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這個承載著順?biāo)臁⑿疫\及諸多美好的詞匯,自古以來便是人們心中永恒的向往。為了寄托這份愿景,人們匠心獨運,創(chuàng)造出各式各樣的“吉祥物”,并將它們精心刻畫在器物之上,更深深地鐫刻進自己的信仰與靈魂深處。
用圖案傳達(dá)信息、寄托愿望的歷史,可追溯至文字誕生之前的遙遠(yuǎn)時代。那些古老的圖案,如同一部部未完待續(xù)的史書,深深凝結(jié)著古人的生命意識、宇宙觀念、宗教信仰、道德倫理以及審美情趣。它們宛如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包羅萬象,無論是動物、植物、器物、符圖、神仙,還是人物,都躍然其上,共同編織著古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與執(zhí)著追求。
自遠(yuǎn)古時期,人類便巧妙地將美好寓意融入器物制造中,使其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蘊。青銅器,這一古代文明的瑰寶,在未經(jīng)歷歲月洗禮之前,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并因蘊含吉祥之意而被賦予了“吉金”之美稱。
人丁興旺,自古以來便是每個家庭最為樸素的愿望。古人深信,諸如瓜、葫蘆、石榴和葡萄等植物圖形,蘊含著宜子孫的神秘力量。到了宋金時期,保佑多子多孫的圖形除了傳統(tǒng)的“綿綿瓜瓞(die)”、“榴開百子”之外,又流行一種被稱為“嬰戲”的新圖形。
這些以各種姿態(tài)的童子為表現(xiàn)對象的嬰戲圖,不僅成為當(dāng)時畫家筆下的常客,更被廣泛運用于房屋建筑和日用器具的裝飾之中。尤其是那花枝童子圖案,一至二個童子在花叢中嬉戲、攀附花枝或手拿花枝,其源頭可追溯至佛教的“化生”故事,更添幾分神秘色彩。
吉祥紋飾,尤其是那幾何樣雕刻,常常巧妙地鑲嵌于格子門、窗的格眼之上。方格紋、斜方格紋、方勝紋、毬紋、卍字紋、龜背紋等紋樣,各具特色,寓意深遠(yuǎn)。疊勝紋,又名方勝紋,其“勝”乃西王母之專用發(fā)飾,象征著長生不老的祈愿;龜背紋,則寄托著延年益壽的美好愿望;卍字不斷頭紋,寓意富貴綿長,如同綿延不絕的河流。
而那“卐”字圖案,旋轉(zhuǎn)的形態(tài)宛如天空中氣流循環(huán)的軌跡,又似流水中常現(xiàn)的水旋狀,古人視其為生命的動力,象征著無限循環(huán)的宇宙與生命永無休止的奧秘。其四端伸出、連續(xù)反復(fù)的圖案,更寓意著萬事吉祥、萬壽無疆。而“萬字錦”圖案,則被稱為“萬字流水”,長腳卐字寓意富貴不斷,如同流水般綿延不絕。
毬紋,作為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紋樣之一,其“轉(zhuǎn)官毬”更是官員們夢寐以求的吉祥象征。它寓意著官職的遷轉(zhuǎn)與提升,承載著官員們對仕途顯達(dá)的深切期盼。
走進博物館,細(xì)細(xì)觀賞那些文物,紋飾無疑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文物雖靜默無言,但紋飾卻如同它們的語言,訴說著過往的故事。當(dāng)我們用心解讀這些紋飾時,仿佛能夠穿越時空,聆聽它們想要傳達(dá)的訊息。紋飾之中,隱藏著太多精彩絕倫的故事,它們用獨特的方式,傳遞著古人的智慧與情感。讓我們用文字輕輕撫摸這些帶著人文美意的吉祥紋飾,為每一個人送上最誠摯、最美好的祝愿。(王建安 攝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