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一爸爸因為給女兒輔導作業被氣的胸悶嘔吐,全身發抖,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拼音總是分不清,把爸爸氣的送去了急救室。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到輔導作業時,這棉襖一樣漏風。
網上有網友發問:“一句話,證明你輔導過孩子作業。”
評論區大家的精神狀態極其相似。
@太陽靜是這么回答的:“看我干嘛!!我臉上有字??看題!”
@溫大小姐說:“三個小時教豬,豬都會了。”
也有家長說孩子凌晨2點孩子趕日記,真是又可憐又可恨。
如果你帶娃還沒崩潰過,那一定是還沒開始輔導作業。
輔導作業前告訴自己,今天我要心平氣和,做個不吼不叫的媽媽;
輔導5分鐘后,一切良好,心平還算氣和;
輔導20分鐘后,逐漸上頭,但還能忍耐;
輔導30分鐘后,這么簡單的都不會,快要忍不住了;
輔導一個小時后,算了,毀滅吧。
真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誰輔導誰發瘋,因輔導孩子作業被氣進醫院的家長不在少數。
連云港37歲的趙女士是位2胎媽媽,大寶六年級,二寶四年級。
也是在給四年級的二寶輔導作業時,被氣的胸痛,渾身冒汗,無法活動,手指呈抓形,最后呼叫120送去醫院。
結果顯示:A型主動脈夾層,心臟大血管撕裂。好在搶救及時,轉危為安。
同樣是二胎媽媽的38歲的武漢媽媽就沒這么幸運了。
老大三年級,老二一歲多。
老大因為沒有完成周末作業,周一被老師罰抄10遍。
孩子從放學回家寫到夜里12點,終于把罰抄的作業寫完了,可是當天的作業還沒完成。
媽媽凌晨4點半起床輔導作業,教了很多遍孩子還是教不會,氣的把孩子作業、書本全撕了,還扇了自己兩耳光。
早晨6點這位媽媽開始頭暈惡心,撲通倒地不起,送120后搶救無效去世。
檢查死因是腦干出血,輔導作業是日常小事,生命卻再也沒有第二次。
輔導作業這件事,家長們真的是一邊崩潰一邊治愈。
“30年前,我從來沒畫過手抄報;
30年后,我的手抄報得獎了。”
“交一份學費,全家人學,從天地人到你我他。”
“我做夢也沒想到,30年前學過的東西,還要再學一遍。”
“九年制義務教育,教育了我兩輪,搞不好還有第三輪。”
其實,我經常給弟弟、侄子、侄女輔導作業,他們說為啥你輔導孩子的時候不生氣。
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父母很·容易情緒化的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甚至有時候父母比孩子更在乎作業完成情況,成績好壞。
因為現在社交工具很便捷,作業不完成的自然后果,從孩子被批評到老師會微信群艾特家長批評。
本該孩子承擔的自然后果,到了家長身上,家長自然上頭。
而我作為“旁觀者”,不會圍著他們做作業,只是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指點一下。
不會罵他們笨的像豬,時不時還給他們吹個彩虹屁。
再后來,我看了一本《追求卓越》的書,主要講的是職場管理,但我發現其實里面說的方法也適合教導孩子。
書里面寫:“最有效的管理者應該成為下屬的顧問,他們擅長委派任務,也擅長和下屬保持一定距離,有一定的權威,能夠在知識領域和專業方面為下屬提供支持和幫助,但是絕不會一直徘徊在下屬的周圍,隨時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類比一下,在作業這件事情上,家長應該是孩子的顧問,而不是參與者。
父母對作業承擔的責任越多,孩子承擔的責任就越少,自主性也越差。
保姆級家庭輔導作業七步法,堅持一個月,你會感受到驚奇的變化。
第一步:打造獨立學習空間
可以是一個桌子,一個角落,一個房間,原則就是減少干擾。
不要讓孩子在公共空間寫作業,因為這樣孩子會分心去關注:“其他人在干嘛”。
父母也會控制不住盯著孩子看,想插手干預,出言提醒。
常言道:“眼不見,心不煩”。
給孩子一個獨立的寫作業空間,清理掉桌面上和作業無關的物品。
玩具、零食、雜七雜八的東西都從桌面消失。
只用擺上常用和必要的學習物品即可。
這樣,可以減少對孩子的干擾,讓她專注在寫作業這件事情上。
第二步:做計劃
給學習和其他事情排序,孩子放學回家,時間有限,想做的事情很多。
如果不合理計劃一下時間,時間就在悄然間流失。
孩子要不寫不完作業,要不就得熬夜寫作業,父母也容易焦慮崩潰,激發矛盾。
所以,首先梳理一下要做的事情,比如:運動,寫字,作文,算術,考卷等;
對事項進行評估和排序,讓孩子決定先做什么,后干什么,一起評估每個事情大概完成時間。
孩子有了一定的決策權,越會覺得作業是自己的事情,往往更上心。
第三步:先復習
先把老師今天講過的內容復習一遍,這個是很好的習慣,對孩子學習也有很好的幫助。
首先,可以加深孩子對知識的印象;
其次,減少孩子寫作業時卡頓的情況,很多孩子拖拉、摩擦是因為知識點沒掌握好,孩子覺得作業太難。
可以讓孩子當“小老師”,跟家里人說說今天都學了什么,有說不明白的地方,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一下。
第四步:父母管好自己
很多時候家長像個直升機一樣圍著孩子轉圈,一會問問孩子“渴不渴”、“累不累”、“需不需要幫助”。
殊不知這些行為已經成了孩子完成作業路上的障礙。
不要著急給孩子提供幫助,孩子遇到問題會主動向你求助,這也有利于培養孩子的主動性。
其次,并不是孩子求助了,我們就要立馬去幫助他,這樣容易讓孩子有很強的依賴性。
我一般是從這兩個角度看是否給孩子提供幫助:
1、孩子在尋求幫助之前已經自己嘗試過多次,她真的需要幫助;
2、她已經完成了,只是需要我們幫忙檢查一下。
其他時候,我會鼓勵孩子自己再試試,或者給她提供一些建議和方向讓她去解決問題。
比如把題目再解釋一遍,某個步驟再演示一下。
第五步:進入考試模式
完成作業效率和質量永遠比時長更重要,跟孩子約定好寫作業時的要求,還可以設定一定的獎罰;
1、用計時器定好時間,比如番茄時鐘法,把寫作業當考試;
2、不翻書、不看答案;
3、不說話不中斷;
4、遇到不會的先放一邊;
5、集中精力先完成一種作業;
這個不僅能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還能讓孩子更專注,當孩子做的好的時候別忘記及時表揚孩子。
第六步:檢查
把之前不會的,做錯的都做好標記,先讓孩子嘗試自己查閱工具書解決。
讓孩子養成自查和解決問題的習慣。
解決不了的,再讓孩子來請教自己,父母可以給孩子適當講解知識點,但是不要太上頭,因為你有可能跟孩子講個七八遍,他還是不懂。
這個時候你開始懷疑自家孩子的智商,或者是否有用心聽,情緒逐漸失控。
原則就是最多10分鐘,如果一道題10分鐘都給孩子講不明白,那就換個人來輔導,有時候表達方式對孩子而言也很重要。
有可能是你的表達方式孩子理解不了,如果還是不行,讓孩子把問題紀錄下來,第二天去學校請教老師。
父母千萬不要為難自己,也不要霸蠻一定要孩子全部吸收理解,可能孩子睡一覺,第二天又回過神懂了。
第七步:整理
錯題就是知識盲區,把錯題整體到錯題本,第二天請教老師,后續復習也很方便。
這也是學霸們基本都具備的好習慣,復盤和總結。
整理寫完的作業,看是否有遺漏未完成的。
整理好桌面和書包,把寫好的作業分類放進書包。
當然孩子作業寫不完原因挺多樣,有些是因為作業確實多,有些是因為孩子知識點掌握不好,有些是因為拖拉磨蹭導致,以上7個步驟可以說是通用,建議嘗試1個月以上,效果看得見。
當然,不同原因個別步驟可以加強,比如知識點薄弱的孩子,復習環節可以適當安排長一點時間;
拖拉的孩子一定要做好時間管理,在第2步和第5步多下功夫。
每天必須幾點上床睡覺,不要因為玩太久沒時間寫作業,最后犧牲睡眠時間寫作業,這樣第二天上課打瞌睡,特別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家長不要著急忙著給孩子掃清障礙,一次作業沒寫完不會怎么樣?但我們要想辦法解決根本問題,必要的時候和老師溝通好,讓孩子承擔不按時完成作業的自然后果,再鼓勵和引導孩子改變現狀,定計劃,專注高效率的完成作業。
總而言之,言而簡之。
自驅力越強、父母不過度管控的孩子,寫作業自主性越好;
專注力越好、時間意識越強的孩子,寫作業效率越高。
顧問型父母,不用做太多,只要把寫作業的責任交還給孩子,讓孩子參與決定并為自己的表現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