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媽最近在超市買了一袋特價面粉,想著便宜多買點,可打開包裝后,她發現面粉白得有點刺眼。宋大媽一邊揉面一邊嘀咕:“這面粉怎么跟以前買的不太一樣?”
她沒多想,就照常蒸饅頭給全家人吃,幾天后,家里人陸續出現了肚子不舒服的情況,宋大媽這才開始懷疑是不是跟這袋面粉有關。
為了弄清楚,她找到樓下的小區食堂,問正在做面點的老王。老王一看那袋面粉:“這面粉顏色白得不正常啊,還有這手感,怎么滑得跟面膜粉似的?”
聽到這里,宋大媽有些緊張:“不會是買到了問題面粉吧?”老王接著說:“這市面上的面粉真得小心,有些商家為了利潤會在面粉里動手腳,那些白得過分、滑得不正常的面粉多半是有問題的。”
到底宋大媽買的面粉里面有什么貓膩?這種白得刺眼、滑得古怪的面粉,到底安不安全?
一、白得“嚇人”的面粉
市面上那些“白得發亮”的面粉,讓人看了就覺得干凈、衛生,忍不住想買回家包餃子、做面條??墒?,越是白得“驚人”,越得小心其中的貓膩。
面粉的自然顏色其實是微微泛黃的,如果白得像雪一樣,那多半不是“天生麗質”,而是后天“美白”了,這“美白”的背后,就涉及到增白劑的問題。
增白劑是個什么東西呢?這種化學物質不僅能讓面粉看起來更白,還能延長保存時間,減少蟲子的侵襲。不過,增白劑可不是啥健康補品,它帶來的風險可不小。說起來嚇人,在很多國家,這種增白劑早就被列入黑名單,因為擔心它分解后會形成一些不太友好的化學物質。
別覺得添加點增白劑沒什么大不了,它的作用可不只是“讓面粉更白”這么簡單。氧化苯甲酰在烘焙過程中會分解成氨基脲和尿烷,氨基脲這個東西在動物實驗中已經顯示出會增加癌癥風險。
為什么中國還允許使用這種增白劑呢?國內規定,面粉中的氧化苯甲酰含量不能超過0.045克每公斤,看起來很嚴格,但對比一些國家的“零容忍”標準,確實顯得寬松了一些。更讓人頭疼的是,目前還沒有針對其分解產物的檢測標準,市面上的面粉是不是合格,含有多少有害物質,其實并不完全清楚。
真正好面粉應該是稍微泛黃的,這說明面粉保留了小麥中的天然色素和營養成分。面粉越白,反而說明它被加工得越“徹底”,可能已經丟失了很多營養物質。
有些商家為了賺錢,明知增白劑的危害,還拼命往面粉里加,迎合消費者的“白面”情結,可以說,這是典型的“看起來很美”。這種白得嚇人的面粉,不僅騙了眼睛,還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健康。說到這里,不得不提醒大家,如果看到面粉白得刺眼,甚至比白紙還白,就要提高警惕了。
大家買面粉的時候,千萬別光看外表,還是得挑那些顏色自然的,再美的外表,也比不過實實在在的好品質。面粉的白,并不是越白越好,而是恰到好處才最可靠。
二、滑膩異常的面粉
買面粉的時候,很多人喜歡用手捏一捏,覺得越細膩光滑就越好。有些面粉摸起來滑膩得不太正常,甚至比化妝粉還要光滑,這種面粉可不簡單,很可能是加了不該加的東西——滑石粉。
滑石粉的本質是一種礦物質,雖然本身不一定有劇毒,但卻不適合作為食品添加劑。滑石粉這種礦物質沒法被人體吸收,它在體內可能會引發消化不良,更嚴重的是,一些不純的滑石粉還可能含有有害的雜質,甚至包括致癌物質。
正常的面粉手感應該是干燥松散的,抓在手里會有一種自然的粗糙感,而不是那種像滑石粉一樣的“順滑”。如果感覺面粉滑得像涂了潤膚霜,甚至有點黏膩,那可就得懷疑是不是被“動了手腳”。
說到滑石粉,有的人可能覺得不至于有這么大危害,畢竟它在日常生活中用得還挺多。但是放到面粉里的滑石粉,可沒人能保證它的質量和純度,說不定里面就混有一些不該有的雜質。
辨別面粉是否摻有滑石粉的方法不難,除了手感上的異常,還可以看面粉的質地。如果面粉抖落下來時像是“成團”一樣落下,而不是輕輕散開,那就有可能摻了不該摻的東西。
另外,選購面粉時多關注一些大品牌和有信譽的商家,這些廠家的產品質量相對更有保障,不至于為了節省成本而加入這種廉價的摻假成分。
三、過期和變質面粉
家里買回來的面粉,經常會用了一半就擱置起來,直到某天想起來再用,才發現已經過期好幾個月了。過期的面粉可不僅僅是味道變差那么簡單,它帶來的隱患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即便看上去沒什么異樣,實際上已經可能藏匿了大量的有害菌群。霉菌一旦在面粉中生長,就可能產生一些有害的霉菌毒素,比如黃曲霉毒素,它可是被公認為最強的致癌物之一,可能導致肝臟損傷,甚至增加癌癥風險。
變質的面粉不僅僅會滋生細菌,還可能產生一種特殊的“陳腐味”或者酸味,這往往是面粉中的脂肪氧化所導致的。
雖然面粉看上去是干燥的粉末,但其中依然含有一定的脂肪成分,時間久了,特別是在存放條件不佳的情況下,這些脂肪就會發生氧化反應,變成對身體有害的氧化物。這些變質的面粉在做成食物后,不僅影響口感,還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甚至食物中毒。
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那就是面粉的保質期并不是絕對的安全期,只是一個參考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面粉的品質相對穩定,但不意味著一到期就一定變質。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面粉的品質會逐漸下降,特別是在夏季,溫度高、濕度大,面粉的保質期往往會比標注的時間短。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面粉的狀態,哪怕還在保質期內,如果發現面粉有異常的氣味或者顏色變暗,就最好不要再使用。
有些人覺得,家里閑置的面粉總不能浪費掉,只要不過期,擱置時間長點應該沒事。但實際上,為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還是定期清理一下廚房儲藏的面粉,別讓那些“沉睡”已久的面粉成為潛在的健康威脅。
說到面粉,安全和新鮮是首要的。挑選和儲存都馬虎不得,家里的面粉一旦過期或發現變質,扔掉比冒險使用要明智得多。畢竟,身體健康可不是小事,千萬別因為一時節省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四、面粉的選擇與安全
市面上的面粉種類繁多,包裝上的字眼更是五花八門,“高筋”“低筋”“無添加”“石磨”等等,讓人挑得眼花繚亂。為了避免踩坑,你得學會一些小竅門,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才能輕松辨別好壞。
面粉的顏色往往是一個重要的判斷依據,正常的面粉顏色是帶點自然的微黃或者奶白色,如果面粉白得刺眼,甚至比白紙還白,那就得小心是不是被增白劑“漂白”過。因為面粉本身是小麥磨出來的,挑面粉的時候,可以先看看顏色,白得太過分的面粉寧可不選。
手感也是分辨面粉質量的好幫手,好的面粉摸起來應該是干燥的,抓在手里松松散散,如果捏一下會輕輕散開,說明面粉的粉質細膩均勻。再就是聞一聞,新鮮的面粉會有淡淡的麥香味,如果聞到一股刺鼻的化學味道或者霉味,這種面粉就千萬別買了。
看包裝信息也是挑面粉的關鍵。注意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盡量選擇生產日期比較新的面粉。成分表上要標明原料,配料越簡單越好,“小麥粉”兩個字清清楚楚,才是理想的選擇。
還可以通過查看執行標準號來判斷面粉的質量,一般來說,執行標準號越高,說明產品的質量控制越嚴格。雖然普通消費者可能對標準號不太熟悉,但在購買時可以注意一下這些編號,起碼有助于了解面粉的安全性。
無論是從顏色、手感,還是從包裝信息上入手,都可以幫助你避開那些“陷阱面粉”。只要掌握這些方法,練就“火眼金睛”,就能讓廚房里不再出現“問題面粉”,吃得更安心,也讓家人的健康多一份保障。
結語
面對這些問題,消費者需要提高警惕,在日常選購中練就“火眼金睛”。從面粉的顏色、手感,到包裝信息和執行標準,每個細節都可能決定面粉的質量,影響健康安全。
食品安全問題關乎每一個家庭的健康,每個人都應當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遠離那些對身體有潛在風險的“黑心”面粉,為自己的餐桌選購更加安全、優質的食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