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春天,安徽省蒙城縣的寒意依然未減,縣城向西70里地便是馮廟村。47歲的葛保堯和44歲的葛保田是村子里的兩個光棍兒兄弟,家窮,未能娶妻,一直與父親相依為命。
春節過去后不久,兄弟倆感嘆著總算熬過來了,洗洗涮涮之后就睡下了。迷迷糊糊間,葛保田被一陣哭聲驚醒,他推了推哥哥,讓他快聽。兄弟倆都聽仔細了,是嬰兒的哭聲,好像就在自家門口。
葛保田翻身下床沖了出去,葛保堯(有輕微智障)也跟在了弟弟后面,打開院門,一個紅色的包裹在月光下格外醒目。葛保田蹲下身,輕輕掀開包裹,孩子哭得可用勁兒了,他趕緊將孩子抱進屋里,生怕凍著他。
這時,背光的角落里正躲著一對夫妻,他們看著葛保田將嬰兒抱回家后,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兒,然后消失在了黑夜里。
他們正是和葛保田一個村的鄰居,前面已經接連生下了五個女兒,再也接受不了第六個也是女兒。
孩子一個勁兒地哭,葛保田心疼地抱著哄,過了一陣子才反應過來大概是孩子餓了,他趕緊將過年舍不得吃的紅糖拿出來,兌了水給孩子喂下。可沒過多久,孩子又開始哭,三個大男人終究是不知道紅糖水不抗餓,就這么折騰著挨到了天亮,孩子終于睡著了。
葛保田父子三人商量,決定將孩子留下,父親說這樣一來兩兄弟老了老了也有個人照顧。葛保田雖然未成娶妻,但她可稀罕這個孩子了,他說被扔掉的孩子命苦,得有人來疼,于是特別贊同父親的提議。
天亮了,葛保田便抱著孩子出門了,哭了一宿,孩子是哭累睡著的,趁她還沒醒,去求剛生了孩子的鄉鄰幫著喂口奶。剛打開門,一朵小紅花就映入了眼簾。這花前些天就打了花骨朵,今天開了第一朵,葛保田高興地對父親、哥哥說:“咱娃就叫葛紅花吧。”
村東頭的小媳婦是個好心人,她奶完了自己的孩子就幫著奶紅花,吃完奶的紅花小臉紅撲撲的,葛保田抱在懷里樂得嘴都合不上。可是,隨著兩個孩子的月份越來越大,小媳婦的奶水也不夠了,只能顧自家孩子了,無奈之下,葛保田就只能給紅花喂稀飯。
可是,這個家太窮了,熬出來的稀飯都能照出人影,紅花根本就吃不飽,又開始一個勁地哇哇大哭。
這次葛保田有經驗了,他拿出家里僅有的一點點積蓄,去鎮上買回了一斤大米,要給紅花熬一鍋稠稀飯。可稀飯熬好了,孩子卻不吃,總哭。
這白天黑夜地折騰,吵到了鄰居,葛保田才知道小嬰兒是要喝奶粉的,她還沒有能力吃稀飯。
怎么辦?
家里的幾畝莊稼還沒有到收成的時間,也換不了錢。葛保田急切地說:“我到縣城去做工換錢。”父親掏出一個皺巴巴的布坨坨,慢慢展開,拿出一些零散的錢說道:“等你賺回來,紅花都餓成啥樣了,你先拿這些錢去,把奶粉買了再去做工。”
一共5塊錢,剛好夠買一袋奶粉。看著紅花喝得香,葛保田一家樂開了花。為了紅花能繼續喝上奶粉,葛保田毅然進了城。
輕松的活他干不了,就只能干若活、累活。葛保田找到的第一份工就是給拖拉機裝土,裝一車能掙3塊錢,別人干一天就裝個六七車,他熬夜裝了整整10車。
這可是體力活,葛保田也沒有長期干過,他是憑著信念干完了,每裝兩車,他就在心里默念:一袋奶粉、兩袋奶粉......
干完了裝土的活,他又到工地上去搬磚,手上磨出了血泡,只要一想到紅花,心里就美滋滋的。就這樣,在父子三人的合力撫養下,葛紅花一天天長大了。
到了上學的年紀,新的問題又出來了,村里好多女孩子父母都不讓上學,總說女娃娃上那么多學沒用,長大了是要嫁人的。
葛保田就吃了沒文化的虧,他不認為女孩子就不用上學,反而總想讓紅花長大了有出息,不能像他。于是對父親和哥哥說:“女娃驕貴,總不能讓她像我們一樣一輩子與泥土打交道吧?得送她去念書,將來才有出路。”
讓葛保田沒想到的是,父親和哥哥都一致贊同。
葛紅花幸運地背上了書包,葛保田的壓力也更大了,他將紅花交給父親和哥哥照顧,自己又進城了。
然而一年后,葛保田突然咳嗽不止,醫生說他肺部出了問題,干不了重活,無奈之下他只能收拾行李返鄉。
紅花的學習可不能停,葛保田的心里總有著這樣的信念。
為了讓女兒能繼續上學,他利用了村里的舊俗。葛保田有了“新工作”,就是在村里討“喜錢”,無論村里人辦紅事還是白事,葛保田都攬下放鞭炮的活,鞭炮放得好,一串響徹底,主家就高興,給的“喜錢”就多。
就在這種東拼西湊的歲月里,葛紅花終于從師專畢業了,被分配到村小學當了一名教師。看著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女娃出息了,葛保田兄弟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只是這個時候,他們的父親已經不在了。
領到第一份工資,葛紅花全部交給了父親葛保田(她叫葛保堯大伯),并對他說:“爸爸,女兒長大了,以后就讓我來養活您和大伯吧。”
葛保田突然被感動哭了,他還記得撿到紅花的那晚,父親跟他說的話。
第二個月,紅花用工資將家里粉刷一新,還在院門上寫下“愛心小院”四個大字,她的報恩將從這里開始。
眼見著生活有了盼頭,大伯卻生病了,查出了腦血栓和腦梗阻。面對命運的不公,紅花并沒了退縮,她一邊教書上課,一邊照顧大伯和父親,只是那份微薄的工資捉襟見肘。
自打工作以來,葛紅花不曾為自己買過一件新衣服,她想把錢省下來給大伯看病,給父親買點好吃的。
葛紅花的親生父母也老了,不知從何時起,他們喜歡躲在角落里年看她,每一次都抹著眼淚離去,也許,看著如此孝順的棄女,他們后悔當初的做法。
每天,葛紅花都起得很早,照顧好兩位老人后才去學校。在村小,她是一年級的數學老師,教了68個孩子,她的辦公桌上放著幾個蘋果和一些糖果,還有各種瓶子插的野花。
葛紅花說,蘋果和糖果是課堂上用的,孩子們吸收知識點快慢不一,有時講七八遍有的孩子還記不住,她便用上了這兩樣吃的,一來更形象,二來孩子們容易記住。
說到那些野花,葛紅花笑得很開心,那些花都是孩子們上學路上采來送她的,她說,這都是孩子們的心意。
一切看似慢慢穩定下來了,葛紅花報名參加了本科自學考試,她想讓自己更上一層樓,想讓大伯和爸爸過上更好的生活。
2015年,葛紅花完成了本科考試,又因為教學突擊,被調入縣城任教。這本是好事,可離家卻遠了,照顧老人就不方便了,于是她申請了公租房,將兩位老人接到了身邊。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大伯的身體漸漸有了好轉,可父親又病倒了。
2018年,葛保田因為肺病住進了重癥監護室,葛紅花的內心崩潰了。從小到大,父親為了她付出了全部力量,還沒想過一天福就病倒了,紅花發誓一定要救他。可昂貴的醫藥費讓她無法支撐,很多人勸她放手,紅花說什么也不愿意,她開始四處借錢,以自己還年輕為名。
或許是她的孝心感動了天,一個多月后,葛保田的病情穩定了,并慢慢開始好轉,但是人卻癱瘓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葛紅花說,我不怕,只要父親活著,就是讓我天天喂飯,端屎端尿我也心甘情愿。
一天天就這樣過去了,34歲的葛紅花依然單身,有好心人勸她趕快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對此,葛紅花從來不反對,還大大方方地接受鄉鄰安排的相親。
葛紅花長相甜美,許多小伙一眼就瞧上了,可這個時候,紅花總會誠懇地告訴對方:“如果咱倆成了,我得帶著兩個人一起嫁,一個是我父親,一個是我大伯。”
誰知,這句話一出口,幾乎所有的小伙都被嚇退了,葛紅花就一直單著。
鄉鄰嬸嬸們怨她不要那么早就把實情告訴對方,可紅花不干,她說:“不告訴實情,那不是騙人家感情嗎?我做不來。”
當然,真實善良的人終究會遇到那個會心疼她的人,后來的葛紅花還是嫁人了,帶著父親和大伯一起嫁的。
“你將我養大,我為你養老,沒有血緣,我們的親情濃厚”,這是葛紅花常對兩位老人說的話。她的知恩圖報,她的孝心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一傳十,十傳百,她的故事也就傳開了。
2019年,葛紅花被評選為“孝老愛親中國好人”,她為世人詮釋了什么叫做孝義之美。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