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目前擁有一座祿口機場,其定位頗高。其為4F級機場,擁有兩條3600米跑道、兩座航站樓、兩座貨運站和一座交通中心。2023年祿口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了2734.05萬人次,全國排名第13名。
不過熟悉南京的朋友都知道南京版圖地形的特點是南北極長,而東西較窄。祿口機場的位置比較偏南,這樣的局面導致機場與北部區域的交通成本和時間偏長。
比如從大廠到祿口機場開車的情況下最快也需要1小時,坐地鐵則高達2小時。從仙林湖坐地鐵到祿口機場基本上同樣如此,也需要近2小時。所以如果南京能在北部也設一座機場,對于南京北部的市民出行、商務洽談、文旅事業發展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而位于六合的馬鞍機場目前傳來了好消息,其在剛剛發布的,南京市國土空間總規全文中,出現了對于該機場的具體描述。
規劃“一主一輔”的航空總體布局。祿口國際機場為主要機場,馬鞍機場為輔助機場。
并且還給出了馬鞍機場的服務范圍,即主要服務于江北新區以及都市圈北部城市。并且適時啟動馬鞍機場民用跑道建設,開通民用航空。
相較于祿口機場的描述,馬鞍機場的規格顯然要簡單一些,基本上可以判斷馬鞍機場的初期可能主要以支線航班為主,運營初期的規模估摸著和附近的揚泰機場差不多。
雖然馬鞍機場民用部分的規格看起來不高,但我覺得這符合當下南京的需要,也符合江北目前的發展水平。而且凡事有個發展過程,不可能一上來就來個超大規模的。
就以揚泰機場為例,其最初的規格也很低,經過數年的不斷成長,經歷一期擴建,二期擴建,從4C也升級到了4E。
2012年5月,揚泰機場通航;
2016年3月,更名為揚泰國際機場;
2017年4月,一期擴建工程開工;
2018年年底,揚州泰州國際機場一期擴建工程完工,飛行區指標由4C升為4E級;
2023年3月揚州泰州國際機場二期擴建主體工程(飛行區)開工;
那么關于馬鞍機場大概的范圍或規模,目前有沒有規劃出現呢?很可惜,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相關規劃信息披露,但在前不久六合經開區的相關規劃中,我發現,實際上已經出現了機場的大概范圍。雖然依然不夠具體,但相較于之前已經清晰了很多,大概框架已經勉強能看出一二了。
老實說,單看馬鞍機場的總體規模并不小,甚至有點大。本身的占地面積包括周邊的一些附屬設施用地,甚至抵得上龍袍新城的范圍。當然民用功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我認為其初期的定位或許較為有限,但后期拓展性極高,至少預留空間較為充足,遠期定位或同樣較高,大家拭目以待。
如果馬鞍機場定下來,那么地鐵14號線勢必有必要盡早進入主流視野,盡快進入到南京軌道交通的落實清單中就顯得很關鍵了,或許這一切并不會等太久,南京雙機場的航空格局萬眾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