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小歪又來給大家翻書閑扯啦,今天聊聊本月最熱議的話題: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李自成大精系列。
為什么熱議?是因為上美首次出版《李自成》大精連環畫,振奮人心。不僅年度要出兩批,而且幾天后就能現貨上架,一改從前含糊拖沓的風格。直播間消息傳出時,我感到難以置信,有點茫然。
上美10月五大精連環畫
上美李自成連環畫從1977年開始著手創作,歷時8年才畫完,李自成不是當年小學生們熟悉的人物,但接觸過《李自成》原著的人都明白,姚雪垠精通明史、文筆玄妙,描繪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明末戰爭故事,小說先行火爆,70年代末各出版社順應潮流積極改編連環畫,多家爭鳴,其中上美社改編的連環畫是公認繪畫最好,且最完整呈現前三卷劇情的。
李自成原著前三卷,只有上美版連環畫完整呈現
上美《李自成》獲得第二屆全國連環畫評獎腳本二等獎,且第一冊《清兵入塞》由施大畏等5位主創同心合力,獲得那屆的繪畫二等獎,由此文學性和藝術性雙全,即使它的繪畫虎頭蛇尾、即使它塑造闖王形象過于高大全,我仍然非常喜歡。
上美《李自成》連環畫
10月底先發行三本大精龍頭《清兵入塞》《南原激戰》《兩路突圍》,這三本都是硬菜。今天小歪就來幫大家看看上手體驗如何。
《李自成》龍頭三大精的整體觀感
我拿到書后,就覺得這三本書方方正正很厚實,都是磚頭。紙張用的的輕型紙,即使為了避免背透升級到100g,掂量著也并不怎么沉重。
再版連環畫就怕現在的編輯搞花活,整一些自以為是的蛇足設計,大概率會破壞老版書的高級審美。幸好,上美發揮穩定,封面幾乎完美還原了老版書的設計,這令我這種封面控十分欣慰。
新出版的1-3冊李自成大精合影
背景拓印“闖”字大旗隨風擺動,下面是山河的形狀,圖畫都是施大畏執筆,以紅黑為主色調,血色天空,黑色鐵甲、硝煙,訴說著戰爭的殘酷,比老版書封面要清晰多了。
老版書的1-3冊合影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大精封面配圖采用原稿,色彩更為鮮亮,畫質大幅提升,畫幅擴大;底紋因為大精長寬比增加了左右部的細節;書名題字、印章都完美保持了原貌。我覺得這樣設計符合預期,沒差錯。然后就順手又擺拍了幾張,三本書可以有很多組合。
三龍頭擺拍攝影1
三龍頭擺拍攝影2
三龍頭擺拍攝影3
書脊特別厚,能滿足磚頭愛好者
接下來我們來測評下各本單冊。
1.《清兵入塞》施大畏等五位主創合繪
《清兵入塞》是李自成故事開篇,獨立于主角李自成之外,說的是崇禎十一年清兵攻入京畿地區,燒殺掠奪,而朝廷內部主戰和主和派存在很大分歧,皇帝又猶疑不定,忠勇無敵的明將盧象升被權臣楊嗣昌、高太監限制,兵力一分再分,致使不敵清兵,壯烈殉國。
《清兵入塞》外封書衣
這一幕是盧象升率領最后的部隊,在巨鹿賈莊與數倍清兵激戰的場面,遠處是長城,近處四位將士,死的死,傷的傷,血色天空訴說著國破山河碎的凄涼悲壯,紅纓槍倒在巨石上,點點青苔,令人悲也,憐也。
整套書內頁都是用水墨皴擦的畫法,注重明暗對比,這種畫風是施大畏一手主導,所以他來畫封面極為合適。
《清兵入塞》內封
李自成大精和三國大精一樣,都采用內外雙封面設計,這樣我也挺滿意。內封布脊,紙面質感和外封銅版紙是不同的,反光和亞光區別,色調也略有差異。
環襯
我對環襯材質有執念,李自成沒有像三國大精那樣用“草紙”來做,我是認可的。
扉頁
扉頁沒有添加小圖,字體和封面字體相似,但不是同一款,細心的朋友可以比照著看。而后面兩冊《南原》《兩路》的扉頁標題字就和封面字完全一致了。
內容提要
連友一般最關心的是印得怎么樣,是不是比20年前的精百(精品百種)有了提升?
我先說結論:畫質有一定提升,能看到顯著的進步。
大精Page 86
大精Page 86(局部)
精百(上)和老版內頁(下)Page 86
比起精百和老版,盧象升的坐騎五明驥身上細節有了更多還原;原本小開本尺寸導致盧的眼睛都糊成一團,現在我們能看清他的眼神和雙眼皮了。
姚東照和楊廷麟(局部)
姚東照(局部)
上面這兩幅姚東照和楊廷麟都是畫面中局部特寫,印刷的精度已經很高,不在三國大精之下了。
大精Page 77
P77,過護城河,與精百差異就不明顯,只是提燈籠的小兵屁股部分沒精百那么黑了。
精百和老版Page 77
大精 Page 98
P98,楊嗣昌和崇禎對談,崇禎的椅子輪廓是清晰的,而精百那時候就混入地毯黑色之中。
精百和老版 Page 98
大精 Page 111
我特意找了一些暗部較多的畫面,這幅月夜野戰剪影,大精暗部細節比精百有所提升,和老版差不多。
精百和老版 Page 111
值得注意的是,《清兵入塞》已知上美丟失了8張原稿,并且從大精上能看出畫質崩塌。
這8張原稿不知是上美什么時候遺失的。有說是送去美展的時候丟的,有說清理柜子的時候不慎賣掉了,沒有定論。它們曾在2014年西泠春拍會上出現,成拍價5.2萬。
網友拍攝的當年拍賣圖錄,共8張原稿
自上到下分別是大精、精百、老版(下同)Page 158
最后那幅楊廷麟悲傷回望的畫面,絕對是神來之筆,古道西風瘦馬,老鷹盤旋,可惜這樣的好畫原稿只停留在老版,老版有細節,而精百看楊廷麟胡子已經糊了,推測是影印了老版修的圖。到了現在的大精,胡子居然又給捋出了分叉,線條已經完全失去了連貫的神韻,可以說這是本書最大的一張敗筆和遺憾。
其他7頁無原稿的我也都曬出,大家可以自行參詳,我感覺有的也沒有那么嚴重,因為本身畫面就不是特別連貫的單線白描,看上去總體的型還在。
大精、精百、老版 Page 26
大精、精百、老版 Page 30
大精 Page 112
大精 Page 112(局部)
如果沒有黑色陰影穿插,以線描為主的人物,無原稿就會顯得單薄。
P107
P108
P78
P137
除了以上這8張遺憾,其他大部分印得還可以,應該是用的原稿,我再列舉幾張。
這部作品戰馬絕對搶眼,忠誠的馬兒為主人的犧牲而悲鳴亂撞,特別感人。這些馬匹這都是出自徐有武老師之手。
2.《南原激戰》崔君沛繪畫
《南原激戰》說的是李自成和高夫人登場,在陜西南原遭遇孫傳庭、賀人龍等明軍部隊圍追堵截,雙方斗智斗勇展開激烈的戰斗。《南原》也是崔君沛最高的成就之一,戰斗場面高潮迭起,動勢強,也有冷兵器廝殺的力量感,廣受連友喜愛。
《南原激戰》外封書衣
闖王的花馬劍帶有主角光環,劃到就死,碰著就傷,這個戰場角度很有視覺沖擊力。你們知道被闖王一劍封喉的是哪個倒霉蛋嗎?
《南原激戰》內封
《南原》據說有三張內頁是首次使用原稿印刷,剛好都是闖王夫婦的個人特寫與合影。我拿歷來已有的四個版本對比參照。
P182不同版本內頁對比
P2不同版本
P71不同版本
從以上這三幅的多版本對比來看,老版確實沒有原稿,且古籍大精完全參照老版影印,畫質非常糟糕。而精百和大精差距不大,不過我們看高夫人的面部細節就能發現,精百用的是低品質位圖,網點很大,大精就沒有這個問題。
精百和大精細節對比
第二冊大精有了這三頁補全,可以安心,是目前最優版本。
但是這種單色印刷的模式,遇到馬匹全黑就畫面生硬,削弱了陰影層次,我不信畫家原本就涂成了純漆黑一片。
3.《兩路突圍》施大畏、崔君沛合繪
《兩路突圍》說的是闖王經過激戰兵員減弱許多,被重重包圍,夫妻二人定計分兵突圍,開局就遭遇至暗時刻,且看李自成和高夫人如何化險為夷,逃出生天。
《兩路突圍》外封書衣
闖王夫婦在危難之際更顯情深義重,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也確實是兵分兩路單飛。但是他倆還能遠程打配合,你說強不強。闖王遇剿而不滅,于商洛山中潛藏起來,高夫人逃出后還豎起闖王旗幟出疑兵襲擊潼關、靈寶,害得孫傳庭還被崇禎痛罵下獄,郁郁而死。
注意畫面中闖王夫婦四只手的動作,信念堅定又深情恩愛。
《兩路突圍》內封
《兩路》是施大畏主導,崔君沛輔助合作的,比《南原》多了一分老辣,人物面貌也略有變化,但畫面細節不如《南原》精工細作,用墨更為張揚豪放,二人的融合創作反而不如單人來得自如。
這種層次飽滿立體感強烈的構圖,在這幾本書中比比皆是,龍頭的三本繪畫質量是杠杠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4.《劉三姐》鄧二龍繪畫
本批次五大精,除了三本李自成,還有廣西名家鄧二龍的《劉三姐》《珠還合浦》大精。
鄧二龍是壯族畫家,他的連環畫具有少數民族特色,裝飾感強,他本人偏愛民間傳說,神話類題材,這類題材可以充分發揮他的夸張線條,不用過于嚴謹考證。《劉三姐》是他代表作,1962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初版,獲得第一屆全國連環畫評獎三等獎。劇情大體就壯族地區歌王劉三姐和地主勢力斗歌,帶有一些滑稽趣味。
這次上美把它做成了24開大精,外觀看起來挺誘人。
《劉三姐》外封書衣
外封書衣的圖是沿用了人美社1963年新一版的花邊畫庫系列。
人美社1963年新一版的花邊畫庫封面
書衣畫面特寫
放大看畫面不精細,顯然是修圖而成,要么是原稿已不存世,要么是人美社不肯給。
《劉三姐》內封
內封特寫
內封采用初版封面,這幅畫質挺好,原汁原味。
人美社1962年初版封面,也就是獲獎的那本
前扉:圖章恢復初版老書的設計
發幾幅內頁欣賞。整本都是那種秀美清麗的單線白描,一個字就是“秀”,點線面巧妙結合,讓我想起桂林山水,天光云影,山水交映。構圖多用中遠景,像是戲劇舞臺,每一頁都構成一個取景框,不同形狀的窗戶。
文字腳本部分,上美也盡量找了和老版書極為相近的字體,整體就是盡力向原版靠攏,這種理念我非常贊賞, 能老老實實繼承好老一輩的審美,別玩花活真就謝天謝地了。
《劉三姐》重視構圖的形式美,而不是對人物面目細節的刻畫,所以欣賞時要看整體。
仔細看,線條邊緣有點不自然,我只找到一張老版本內頁可以比照,線條會渾厚一些,潤一些,再版的線條邊緣就略油滑,可能是修圖的,存疑。
老版內頁,線條渾厚
此前人美、雷人、九軒都再版過《劉三姐》,設計方面我還是更喜歡上美版,24開的大尺寸精裝拿著手感是非常棒的。
人美紅大精、雷人黃小精、九軒白大精《劉三姐》
5.《珠還合浦》鄧二龍繪畫
《珠還合浦》是民間故事,情節老套:漁民青年遇到了珍珠姑娘,姑娘愛上他,非分之福引來大官覬覦。大官說,珍珠和姑娘他全都要,珍珠姑娘不從,施法對抗官府、太監、皇帝,將被奪走的珍珠都還到了合浦鎮,有情人終成眷屬。
《珠還合浦》外封書衣
封面非常出彩:珍珠姑娘在水晶宮上暢游,托舉夜明珠,無論是頭部,還是四肢,姿勢都窈窕動人。
初版于1980年,廣西人民出版社
《珠還合浦》內封
《劉三姐》置身于山水圖卷,《珠還》則是大海上的故事。大海上青年水生和海怪搏斗,船在浪花間穿梭,鄧二龍賦予了特別多的流暢大圓弧線,而且適當添加黑白對比,增加了畫面層次。
用密集的點、短線來編制礁石、薄霧,這些都是西洋插畫里學到的技巧,你就說美不美吧。
《珠還》畫面品質比《劉三姐》好,我想起年初上美還出了一本《百鳥衣》24開大精,也是鄧二龍的,將他百米長卷拆分后成書。我預測上美很可能會出齊鄧二龍的作品,于是最近補購一本《百鳥衣》。鄧二龍佳作還有二屆連環畫評獎二等獎的《勒肖與壯錦》,還有《哈邁》《海的女兒》等,都值得收藏。
年初出版的《百鳥衣》,百米畫卷拆分而成
這五本10月上美大精,我認為都值得收的。
《李自成》呢,時隔20年冰封解凍,首次官方再版,三本的美術價值都是連壇極品,裝幀設計和印刷也還過關,是一次較成功的炒冷飯。硬傷在于內頁缺了8幅原稿,是未與民間藏家溝通,還是說價碼談不攏,不得而知,注定白璧微瑕。不過這三本共計500多頁,8頁的瑕疵也不用過分糾結,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挑則無書。
還有不少連迷說《李》最應該出連海拾貝那種四色的,這樣能呈現筆墨濃淡深淺,不然就烏漆嘛黑亂糟糟不好看。是,我起初看到連海拾貝系列《瑪瑙鏖兵》《戰襄陽》,驚嘆能還原出這么多細節,仿佛從前看的是盜版書。
四色原稿效果的印刷品,細節驚人
現在掩卷細想,四色也未必是最佳方案。因為一旦做四色,黑白過渡是自然了,暗部細節也肯定大大豐富了,但是黑和白的對比就沒那么分明,瞬間的視覺沖擊力會削弱,這對于表現明末殘酷的冷兵器戰場氛圍來說,難說是否有利。如果畫家創作本意是為了明暗對比效果而非那幾筆涂抹的細節呢?我覺得李自成這套書,用單色印刷也是有其合理性的,不必一味求四色,只是目前上美還沒能把單色書做到極致。
做四色李自成就是假設,以目前上美的出書風格,也不可能實現。
至于鄧二龍的兩本,整體修舊如舊,個人專輯可能陸續出版,我建議也都持有。
再說說如今連迷買書之難。直播間限量,千人哄搶,僧多粥少,真心看書也好,圖個倒賣投資也好,為了湊熱鬧也好,各懷心思,一場場秒殺都成為熱烈的盛會,各群關于收李自成的苦和樂紛紛擾擾聊個沒完,給日漸衰弱的三國大精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上美眉花眼笑,倒騰書販也微笑著磨刀霍霍向豬羊,好為給自己的年終獎加個倍。李自成的爆炒,反而讓喜歡鄧二龍的連迷得了便宜,他們輕松以幾十元的價格拿下兩本大精,偷著樂。
湯準老師繪畫的李自成
面對這波風風火火的割勢,不少連友本著“其徐如林、不動如山”的態度,觀望猶疑,茶余飯后總免不了罵幾聲販子,然而還心存僥幸。
引用張翼德那句: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
戰又不戰,是因為沒開門二級市場就開始雙倍抬價,官方通道蹲守秒殺又幾乎無望,兩周下來,讓人心緒煩亂神思疲倦,實在是無力鏖戰。
退又不退,是因為那份情懷難以割舍,對品賞優秀連環畫眷戀之心不忍退卻。
我清楚上美不加印量的邏輯所在,但還是呼吁上美能盡可能增加直營分配比例,陸續一步步加些印量放入直營范圍,來滿足連迷真實需求。
預計明年還有其他人來出版《李自成》,做工會更上一層樓,連友如果不想硬吃溢價的上美大精,可以再等等,讓子彈飛一會兒。到時候上美自己的藍函、收藏本出來了,再加上某公司神秘優化版,有的選,正價買得著,才是能長久良性的市場。
感謝大鵬1979兄支持精百實拍圖。
小歪碼字不易,如您喜歡本文,還請幫忙點贊和轉發,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