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刷完《上甘嶺》最新更新的第10-13集,我對志愿軍的崇敬之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為這幾集里,我們的戰士為了保家衛國,真的忍受了很多常人所不能忍,他們當時的處境,是那種要不是真實發生過,都會讓人以為是杜撰吹牛的水平。
先來看這幾集的故事背景:1952年10月21日起,志愿軍開始為反攻戰做準備,并且于23日發起了反攻,但是美軍的力量顯然不容小覷,反攻戰比想象中的還要艱難。23日的反攻,我軍沒能一招制勝,反倒被逼退回了1號坑道,開啟了防御模式。
正是這一段在坑道中防守的經歷,把志愿軍鋼鐵般的意志體現得淋漓盡致。
面對躲在坑道中的志愿軍,美軍想出了很多辦法對付,而且每一種辦法對于志愿軍而言,都十分兇險。
第一招,是封死坑道口,想把志愿軍活活地悶死在坑道內,但是美軍顯然嚴重低估了坑道戰的靈活性,他們一邊堵死老的坑道口,志愿軍一邊挖出了新的坑道口,讓美軍親身體驗了一把什么叫狡兔三窟。
眼看著沒法把志愿軍的路堵死,美軍又想出了新招:火攻毒攻。美軍在坑道口堆了柴火、汽油桶,并將燃燒后的煙塵引入坑道中,甚至往里放了毒氣彈,想將志愿軍活生生地毒死在坑道里。
面對美軍的火攻毒攻計策,我軍采取了攻防結合的應對之策,第一步是防。坑道里本來通風就差,也沒有防毒面具,甚至連水都沒有,于是志愿軍想出了用尿液打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自己中毒的點子。同時他們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地展開反擊。
據記載,134團4連指導員趙毛臣當時就相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朝著洞口周圍的火堆扔爆破筒,利用爆炸產生的氣壓把火堆炸散,同時還能消滅一波在坑道口看熱鬧的美軍。
還有一個叫方永平的排長,直接從坑道口打出了呼叫我方炮火轟炸的信號彈,將火力吸引到坑道口,不僅成功炸散了火堆,也給了敵人沉重的一擊。
沒想到美軍依舊不罷手,活埋和火攻毒攻計策都失敗后,美軍竟然想出了堵不如疏的計策,想要挖出志愿軍的坑道,好在被我軍戰士及時發現,當他們挖通一個道口,立馬就會遭到我軍的子彈伺候。隨后,我軍更是會將美軍挖的洞口爆破掉,讓他們白做工。就這樣,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坑道里的志愿軍和坑道外的美軍開始了持久的拉鋸戰。
但是志愿軍所受的威脅遠不止來源于美軍,他們的真實處境其實是內憂外患不斷。外部有美軍在不斷地尋找機會進行攻擊,而坑道里的情況其實也不容樂觀。
坑道里的環境是非常艱苦的,很狹小,空氣不流通,而且缺乏食物。當時我軍是被逼退進1號坑道的,進入坑道的人中有不少的傷員,更有戰士堅持不住犧牲在了坑道里,這些戰士的血水味夾雜著排泄物的味道,充斥著整個坑道,環境有多惡劣估計很多人想都不敢想。
而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饑渴。眾所周知,我軍在出征抗美援朝戰爭時物資本就很匱乏,更何況是在被美軍包圍的坑道里。
作為這場戰爭的親歷者的15軍45師師長崔建功就回憶說當時的情況是嚴重缺糧、斷水。戰士們每天只能吃半塊餅干,水源更是寶貴,坑道里的石壁上會滲出一點點的水滴,這些水滴會優先提供給傷員,而健康的戰士壓根沒有水可以喝。
最后,大家只能喝尿來緩解口渴,這一段劇情也被拍進了《上甘嶺》中。劇里管這些用來喝的尿叫“光榮茶”,其實這也是當時坑道里的真實情況,大家真的只能飲尿止渴。
“光榮茶”這個名字就體現了志愿軍們的堅強意志,為了祖國的榮耀,他們真的可以容忍一切。就像劇里說的,我們的戰士都明白“只有打贏這場戰,才有可能建設新中國”。
看到志愿軍在坑道里艱難求生,卻始終不曾放棄過反擊美軍的決心,誰看了能不震撼?
劇里段顯峰說看到戰士們不畏犧牲的智慧和勇氣,讓他明白了:人,才是打勝仗的關鍵。
這句臺詞也是道出了身為觀眾的我們內心的感受,在雙方軍力存在巨大懸殊的情況下,志愿軍能以弱勝強,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人,美軍完全沒想到自己會在朝鮮半島上遇上這么一塊根本啃不動的硬骨頭!
真的每天都會被《上甘嶺》震撼到、感動到,革命先烈們真的是用生命在守護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親人朋友、子孫后代博一個燦爛的未來。
而作為受益者的我們不該忘記他們的奉獻和犧牲,這么好的作品,大家一定要去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