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抽抽涼
國慶檔,作為國內電影市場的黃金時段,歷來是各類資本的兵家必爭之地。
然而,在這一片喧囂之中,《出入平安》這部頗具深度和細節把控的作品卻因缺乏足夠的流量與營銷支持,遺憾撤檔。這部被資本所“遺棄”的佳作,實則蘊含著精妙的隱喻和巧思,它的撤檔無疑是眾多影迷的遺憾。
《出入平安》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以一種近乎寓言的方式,講述了一個關于人性、救贖與選擇的故事。
影片聚焦于即將被執行死刑的鄭立棍(肖央飾),在唐山大地震中,看守所化為廢墟,邢車翻車,警察遇難,鄭立棍在生死邊緣徘徊,看似意外獲得了“自由”,實則步入了另一段更為復雜的靈魂抉擇之旅。
與此同時,警察尉遲曉(阿云嘎飾)在災難面前毅然決然地組織起一支由死囚、獄警及其他相關人員構成的“非典型”救援隊。在這緊迫的24小時里,他們不僅要面對自然災害的考驗,更要直面內心的善惡與生死抉擇,每一個人都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等待他們的將是何種命運?
影片最為人稱道之處,在于其巧妙地融入了《西游記》的經典元素,構建了一場現代版的“西天取經”。
救援小隊的組成與行動軌跡,幾乎是對《西游記》的一次現代演繹:
尉遲曉如同唐僧,引領著隊伍前行;
鄭立棍則像是孫悟空,雖身負罪名,卻擁有不凡的能力與不屈的意志;
王健仁(角色設定中暗含豬八戒的形象)的貪吃與對白素鵝(隱喻嫦娥)的單相思,為這段旅程增添了幾分詼諧與溫情;
而老六的角色,則讓人聯想到狡猾多變的六耳獼猴,為故事增添了更多變數。
更令人贊嘆的是,影片中的“馬”不僅是一個交通工具,更象征著他們共同的目標與希望,正如西游記中的白龍馬,承載著取經的重任。
導演通過這一系列的隱喻,深刻探討了罪與罰、救贖與自我超越的主題。
在《西游記》中,孫悟空等人通過西行取經,完成了從妖到佛的轉變,實現了靈魂的凈化與升華。
同樣,《出入平安》中的救援小隊,也在這場意外的救援行動中,通過救助他人,實現了自我救贖與心靈的重生。他們雖然各有罪孽,但在共同面對災難、解救生命的過程中,逐漸洗刷了過往的污點,完成了從“罪人”到“英雄”的蛻變。
最終,鄭立棍等人的立功表現,仿佛是他們修煉成正果的象征,雖然方式不同,但同樣達到了靈魂的超脫與輪回的閉環。
盡管《出入平安》遭遇中途撤檔的坎坷,但它憑借深刻的主題以及獨特的藝術風格,肖央、阿云嘎、娜扎等人的精湛演技為影片增色不少。
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次關于人性、愛與救贖的深刻探討。希望未來有機會,更多的觀眾能夠走進影院或登陸平臺支持正版,支持這樣一部富有溫度的作品,讓《出入平安》的光芒得以被更多人看見。
(本文插圖源自網絡及截圖,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