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孫立人兒子孫安平祭拜龔夕濤的合影,難得一見!
龔夕濤
孫立人原配龔夕濤的留影。她雖然穿著打扮樸素,留著短發,人卻很精神,給人一種堅韌不拔的印象。
龔夕濤出生在合肥一個名門望族,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從濟南女子師范畢業。1919年,龔夕濤聽從異母長兄龔積柄的建議,與孫熙澤的兒子孫立人成婚。雖然龔夕濤和孫立人屬于包辦婚姻,但兩人之間的感情還是不錯的。
兩人結婚之后,孫立人回到了清華大學里,龔夕濤遵照傳統留在了孫立人家中,負責照顧公婆,打理老家的事務,龔夕濤通情達理,對公婆極為孝順,孫立人的父母都很喜歡她。
1923年,孫立人前往美國留學,投筆從戎,直至1928年回家探親。孫立人這次回來,想要帶著龔夕濤一起離開家鄉,前往南京居住。但是,孫立人的父母舍不得龔夕濤走,龔夕濤為了不讓公婆擔心,便決定留下來,她沒有想到,這一留就是一輩子。
孫立人和張晶英
孫立人和張晶英的合影。1930年,孫立人在南京擔任憲警教導隊上校大隊長,當時的他風華正茂,春風得意,只是沒有龔夕濤陪在身邊,一個人難免也會感到孤獨。一次偶然的機會,孫立人認識了在南京匯文中學高中讀書的張晶英,張晶英多才多藝,性格開朗,兩人一見鐘情。
孫立人決定和張晶英結婚,孫立人的父親強烈反對,為此他不顧年邁,前往上海阻止兩人的婚姻。然而,孫立人心意已決,兩人順利成婚了。
對此,孫立人的父親很自責,他說是自己耽誤了龔夕濤,孫立人對不起她。并且表示,孫家只認可龔夕濤為兒媳婦。
過了一段時間,孫立人的父母派人把龔夕濤送到了上海,與孫立人,張晶英生活在一起。然而,龔夕濤只在那里住了兩個月,便又回到了家鄉。好在,張晶英對龔夕濤很尊重,見到她總是喊大姐,兩人相處得還算不錯。
1935年,孫立人的父母相繼病逝,孫立人不在家里,都是由龔夕濤辦理的喪事,孫立人回家后對龔夕濤感激不盡,心里更覺得愧對她。
抗戰勝利后,孫立人作為遠征軍的將軍回到了南京,滿載榮譽,他把龔夕濤從家鄉接到南京居住,并經??赐T诖似陂g,孫立人送給龔夕濤一塊金殼坤表,一只女式小手包和一件狐皮大衣,龔夕濤一直珍藏在身邊。
1949年之后,孫立人和張晶英去了大陸對岸,龔夕濤選擇留在了家鄉,兩人從此之后再也沒能見面。在那個年代,龔夕濤作為國軍將領的妻子,公婆又是地主家的成分,生活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龔夕濤還是盡力照顧孫家留在大陸的親人,孫家的后人對龔夕濤都很尊重。
1981年,龔夕濤病逝,終年80歲。孫立人得知龔夕濤的離開,內心很沉重,尤其是到了晚年,他對家鄉的思念更加濃厚,總是以自己不能回家探親祭祖看到遺憾。
孫安平祭拜龔夕濤
1990年,孫安平(右)祭拜龔夕濤的合影,中間是孫立人的侄子孫至大。這是孫安平第一次來到合肥,此時他才知道原來還有一個“大媽”。孫安平祭拜結束后,帶著一些家鄉的照片,回到了對岸,孫立人看到這些照片,低頭落淚。孫安平完成了父親孫立人的遺愿。
孫立人一家人
孫立人和兩位夫人,以及4個孩子的合影。孫立人和龔夕濤生活的時間一共有4年,兩人聚少離多,沒有生育孩子。張晶英沒有生育能力,兩人也沒有孩子,孫立人的4個孩子,都是第三任妻子張美英所生,他們分別是孫安平,孫中平,孫天平和孫太平,寓意著孫立人美好的心愿。
1990年,孫立人的病逝,終年90歲。臨終前他留下遺愿,棺槨不葬大陸,絕不入土。時至今日,他的棺槨還擺放在地面,沒能入土為安。
孫立人的兒子為父親棺槨入土家鄉的事情,奔波了許久,還沒能實現。在孫立人去世后,孫立人的兒子曾多次回到大陸參加活動,回到家鄉參觀父親年輕時的故居,了解更多父親的生平往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