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版《中診》中,關于小便黃,在尿量異常,尿量減少條目下,“多屬實熱”。就是大多數情況下,屬于熱,實熱。
有些同志啊,書讀著讀著就偏了,跟練功走火入魔一樣,進死胡同了。
一定要注意實熱之外的情況。
肝有病不一定小便黃。
小便黃不一定肝有病。
書中有“黃疸,尿色如茶”的記載。只能說明部分黃疸病人,小便顏色會改變。
這只是相關性上的聯系,沒有因果上的聯系。
小便的顏色,取決于水液代謝的正常與否,及體內熱相(炎癥)多不多。
熱相越多,代謝廢物越多。
小便量取決于飲水量減去其他途徑排水量(呼吸,毛孔蒸發)
小便濃度(顏色)=代謝廢物量/小便量。
肝病,而且是熱相的肝病,是增加了部分代謝廢物而已。占小便顏色變化的一個因素。
所以同志們,書要讀活,中西皆通,要不容易陷入古人留下的文字游戲里,打轉轉,浪費時間。
把經讀歪的人太多了,自作聰明的人太多了,經就蒙上了很多色彩,任你怎么解釋都有道理,這極大的加重了中醫的學習難度。
中醫,以及醫學,就是為了解決疾病問題而生的,搞到現在,成了中西醫之爭,互相看不起,拆臺。
抬高自己,打擊別人,江湖游醫所為,咱們不要這樣。
盡可能多的去學習有效的治病辦法,管他中醫西醫,國內國外。
當你歷盡千帆,視野足夠開闊的時候,面對復雜的人體,大概才能產生這種感慨:
原來,治病是這么回事。
本人臨床數年,略有成就。有感而發,不會誤人子弟。
醫生簡介:何立麗,醫學博士,博士后,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肝病科副主任醫師 ,北京市中醫疑難病研究會會員。師從全國名老中醫、中醫腫瘤學家孫桂芝教授。主要從事肝癌、肝硬化的防治研究,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婦科惡性腫瘤方面均有一定的臨床經驗。作為課題負責人負責所級基金課題、博士后基金課題各一項。作為課題主要完成者,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中央保健課題1項。作為第一作者,在各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先后有4篇論文獲得相關雜志優秀論文,博士畢業論文獲得“2010年度(中國)獎學金”一等獎。參與編寫專著兩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