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
1X傳動系統已經存在多年,特別是在山地車和gravel上更是如此,但是即便單盤系統優點很多,但是當應對不同用戶和路況時,依然存在諸多問題,相較于雙盤系統,即使變速范圍足夠寬泛,但是在細膩程度和變速的寬泛程度之間總是存在矛盾。即使是雙盤系統,也存在檔位重復的問題。
拿今天的齒比范圍對比多年前的公路車就可以發現,今天的飛輪速別雖然有所增加,但是細膩程度卻下降更多。新的車手和用戶都在逐漸的適應這種寬泛但是不那么細膩的齒比范圍,以用戶的適應性來彌補更多的路況適應。
如果就公路車和Gravel來說,1X系統提供更簡單的操作,更優秀的氣動性能,不僅僅是少了前撥。從車架設計角度來看也是如此,可以讓車架有更多的設計空間,更容易在多檔位或者平直的鏈線,沒有變速中鏈條和牙盤的摩擦等都間接的提高了1X系統的耐用性。偶爾也可以獲得一些重量優勢。當然,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雙盤系統還是有自身的優勢,畢竟真實環境下,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路況,都需要更為適合的齒比和各檔位之間的細膩程度。shimano也提供雙盤系統下的同步變速功能幫助用戶屏蔽掉一些重復檔位,讓變速更加簡單,無需考慮過多的搭配。
那如果二者結合會是什么樣的產品呢?這正是TRP Vistar無線電子變速所做的事情。簡單來說,TRP通過和Classified的powershift無線內2速花鼓結合,開發了一套內、外變速結合的12速變速組件。正如前邊提到的,即使是雙盤也存在一些十分接近的重復檔位,因此在12速加持2速內變速時,通過程序優化掉這些無效齒比,就可以獲得一個15或者16速的細膩變速體驗,當使用11-40T飛輪時,可以讓齒比范圍達到530%。相較于單盤的himano和sram的510%和520%略高一些。
該套組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使用了一個獨特的內變速后花鼓。就我個人多年的經驗來看,在這個花鼓上看多個花鼓設計上的影子,可以說這款支持電子變速的2速花鼓也是集多家所長。
比如其內置的驅動核心可拆卸結構,在Kindernay XIV內變速花鼓上有類似的設計,通過更換不同的核心,可以讓花鼓有更多的開發空間,也可以在兼容該系統的不同輪組之間進行替換。
而在飛輪固定方式上,也另辟蹊徑,采用獨特規格,也不由的讓我聯想到了Kappius花鼓,不過Kappius花鼓的設計核心是向外設計花鼓主軸承位置的同時,還實現了既耐用又高密度的棘輪系統。
該內變速花鼓兩個速別為1:0.7,可以實現和雙盤系統幾乎一樣的齒比范圍。例如使用46T齒盤時相當于擁有了32-46T的雙盤,而使用52T齒盤時相當于擁有了一個標準52-36T的公路雙盤。不同于常見的內變速方式,除了電子變速以外,他們聲稱這款花鼓可以在高扭力輸出下實現150毫秒的快速反應,從外網評測來看,超過1000w功率輸出下的換擋感受類似于di2前撥的上鏈體驗,但是無需面對鏈條脫落或者打滑的風險。
缺點也是明顯的,那就是對輪組選擇的制約和需要特殊規格的飛輪,以及超過常規花鼓的重量和高昂的售價。不過具體到TRP整個傳動組件時,可能價格會有所調整,相信會比其獨立型號有更多的價格優勢。
目前該組件的的飛輪是由TRP提供,飛輪可以說是影響變速效率最核心的組件,比如在shimano的套件上,只要級別不是特別低,就可以通過更換飛輪實現更快速平穩的變速。這次和TRP產品技術的溝通中也得到了相同的認可,確實飛輪的開發遠比我們看到的要復雜很多,經常會因為0.1mm的差異而有很大的不同。
啰嗦多了又,關于后撥,飛輪等的內容,以后再做解說。說回到這套變速,整套變速采用無線傳輸,電池位于花鼓的桶軸內,后撥電池則采用和SRAM類似的獨立外掛式,控制中心被安裝在彎把把堵的位置,手變通過兩條電線進行連接,信號傳輸則采用TRP CMD協議進行控制。
手變采用人體工學設計,變速撥桿的操作方式和shimano類似,每個手變上都有兩個控制按鈕用于升檔和降檔。當順序變速時,僅需操作右手就可以實現最多16個檔位的連續調節,當需要沖坡或者沖刺時,也可以通過左手變進行花鼓內變速。
在剎車方面,TRP擁有數十年的相關技術積累,從歐展的介紹來看,該款手變可以輕松實現單指制動。而從TRP這些年在頂級賽場的表現來看,剎車的制動性能和使用手感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TRP通過這些年在傳動變速的耕耘,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無論是在后撥,指撥還是飛輪專利和工藝上都有深入的研究,并且自成一體,成功的申請了多項專利技術,剎車領域更是有多年的制造和開發經驗,擁有全套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所以今天有這套無線電子變速版本的產品也算是順理成章,成為其在傳動領域的全新嘗試。
今年的上海國際自行車上,我就有獲知TRP會在今年推出一款公路電子變速套件,但是著實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套別出新裁的組合。就我個人猜測,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通過和Classified的Powershif的深度合作,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套電子傳動組件,并且有效規避包括飛輪,牙盤,前撥,塔基以及軟件適配上的專利(比如前撥的自動微調功能和同步變速功能等)壁壘。甚至是有可能出現第三家行業標準,以后在也可以在花鼓和輪組上有更多的選擇。
目前該組件已經登錄多個品牌的整車配置,同時車隊也在比賽中采用。希望通過更為長期的測試,獲得更多專業的意見和反饋,為以后的優化和開發積累數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