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法系車的整體銷量在中國市場上一直以來無法與豐田、大眾等巨無霸相提并論,但曾在2014年和2015年達成過連續年銷70萬臺的壯舉,成為當時中國車市上一股不可小噓的勢力。
然而,好景不長自2016年開始法系車迎來了一波6連跌,到2020年時,全系全年銷量僅剩5.03萬臺。其后幾年雖有回暖,除了2021年銷量達到12.73萬臺外,其他年份都在10萬臺以下。與2017年相比,跌幅超過90%,基本已經處在了市場的邊緣位置。
但是對法系車來說,最大的悲哀不是銷量全線崩盤,而是連黑它的人都沒有了。
當一個品牌連黑都沒什么人黑了,說明它是真的沒有機會了。
2019年DS賣身寶能,2020年雷諾退出中國市場后,目前國內市場上的法系車就還剩雪鐵龍和標致。而這兩個品牌目前都出自東風汽車集團和Stellantis集團在1992年5月共同組建神龍汽車。但是,如果再往前看,其實早在1985年,PSA集團與廣汽合作生產標致汽車,僅僅比大眾汽車入華市場晚了一年。
那么法系車的銷量為什么猶如雪崩一樣,全線敗退呢
汽車賣得不好,肯定是產品出了問題。
首先,不管是在產品還是技術上,法系車都太過高傲,迭代相比同行總要慢上一大截。要知道,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如果還抱有一款產品能賣到天荒地老,那無疑是在癡人說夢。特別是現在進入汽車電氣化、智能化以后,有些電車一年出幾款新產品,越來越漂亮,功能越來越強大。幾年不換代的法系車拿什么去吸引客戶呢?
在技術方面,曾經法系車還能吹噓一下極致的底盤調教,但當德系車、日系車都紛紛用上了8at變速箱時,法系車還在堅持4at和6at變速箱搭配1.6T和1.8T發動機。即使是放在燃油車時代都要落后其他對手。當然,或許也不是他們不想用更新更好的技術,深層的原因或許是他們本身就沒有這方面的技術積累。
另一個讓人想不明白的是,自從中國車市進入電動時代后,包括大眾、豐田等在內的傳統車企的燃油車的銷量持續萎縮,已經是不可逆的現實。為了生存,各大車企都在積極想辦法自救。比如,大眾率先推出了ID系列。在ID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轉身向中國的造車新勢力放下身段,與小鵬汽車共同開發兩款大眾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豐田甚至為了補齊智能化的短板,還和華為合作。
但是神龍汽車也僅僅是在2023年初喊了下口號,表示神龍汽車將在未來五年推出9款全新車型,其中8款為新能源車型。但事實是到目前為止神龍汽車旗下一款純電車都還沒有,即使僅有的一兩款混動車,也還是落后的油改電,根本沒辦法在市場上掀起一絲波瀾。
- 結語
在2023年代表法系車的PSA集團全年全球銷量達到640萬臺,在全球的銷量排名上位居第四。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僅為7.78萬臺,占比僅為0.12%。
換言之,法系車征服全球了全球,卻唯獨征服不了中國市場。
究其原因,難道是中國消費者“不懂車”嗎?非也,是法系車不懂中國人!
最近,Stellantis集團CEO唐唯實表示:“如果它們不賺錢,我們就會把它們關掉,我們不能承受不賺錢的品牌。”這樣看來,法系車將來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完全不是一個意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