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把五福和六極的含義與關系為大家介紹了。這次我們探討一下五福的排序。
我們都知道,五福之說出自《尚書·周書·洪范》。《洪范》雖出自《周書》,卻是商朝的文化,是商朝遺臣箕子(商紂王的叔叔,后來建立朝鮮)對周武王講的商朝的治國安民之道。
五福臨門
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這個順序不是隨便排列的。里面暗藏著深刻的文化密碼。主要是商代的文化。我們的思想文化受周文化的影響比較多。但是商周其實既有傳承也有變革。探討五福的排序可以看出商周文化的差異,也可以看到商代文化依然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
第一位就是壽
壽比南山
把長壽排在五福之首很有道理。沒有壽,活得不長,再富裕、再有德行也終究是個遺憾。就像五代十國時期中原最后一個王朝的皇帝——周世宗柴榮,人生幾乎完美,作為皇帝富有四海卻勤儉愛民;德行很高,從不濫殺無辜,即使對政治對手也能以德報怨;南征北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這樣完美的人,可惜上天不眷顧他,39歲就英年早逝。沒有長壽,人生怎能稱得上完美。長壽就像十進制數當中最前面的那個1,沒有它,后面有再多的0,人生也會歸零。所以首先得活得長。
長壽幾乎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觀,在這一點上商周無異,所以長壽排在第一位無可爭議。
第二位是富
武財神,象征富裕
請注意,是富裕,不是富貴。只有富沒有貴。這一點是商文化與周文化的重要區別。《禮記》說“殷人貴富”,意思是說商朝人以富為貴。所以商朝人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最高是追求長壽,其次就是追求富裕。這和周人截然不同,周朝人最看重的是“貴”。周朝是個等級森嚴的貴族社會,周朝的貴族最在乎的是血緣關系和宗法傳承所確定的社會地位。他們的財富也是由他們的社會地位決定的。社會地位越高,占有的土地就越多,獲得的財富也越多。所以周人的價值觀是富貴,先貴后富,這也深遠地影響了后世的價值觀。后世的官本位就來源于此。
商朝人的價值觀則是富裕,是以富為貴,先富后貴。他們沒有周人那么強烈的貴族等級觀念。原因是商人確實是商人,他們是商業民族。這一點考古學可以證明,周人的典籍中也有體現(商朝沒有史書,商朝的歷史多體現在甲骨文和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上。),大量的貝和玉在商朝已經出現,盤庚時代已經稱貝玉為寶貨,周公允許殷民牽牛車到遠處貿易,這都證明了商朝有相當發達的貿易。
甚至因為考古學家在中國沒有發現中早期的青銅器,商代的青銅器一出現就是晚期發達的時代,所以有人推斷商朝人不是中國本土人,而是埃及人或者猶太人遷徙過來的。不過這種觀點沒有切實的證據,一般不予采信。但是商朝人是商業民族應該毋庸置疑。
商業民族當然以財富論地位。而且商朝是從夏朝演變而來,貴族觀念雖然已經有了,但不強烈,社會中還存在好多原始公社公有制的遺跡,當然階級觀念不強,不像周人那么重視貴族地位,所以五福中的第二福,只是富,沒有貴。
文財神帶官帽,著官服,受周文化影響
如果是周人排列,甚至會把貴排在第一位,因為周人視貴族榮譽高于生命,孔子的弟子子路因護冠(貴族等級的象征)而被砍為肉醬的故事非常能說明問題。
后世中國士大夫階層受周文化影響巨大,把貴看得比較重。而民間百姓受商代文化影響則相對較深,尤其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工商業在近代再次大發展,人們對富的追求就更強烈了。無論是先貴后富,還是先富后貴,這兩種觀念都一直在中國社會流傳,并行不悖。
第三位是康寧。
健康平安是人們美好的祝愿
康寧,健康平安。這種觀念也是中國人非常重視的,所以排在第三位。尤其是在戰爭頻繁的時代,人們感受更深。身體健康,出入平安才有機會享受富裕,否則一切都是空。商朝對外戰爭極其頻繁,有的歷史學者還把商朝滅亡的原因歸結于紂王討伐東邊的齊,讓西邊的周鉆了空子。正因為戰爭頻繁,生死無常,所以健康平安才成了人們的渴望。
中國古代治亂循環,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渴望健康平安就成了常態,所以五福的第三位是康寧。
第四位是攸好德
美德,商周各異
攸好德,遵行美德。商朝人雖然重利輕義,但是道德觀念畢竟已經產生。盡管商人的道德有別于周人的等級觀念道德(忠孝節義),但是商人作為商業民族所特有的道德——信卻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商朝后來的滅亡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缺少信。武王伐紂時指責紂王的很重要的一條罪狀就是殷商召集天下的罪人和逃奴,給他們官做。正是因為這一條,周武王才會有那么多的盟友。這些盟友都有逃跑的罪人和奴隸被殷商所收留并重用。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嚴重不守信用的表現。
商人作為商業民族,美德還是要遵行的。但商朝人最重視的還是利益,所以把富排在了前面,而遵行美德則放在了第四位。
第五位是考終命
考終命,老有善終。人生雖短,但過程也算漫長,不確定的因素實在太多。想得善終確實很不容易,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只能保持平常心,把它放在最后。這也是中國人樂觀豁達的積極表現。所有中國人都認同此理,在這里,商周文化合二為一。
五福只是中國人美好的愿望,商周文化同時在我們的心中打下烙印。中國人又是很看得開的。不論幸福與否,有個追求總是美好的,至于能不能得到,還是孔子的那句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從未放棄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