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岳父的權勢,施展自己的才華,順帶抱得美人歸。
這樣的故事是無數平頭男士的夢想,而有人在現實中卻實現了。
比如王石,又比如王健林。
王健林的父親是老革命老紅軍。
他叫王義全,四川人,生于1912年,
1933年參加紅四方面軍,隸屬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王樹聲兼任軍長的紅31軍93師,后面成為了一名連長,也經歷了長征。
抗戰爆發后,即1937年8月,紅31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王義全還是擔任連長。
解放戰爭時期他離開了戰斗前線,擔任一野野戰醫院科員,解放后,他離開了軍隊系統,先后在陜西華縣土改團、西南伐木公司工作。
1972年任原四川省林業學校(現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革委會副主任、副校長兼黨總支副書記。
1979年離休。
2013年病逝于都江堰,享年102歲。
相比于兒子王思聰的高調,王健林的老婆林寧甚少出現在公眾視野。
除了幾篇網絡上夸贊林寧氣質不輸女明星的簡短圖文外,幾乎找不到任何有價值的資料。
而林家卻是王健林發家之路的最大助力。
在擔任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期間,三十歲出頭的王健林結識了妻子林寧。
林寧的父親林連章祖籍河北,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抗大四分校文化教育科科長、新四軍四師十一旅獨立大隊教導員、華中七分區二團三營教導員。
解放戰爭期間,歷任華東特縱組織科長、華東特縱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等職。
新中國成立后,林連章歷任華東炮兵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華東炮兵干部部副部長、南京炮兵學校政委、華東工程學院副院長等職。
林連章可謂戰功赫赫,他是一個曾參加淮北五河戰斗、靈璧戰斗、津浦路破擊戰、泗縣戰斗、睢海戰斗、淮海戰役、渡江戰役,
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三級“解放勛章”,的大校軍銜老戰士!
林家在部隊和地方上的人脈,遠不是王健林家庭所能比擬。
據傳,林連章還有一位溫姓的好友。因為有著“相似”的軍隊家庭背景,王健林和林寧很快走到了一起。
沒人知道王健林的岳父給了多大的幫助。1988年,兩人的愛情修得了正果,兒子王思聰出生了,王健林變得更加大膽激進。
1989年,王健林找領導談話,表明自己想要參與經濟建設、辭去政府辦公室主任的意愿。
從此委身于欠債149萬,瀕臨破產的全民所有制企業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擔任總經理。
從政府官員跳槽到一個快破產的企業。看似不可思議的行為背后,王健林已經掌握了創造財富的密碼。
接手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的當年,大連市便開展了風風火火的棚戶區改造項目。
作為西崗區唯一的住宅開發企業,王健林躺賺了第一桶金,第二年即實現了營業收入1285.8萬元、利潤291.2萬元的業績。
在拉來了主要國企和職工等大連的“有力人士”后,萬達幾乎承包了大連所有的舊城改造項目,包括創造大連歷史上一次性動遷人數最多的新開路校區。
1997年,萬達開始向全國擴張。并逐步通過股份轉讓,到2008年完成了王健林100%持股的私有化進程。
最巔峰時,王健林曾說:“只要萬達進入的領域,沒有企業能當老大。”
這期間,以林寧為法人的林氏投資集團,成為了承攬裝修、廣告、餐飲、娛樂等中下游行業的萬達合作企業。
夫妻倆合力經營起自己的萬達帝國,把這艘商業巨艦的資產翻了10萬倍以上。
林連章本人的軍銜或許并不算高,但重要的是,他在中國軍界極有人脈:
他培養的人才很多成為了國家棟梁。
林連章曾是抗大四分校唯一一位從馬列學院畢業的高材生,而抗大四分校則是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在華東地區的主要軍事教育基地。
新中國成立后,他繼續扎根華東地區軍事人才培養事業,歷任華東炮兵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華東炮兵干部部副部長、南京炮兵學校政委、華東工程學院副院長等職。
2011年,岳父林連章去世,安葬于南京雨花臺功德園。
老人離開,子女們再也沒有了依靠,一切都需要更加努力打拼了。同年,王思聰一改文藝青年的形象,開始了微博上的噴子之旅。
從此以后,那個嘻嘻哈哈的富二代國民老公形象開始成為頂流。
這或許,只是為了自保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