無限放大,甚至到了要犧牲自己未出生孩子的地步。
經過一夜的掙扎,韓娜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她選擇了自己的孩子。
得知韓娜的選擇后,江麗感到十分憤怒。一氣之下,江麗將她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的對決
法庭上,江麗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滿了悲傷和憤怒。
她向法庭陳述了自己的訴求:"我要求韓娜歸還我們給予她的所有財物,以及精神損失費。"
隨后,江麗的律師便遞交了一份詳細的付款記錄,上面列舉了林家這些年來對韓娜的所有付出。
韓娜坐在被告席上,平靜地回應道:
"我理解江麗的痛苦,但我從未要求過任何回報。林家給予我的東西,是他們的自愿行為,不應成為要挾我的籌碼。"
庭審持續了整整一天,法庭外聚集了大批記者和群眾。這起案件迅速成為全國熱議的話題,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有人認為韓娜忘恩負義,辜負了林家的信任和幫助。但也有不少人站在韓娜這一邊,認為確實不應該拿胎兒冒險。
經過長時間的審理,法院最終做出了判決:韓娜需要歸還部分被認定為"贈與"的財物。
同時,法院強調,韓娜沒有法律義務進行第二次骨髓捐獻,也不需要為拒絕捐獻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判決結果公布后,江麗失聲痛哭,她因長久的官司,延誤了丈夫的最佳治療期,導致丈夫最終去世。
結語
這場官司的結果引發了人們對生命、道德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它揭示了善良和道德的復雜性,也暴露了人性在極端情況下的脆弱。
這場法律糾紛最終以雙方都受傷告終,它提醒我們,在面對生命和道德的抉擇時,需要更多的同理心和包容。
同時,它也呼吁社會建立更加健全的制度,來平衡個人權利和社會責任。
信息來源:中國青年網2016-04-15《山東一女子為給白血病弟弟捐骨髓 忍痛流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