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265)
國軍少將——陳平裘
陳平裘(1902-1950),別字為霍,湖南道縣人。道縣北鄉江村高等小學、省立長沙第六中學畢業。后任粵軍第二軍步兵第九旅司令部中尉副官,廣西富賀礦務總局委員,滇軍第二師司令部上尉副官,湘軍總司令部上尉副官,湘軍總司令部咨議官,湘邊宣慰使署少校副官等職。1924年與胞兄陳謙貞一起投考黃埔軍校,5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一隊學習。
畢業后歷任教導團排長、黨軍第一旅副連長,國民革命軍第三師(師長顧祝同)新兵營營長,參加了兩次東征和北伐戰爭。1927年任第三師第九團(團長王萬齡,黃埔一期)第一營營長,同年升任第九軍(軍長顧祝同)政訓處主任。
1928年3月,調任第九軍教導團(團長鄭洞國,黃埔一期)中校團附兼第二營營長,同年調任湖北省江陵縣縣長。
1929年4月,任中央討逆軍宣傳大隊長,同年5月,任第八師(師長朱紹良,后毛炳文)政訓處主任,10月,奉令兼任討逆軍第六路軍(總指揮朱紹良)總指揮部政訓處主任,隨部討伐反蔣的粵桂張發奎部和俞作柏、李明瑞部。
1930年2月,兼任中央粵桂兩省討逆宣傳特派員。同年調任第三師(師長陳繼承)第九旅(旅長李思愬,后調任第一師副師長,繼任李仙洲,黃埔一期)副旅長。
1931年奉派先后赴日本步兵學校、法國軍事學校學習。后任駐德代表團武官。
1932年回國后,先后擔任軍政部戰情組長,情報署處長。
1933年1月,出任陳誠的起家部隊第十一師(師長肖乾,黃埔一期)參謀長,隨部參加對中央蘇區第四次"圍剿",由于孤軍深入,至江西宜黃草臺崗時陷入紅軍主力重圍,該師大部被殲。
1934年2月,任第八十師(師長陳明仁,黃埔一期)參謀長,8月,該師改為三團制后被免職。
1935年8月,被任命為駐豫綏靖公署上校參議。9月被免職,據說是因其父病亡,回鄉奔喪。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曾任軍政部少將視察官,少將高參。
1943年秋,在家鄉道縣組織抗日自衛隊,任司令。1945年,率部攻打并將日寇逐出道縣縣城。
抗日戰爭勝利后,任第三方面軍(司令官湯恩伯)少將高參,隨部赴上海受降。同年10月,任京滬線軍品接收委員會混合接收組第一組組長。
1947年退役后返鄉。
1949年,任道(縣)江(華)永(明)反共總司令兼第五縱隊司令,湖南“反共救國軍”第十二軍軍長,同年11月,率部敗退到廣西恭城,企圖負隅頑抗。12月20日在廣西恭城觀音山被人民解放軍剿匪部隊俘虜。
1950年在道縣被處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